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超 罗勤
伴随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学校教学的时空环境与思维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学活动转移至线上,对网络教学资源提出了新要求。将大数据应用于线上教学,组织、整合并供给线上资源成为时代诉求。
大数据催生在线教学变革
大数据包含多种基于计算机生成的算法,具有大容量、高速度与多样性的特征。师生通过对数据的利用和分析,變革思维,改变信息获取及学习的方式,适应在线教学。
“教师教,学生学”旨在利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学生进行接受性的学习,这种形式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及活动,学生无法自由选择教学内容,不利于自主学习。技术有限时,人脑、人的认知、人的心理、人的需要等无法量化呈现,我们缺乏对它们的认识。大数据提供的量化数据,使上述问题可视化,方便教师进行点对点的差异化教学。“人工智能”新算法的出现及运算使用的绘图处理器成本更低,高效能并行计算的速度更快,无限制的储存空间和信息数据等能被完整收集保存。信息处理能使大量无序信号变为有用信息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知识,还能针对学生的学习轨迹、基本信息、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估,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
大数据下的教学信息整合需要专向地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教学要素进行综合,帮助教师增强教学的科学性与精准性。首先,依托数据分析组织的介入,对数据进行预先处理,强化教师课堂教学中应用数据的效果;其次,通过数据轨迹分析,改进教学策略;最后,利用大数据提供的教学轨迹系统评估教学过程,使教师获得有效反馈。
传统教学面临挑战
大数据在在线教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教师为主导,“教师+黑板+粉笔+书本”的形式面临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因素分析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提高信息搜集和传递速度,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环境的支持、教学资源的内容、教师能力的强弱进行分析,精准服务于学生,让传统教学方式受到挑战;二是大数据能将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特征数据化、因素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对集体授课模式造成冲击;三是大数据能储存大量学习资源与信息,让学生能重复自我学习直到融会贯通,教师的作用被弱化。
大数据引领精准教学
伴随云计算的发展及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多维耦合演化,学校教学正在转型。教学大数据能清晰地呈现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大数据时代的因素分析能估算学生需求,精准推送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利用基于知识的资源型推送,建立知识与学生间的点面互联。“学生”是“点”,广泛的知识是“面”,“面”为“点”提供发展土壤。通过学习者特征与知识特征相映射的二元关系,推送匹配度高的知识。第二,面向个体匹配性推送,建立学生与知识的点点互联。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与知识产生关联,利用关联建立知识与学生的匹配关系,为相似学生推荐适切的教学内容。第三,建立指向知识关联的相关性推送,搭建知识与学生的点线互联。通过建立知识间的关联,根据相关性强弱和因果关系,给学生推送符合条件的联系性知识。主要推送比较与归类的内容,合理调整知识教学的顺序。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度院级青年课题“高质量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价值观研究”成果,课题编号:TJJKY2021-QN-43)
责任编辑:张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