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浩威
内容摘要:词汇语法理论顺应数据大时代的发展,能更好地服务语言研究,帮助人们探索语言的本质。本文采用BNC语料库对目标词项进行检索,并用MI值对副词词组hand in hand的搭配进行检测。研究发现:hand in hand惯常与“行动类”动词和“社会类”名词搭配,得到最终结构:“‘行动类动词+hand in hand+(with)”表示“共同行进”之意。此研究证实了词汇-语法理论的实操性,有助于词典编纂时词义的描述,有助于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对该词的解释和学生对该词项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词汇语法 语料库 副词词组
法国计算语言学家莫里斯·格罗斯基于美国语言学家Zellig Harris的语言学理论,创立了词汇-语法理论。该理论主张语言是语法化了的词汇集合体,以词汇为中心,对传统的理论发起了挑战。为了适应计算机时代的需要,国际语言研究也越来越宣扬词汇主义,主张句法结构研究务必落实到词项。词汇-语法理论已被应用到一些欧洲语言和非欧洲语言研究中。该理论应用于中文研究,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实用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教授中文,传播中国文化。
词汇-语法是系统地描写特定语言的共时机制,并不涉及任何历时的考察。词汇-语法用组配系统的形式工具——特殊的代数形式对语言现象加以描写(靳光瑾 2005:228)。因此,本文将基于词汇-语法理论,对词项hand in hand的意义及用法进行研究。
一.词汇语法理论阐释
词汇语法(Lexicon-Grammar)是建基于词汇与语法互助的句法研究模式,它以词项的句法个性检验现有的语法规则的合法性,同时又以现有的语法规则锁定词项的句法个性。莫里斯·格罗斯(Maurice Gross)在他1957年发表的《句法方法论》中,提出了“词汇语法”理论。该理论在处理句法和语义这一对关系时,坚持句法为主的操作原则,始终把句法放在首要位置,语义次之。这并不是排斥语义、贬低语义作用的做法,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语义解释。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语料库检索的方法,运用“词汇语法”理论,对词组hand in hand的用法进行探究。本文的语料来源于BNC,该语料库库容大,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选取词组hand in hand为研究对象,该词组具有不可拆分性,是检验“词汇语法”理论最典型的例子,且方便检索。
本文将采用辛格莱(Sinclair)对词项多层意义关系的描述框架,对词项hand in hand进行词项共选关系与意义构建探究。
第一层关系是词汇搭配(collocation),即目标词项与附近词的典型搭配形式,与目标词的搭配距离一般采用该词项前后4个词以内的范围,观察其频数并搭配T-score或MI值来测定两者之间的显著性。
第二层关系是语法搭配,即与目标词项经常共现的语法结构,主要是与目标词项频繁共现的语法词汇,包括所属类语法词汇、否定类语法词汇等等。语法搭配凸显的是目标词项与语法词类在语境中的共选关系。
第三层关系是语义偏好(semantic preference),即目标词项与相伴距离内各词的语义搭配倾向。它关注与目标词项经常搭配的词项具有什么样的语义特征,属于哪类词。如see和visible虽不属于同一词性,但却共享visibility这一语义。
第四层关系是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语义韵是一种意义,主要用于表达讲话人或作者的态度(Louw 2000:58)。语义韵并不单纯地由某个词产生,而是存在于多个词的范围内,构成了形成整个词项语义韵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主要用MI(Mutual Information)值来确定目标词项与其共现词项是否为典型搭配。MI值通常用于测量词汇间搭配强度、搭配紧密度、搭配连贯度和搭配合适度。如果MI值很接近0,那么就表示这两个词不搭配;如果两个词的MI值在3附近,说明这两个词,经常共现,并且MI的值越高,说明这两个词之间的搭配就越强。与之相对的T-score更倾向于表达功能词之间的搭配强度,故不适合本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实义词之间的搭配,虽涉及与功能词之间的搭配强度,但并不是纯粹的功能词与功能词之间的搭配研究,所以本研究主要采用MI值来判断词项之间的搭配强度。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语料库检索词项hand in hand,得到274条索引行。根据辛格莱对词项多层意义关系的描述框架,我首先对目标词项hand in hand前后相伴距离为4的词进行共现频数统计,罗列出共现频次最高的10个词:with, the, go, and, of, went, to, goes, in, a。因為在前10个高频搭配词中,出现了同一类符the和The,所以其中第11个词汇a替代了The。这10个共现频次最高的词是词项hand in hand的典型词汇搭配,根据词性我们可以将词分为冠词类(a, the),介词类(with, of, in, to),连词类(and),动词类(go, went, goes)。我发现其中只有唯一一个实义词类,占前10个词的30%,属于第二大词类,仅次于介词类词汇,且动词类都属于同一形符,具有“行动”的语义特征。通过观察动词类的三个动词后发现,三个动词的MI值从高到低,分别为goes(10.00)>go(8.75)>went(8.56),都远远大于3,与词项hand in hand之间搭配强度很高,均为典型搭配,其中goes的MI值最高,为最典型搭配,得出结构“行动类动词+hand in hand”,其中“goes + hand in hand”为词汇典型搭配结构。
接下来看第二层关系,语法搭配。连词类和冠词类非常常见,且不能反映词项的搭配,所以本文不对该两类词进行讨论,只关注介词类。介词类的三个介词根据MI值从高到低,分别为with(6.26)>of(2.67)>to(2.64)>in(2.52),of, to和in这三者的MI值均为达到3,与词项hand in hand之间为弱搭配,非典型搭配;只有with和hand in hand之间为强搭配。由此可以确定with是该词项的典型范式,得到结构hand in hand with。
通过观察目标词项的搭配以及索引行,我发现目标词项在语义偏好上更倾向于和“行动类”动词搭配,如walk,dance和enter等;还倾向于和“社会类”词搭配,如economic,development和environmental等。
通过观察与目标词项前后相伴距离为4的搭配,我发现,目标词项的搭配词中没有出现任何带有明确消极意义的搭配词,复观索引行发现确是如此。此外在观察索引行时,还发现目标词项出现的句子中往往涉及两个成分。为了弄清楚这些成分具有哪些共同的语义特征,我从274条总索引行中,用Sketch Engine中的“随机抽取索引行”功能,设定随机得到索引行数50,分析结果后发现其中17例与两个有灵成分共现,其中33例均与无灵成分共现。到目前为止,我们能确定该词项的语义韵为“与两个无灵成分共现,表中性意义”。
复检上述四层关系得到的结构,我发现,“goes + hand in hand”结构后一定和介词“with”搭配,且句中的两个成分均是平均地分布在结构两侧,即“A goes hand in hand with B”。而“hand in hand with”则可以与其他“行动类”动词搭配,说明这两层关系之间并不是完全双向的。此外还发现,该结构还存在完成时形态,仅10例,词项意思未发生改变,这是英语学习者不了解的用法。
词汇-语法理论是适应计算机时代的语法理论,该理论能很好地将大量的电子语料用于语言学研究,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究语言的本质,推动各行各业的研究与发展。本研究发现词项hand in hand易于和“行动类”词汇搭配,这与语言学习者的预期相符;在语法搭配上,易与介词with发生类联结,且占比44%,这是出乎中国英语学习者预期的。在语义偏好层面,目标词项所涉及的主语和宾语往往是“社会类”名词,这与语言学习者初次接触该目标词项的场景也相符。在语义韵层面,目标词项词项并无明显的积极或消极意义,故呈中性语义韵。最终得到结构:“‘行动类动词+hand in hand+(with)”表示“共同行进”之意。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词汇-语法理论的实操性,并且有助于词典编纂时词义的描述,有助于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对该词的解释和学生对该词项的掌握和理解。
参考文献
[1]Louw, B. 1993. Irony in the text or insincerity in the writer?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semantic prosodies [A]. In M. Baker, G. Francis & E. Tognini-Bonelli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57-176.
[2]Louw, B. 2000. Contextual prosodic theory: Bringing semantic prosodies to life [A]. In C. Heffer, H. Sauntson & G. Fox (eds). Words in Context: A Tribute to John Sinclair on His Retirement [C]. Birmingham: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3]陳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何安平.辛格莱的词汇语法理论应用解读[J].外语研究, 2009(53).
[5]靳光瑾.词汇-语法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J].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2005: 228.
[6]杨泉.现代汉语“把字句”“把”前成分的词汇语法理论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2.
[7]郑定欧.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