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农场:苦寒荒地的嬗变

2021-10-29 09:27姚瑶
法人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七星北大荒农机

姚瑶

9月底的黑龙江,已告别了似火骄阳。徐徐微风中,《法人》记者沿着哈同高速公路,乘车前往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黑龙江省建三江垦区。

汽车飞速向前,高速路两旁高大挺拔的树木已不再翠绿,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它们也正迫不及待地换上金黄色的“新装”。在树叶的缝隙中,能隐约看到被阳光笼罩的稻田。几个小时后,记者在建三江七星农场落脚。

苦寒荒地变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1956年建场的七星农场地处三江平原,毗邻黑龙江省富锦、同江、抚远、饶河4个大型口岸,是建三江较早建立的农场之一。这里曾是寒冷的北大荒,几代开荒人住草棚、开荒地,人拉马犁,风餐露宿,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驻守,在苦寒的冬季里刨冰兴修水利。

而今望去,七星农场早已开启了数字化农业发展的新进程:通过加强科技推广和成果固化,先后获得8项发明专利、2项省地方标准,连续15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垦区农业生产标准化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2009年,七星农场入选黑龙江省“旅游名镇”,201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100个值得去的地方”之一,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9月26日,记者抵达七星农场中的“七星万亩大地号”。稻田中央用黑色水稻设计并种植的六个大字“三江情七星梦”,如星般点缀着金色碧浪,似乎正向人展现着北大荒的万般情愫。远处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和无人割晒机正在进行秋收作业,收割机稳稳前进,稻子被齐整地收割,一片丰收景象赫然映入记者眼帘。

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以下简称“农机中心”),大屏幕正在展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成果。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向记者介绍,北大荒的土地较为平整,发展智慧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七星农场将在这里探索中国未来智慧农业包括北斗卫星定位、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环境感知等新技术,针对现有的农业生产做技术集成。

在七星农场另一片地号为“090676008-1”的稻田中,记者看到仅有两台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并无人工劳作。管理员徐雷告诉记者,如今七星农场的机械化率已经非常高了,平时基本不需要人工辅助。

据了解,2021年,七星农场围绕“智慧农业”发展思路,以“两园三区一平台”建设为载体,重点打造5000亩水稻生产全程智能化示范区,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智能化技术研究、农机智能装备技术应用和无人农场建设等项目,并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在多个方向的应用,通过建立农业大数据水稻生产智能管控平台,提高农业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从而形成了寒地水稻种植耕、种、管、收全过程的智能管控。并将可追溯系统融人物联网平台中,实现了田间生产各环节的可溯源,形成完整、准确的信息链条,带动水稻生产向全程智能化方向迈进。

有信心扛起智慧农业大旗

一直以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农业看龙江,龙江农业看三江。而在三江平原,七星农场是颇具代表性的农场之一。从曾经野兽出没、百鸟飞翔的荒芜之地,变为了如今的北大仓,几代开荒人在这里将拼搏、坚持的精神传承了下来。

孟庆山是七星农场的第二代开荒人,他告诉记者,七星农场在三代开荒人手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为了克服水患,七星农场采取了“以稻治涝”战略。开荒人从1994开始试种水稻,1999年以后开始大面积种植。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七星农场掌握了国内最先进的水稻种植模式。

“我父亲是山东人,1956年刚建场时来到这里,属于第一代开荒人。他们当年开荒时非常辛苦,大部分荒地都要靠牲畜耕种,农机非常少,如果有一台铁牛拖拉机,大家都会格外珍惜。”

如今的七星农场,早已告别了费时费力的人工种植,拥有各类农机具4.6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44.86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99%以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也是孟庆山引以为傲的成果,七星农场在第二代开荒人的手中实现了农机综合机械化率99%,高出了全国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近30个百分点。孟庆山介绍,第一代人的目标是开荒,第二代人的目标是建设,第三代人的目标则是发展,“我们第二代北大荒人要把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传给第三代。我们希望在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将来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全程智能化。”

孟庆山告诉记者,如今的第三代北大荒人虽然还都年轻,但他们工作非常认真,也非常能吃苦。春季,稻田里的水极为冰冷,这些年轻人每天要下田做测试,采集各种数据。夏季,他们在田里晒得漆黑后,又回到机库里挥汗如雨。

“我对我们的团队非常有信心,我们一定会扛起中国智慧农业的旗帜。”孟庆山说。

退耕还林打造绿色明天

1988年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可爱的草塘》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北大荒丰富的物产,“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然而,随着耕地越来越多,自然环境逐渐失衡,野生动物越来越少,生态保护行动迫在眉睫。

如今七星农场有10.8万亩湿地,湿地的生态保护工作是重要一环。

9月27日,雾色正浓,天空中飘下微微细雨,记者乘车沿着布满石子的乡道来到了挠力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曾是大片耕地,在那个提倡“多开荒、多打粮”的年代,農民开荒种地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大马力拖拉机穿梭其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及周边产粮效益一年不如一年。由于地势低洼加之雨水冲刷,很多地方形成内涝,致使大面积减产或绝产。

2002年7月2日,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区内禁止一切开垦湿地、放牧、捕鱼等行为,七星农场负责湿地的管理工作。管护队每天24小时巡逻,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不允许一切破坏湿地的行为发生。

据了解,湿地保护工作并不轻松,除了给不肯退耕的种植户做思想工作,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生活环境也面临巨大挑战。建三江七星农场林业科副科长宋海民告诉记者,他2003年刚来时,这里既没有水电,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甚至连吃饭、睡觉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和其他管理人员吃住在简易的房车中。冬季最冷时,湿地气温会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管护队虽不住在湿地,却也要到湿地巡逻,监测野生动物及防控火灾火情等,工作难度极大。但面对这样的困苦,宋海民从未想过离开。

宋海民表示,从当年乱哄哄的局面到现在,眼看着湿地环境越来越好,很有成就感。“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我看到过狍子、兔子、狐狸、狼、马鹿等,有时它们还会成群结队。”宋海民兴奋地说。

2016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投资了60万元修建了一座嘹望塔,并安装了高清晰监控系统,可视范围20公里,大大提高了管护队的巡护效率。在管理人员不遗余力的宣传教育下,种植户逐渐认识到了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耕地逐渐退出,放牧、捕鱼情况逐渐减少,绿色植被得以恢复,湿地水资源变得丰盈,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从当年无人问津的大荒地,到如今智能、物产丰富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七星农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北大荒向北大仓转变的时代缩影。

(责编

白馗 美编

刘晓莹)

猜你喜欢
七星北大荒农机
七星瓢虫
多彩的秋天
不懈开拓谱壮歌
农机维修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试论建设县乡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效措施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我省针对新建农机合作社出台新标准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