彭彩彬
历史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变化的见证,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通过初中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以史为鉴,“辨是非,明道理”。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开展初中历史线上教学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对初中历史线上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突破初中历史教材局限性,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特定的讲解规律进行课堂教学,而对于课外的历史内容,则很少进行讲解或涉及,将初中历史教学局限在了教材这一框架之内。这种教学模式固然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和富有规律,但课堂气氛枯燥、乏味、无趣。因此,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要进行积极创新,不能照本宣科式地进行教学。在开展初中历史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积极引进课外内容,对教材进行补充和说明,进而完善历史教学内容,提高历史知识的吸引力,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线上历史教学中。同时,开展线上历史教学能够使相关历史资料和教学内容得到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呈现,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有效地突破初中历史教材的局限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初中历史学习,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水平。
例如,在对“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通过直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哪位同学知道‘三大改造?”学生思考后回答:“‘三大改造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教师可以给予肯定,而后播放电视剧《大宅门》中关于公私合营的片段,在视频结束后进行提问。教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过这个电视剧?”学生:“看过,这是《大宅门》中的片段。”教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下‘三大改造,请同学们观看老师的屏幕分享,阅讀课本中有关北京老字号同仁堂的简单介绍。其实,《大宅门》中的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北京同仁堂药店。现在我们来讲解一下什么是‘公私合营,请同学们积极发言。”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线上教学的便利性,积极查找相关资料。例如,通过互联网搜索与“公私合营”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合和对比,而后阐明“‘公私合营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对它们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接下来再逐步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进行教学。如此,通过提出具有较强启发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历史问题来对知识内容进行导入,就能够成功地将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结合,有效地突破了初中历史教材的局限性,使得课堂更加多元化,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推动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展开。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学生开展线上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初中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开展历史教学的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灌输以及复制上,而没有对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深入把握,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知识的传承者,就会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这样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单一教学方式和单向的知识传递而受挫。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向,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创新和处理上。同时,教师要和学生开展积极的线上交流,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历史线上教学中。在线上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探究性问题的探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设计相关的探究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从“文革”这一角度进行切入,引导学生联系“文革”,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以三至五人为一组,引导学生创建相应的群组进行线上讨论,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内容,对“左倾”错误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进行适当的归纳,最后选择一位同学进行最后的论述。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就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如此,教师通过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就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后续历史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对问题的引导和点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养成合作意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段历史,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而合作学习作为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实现信息的双向交互,进而实现“同一问题不同解”,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而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更加高效和科学。
三、推动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积极开发网络线上学习资源
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述大多依赖于教材本身,这就使得历史教学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并且陈述的知识较为单一。但是历史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广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仅仅依靠初中历史教材来开展教学,就会使得历史教学看起来“缺斤少两”。尽管学生能够掌握大部分的必要知识,但是很难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备、全面的知识体系,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记忆,不利于学生开展后续学习。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例如,在教学《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片段,利用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来导入新课。而后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的优越性,从网络上直接查找相关的香港、澳门区域图并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香港问题的由来,利用网上的相关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提示。如,出示《英国军队登陆香港島》的图片——引出史事“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出示《南京条约》——引出史事“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样,在对香港问题的由来进行分析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香港回归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但是由于香港百年来的经济制度、各项政策等都与大陆不同,而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同学们由此联想到了什么?”学生:“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教师:“是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国两制的有关内容。”如此,教师在开展线上历史教学时积极利用互联网,将历史教学内容与图片、视频等结合起来,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形式将其呈现给学生,然后利用问题或者设置相应的社会实践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讨论,推动学生开展课堂交流与互动,实现双向交流,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四、完善线上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线上学习效率
利用科学、恰当的评价能够使得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这个渠道向教师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由于有些教师不具备线上教学经验,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构建完善的线上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反馈来完善线上教学内容。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来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收集,极大地缩短了评价体系的构建时间。教师可以通过阶段性的评价来对学生的教学反馈进行整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建议来积极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状态,进而提升线上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线上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突破初中历史教材的局限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另外,利用网上的教学评价体系来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接收学生的教学反馈,进而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初中历史线上教学,推动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注:本文系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初中历史学科线上教学策略研究与案例实践——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编号:zdfz2006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