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陈萍 刘波
“共生”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是指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状态,后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延伸为事物之间互动、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1]“共生”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学目标;既是一种课程形式,又是一种发展方向,这种“跨越协同、合作互惠”现象对高中历史教学有着不小的启示和影响。历史学科,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包容性强。用共生的理念指导历史教学,开展史地政跨学科联动学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相“关联”,将知识与知识运用的情境相“关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学科思维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与价值观的确立,达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一、视角共生——梳理史地政学科契合点,进行课程统整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因此可以从多学科视角出发,打破单一学科的界限,寻找教材中交叉衍生的学科内容契合点,借力其关联的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来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如运用地理特有的空间概念和思维到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运用政治哲学理论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社会历史的主体等观点,更加深入地理解唯物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服务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根据课程内容的相关性,通过对史地政新课标进行解读,将部分课程内容涉及的跨学科知识点梳理,如下表所示: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和人教版地理必修2、政治必修2跨学科部分内容梳理表(下页表)。
黑林曾说:“没有历史的地理,虽有生命与运动,但无规律、不稳定;而没有地理的历史,则如同一具僵尸,完全没有生命与运动。”地理必修二主要涉及人口分布、环境与发展等内容,人文地理现象往往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史地结合对知识迁移运用和思维拓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近来环境科学的日益发展,对气候、温度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体现在历史教学中。例如汉魏以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移,在魏晋达到高潮,对西晋的覆灭和十六国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时间维度看,同当时的气候变冷有关;从空间维度看,是北方游牧环境恶化与中原王朝式微共同作用的结果。联系我国历代气候的冷暖变化图,利用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直观展示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范围及中原王朝的农耕范围,将两者区域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与生态状况进行空间对比[3]。让学生对关键性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动因剖析,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对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深化时空要素联系,总结历史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系统的唯物史观,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政治必修二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性的经济常识和经济规律的总结和归纳,与历史相关内容都有紧密的联系,对解读历史概念、加深历史解释形成有效的知识补充。例如市场经济的相关概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及缺陷)不仅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对于理解西方的经济危机及经济政策的调整都有重要意义。又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这个概念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北宋“交子”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对于理解古代的经济现象(如物物交换和白银的流通)以及近现代的经济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方法共生——探索史地政学科的交叉点,进行协同教学
在有效梳理和明确整合的知识点后,为达到更好的跨学科“融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与其他学科开展交互协同式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其中有两个侧重点,一个是“跨”,另一个是“融合”。即围绕一个学习主题,提炼出学科间相联系的知识、方法、思维等进行融合贯通,找出教学“交互点”,形成跨学科“交互协同”教学的策略方法,联合教学、互动交流、有效衔接,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以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互联网+优课”网络教研直播课——《寻古探今——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高一年級政史地跨学科融合课为例,该课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作为背景,将政史地三个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以探讨“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否是部分西方媒体所说的‘新殖民主义,分析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对非洲和中国的经济、政治意义,增强学生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为中心议题,“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4]。该课利用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跨学科融合,在多学科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上,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流程设计上进行精心打磨与设计。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中心议题进行思考,分组合作分工解决问题,然后使用智能电子交互设备发布提交问题、绘制总的思维导图、演示讨论成果;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再升华到新高度——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增强学生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5]。该课例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共生理念下跨学科融合“通过多门学科资源的介入,有效地化解问题,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并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6]。
三、情思共生——推动史地政学科情感共建,提升核心素养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完整的人,但仅靠一门学科是不能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的。因此,基于“立德树人”的共同理念,通过共生理念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既重认知又重情意,通过核心问题驱动,在“情境中引导”、体验、感悟,建构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在“合作中探究”,小组合作、学科渗透、思维碰撞,情感、情思交融,使学生实现情感层面上的“乐学”与理性层面上的“会学”[7];在“体验中建构”,通过思考、理解、内化,使“知识”与“意义”建构对接,使思维的培养与价值的判断共生。这不仅是一个无止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也是情感和思维共生的过程。[8]
“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9]因此,跨学科融合学习需要实现两个突破,一个是突破学习的载体和空間,关注学科之间的交叉或现实问题的研究,将校内课堂延伸至校外,合理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能力迁移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从而提升学生个体善于“在异质集体交流的能力”,在群体中思考、行动的能力,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
另一个是要实现学科边界的突破。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需要“以统合思维突破学科边际”,围绕“概念聚合器”来聚合各学科的焦点,综合多种学科思维分析问题,运用跨界的成果去建构表达与深度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实践、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只关心成绩到关注国家发展变化、从单一学科思维到多元逻辑思维[10],形成对事物多视角认识的审视能力、拓展世界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证据意识等思维品质,树立唯物史观,涵养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泰戈尔: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课堂——尤其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历史学科的课堂——更应当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气息的重要场所。在这个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去打破思维里的各道围墙,细心耕耘、合力共生,耐心等候,那么跨学科融合的教学之花、素养之果未来可期。
【注释】
[1]李运奎:《共生理念引领下的共生性课堂建构》,《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第42页。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
[3]严恩琪、张健:《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地理学与时空观念渗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11期,第71页。
[4]杜惠洁、舒尔茨:《德国跨学科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8期,第30页。
[5]郭华夏、陈宏之、蔡东:《核心素养导向的政史地跨学科课堂建构》,《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年第3期,第36页。
[6]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和思考》,《辽宁教育》2017年第3期,第22页。
[7]陈洪义:《情思历史:陈洪义工作室的教育追求与探索》,《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年第1期,第30页。
[8]刘红影:《高中历史学术性课堂的特征、理念与实施策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1期,第62页。
[9]沈正元:《浅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5期,第34页。
[10]寿延、亓玉田:《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第22期,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