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区直第一幼儿园的集团化办学实践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团队管理方面。要想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一支优秀的团队至关重要。作为园长,我立足教育实践,从幼儿问题出发,深入思考、由小见大,为教师展示能力、风采提供更大的舞台。
关于“小班长”问题的讨论
在以“发现有能力的儿童”为主题的园级教研中,教师们就“自主游戏理念下应该不应该设置小班长”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经过辩论,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方认为不能设置此类小班长;另一方认为可以设置小班长,但要有积极正向的条件。自主游戏充分尊重幼儿,教师决定把问题抛给幼儿,并做好问题启发、记录、梳理等支持策略。幼儿积极踊跃,他们认为,班级应该设置小班长,并且应分为管理职能的纪律小班长、服务职能的卫生小班长、榜樣示范职能的阅读小班长等。同时,有幼儿提出,希望可以通过投票和竞选等方式轮流当值日小班长。
我们将幼儿宝贵的提议付诸实践,在班级设置值日小班长,给每个幼儿平等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责任意识、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小班长”引发“大班长”思考
幼儿们关于“小班长”的争论与实践使我对集团化人才培养的现行改革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即作为“大班长”的教师团队的发展问题。基于工作经验,我认为幼儿园现在的团队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班子人员任用上存在主观评判倾向;工作安排自上而下,时常高控、一言堂定论;缺乏高效运转管理机制及问题导向意识,时常出现出工不出力、人力资源浪费现象;班子成员间缺乏信任、互助、发展共识,缺乏足够的上进心及团队凝聚力;琐碎的案头事务重,缺乏轻重缓急的任务取舍,产出效益低;团队成员“乖巧”守旧,缺乏专业自信、主动思考意识与创新意识;团队及教职工个体缺乏活力、温度与主动作为的行动内驱力,工作态度常为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以上问题与管理者的思辨意识、问题意识、目标意识、发展意识、质量意识不明息息相关,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问题调研,追根溯源。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大调查,比如全体教职工大会、各园区专题会、班组会等方式,了解团队实力、教职工成长需求、团队心理归属等现实问题,梳理归纳,找到问题根源。
发现璞玉,精雕细琢。对涌现出的人才,应采取集中培养、逐个成就的方式,鼓励个体多参与竞赛,手把手教选材,亲力亲为指导,真心实意助力成长。使教职工拥有主动求进内驱力,用请进、走出,集体学、同伴学、自学的培养机制促进团队及个人快速成长、脱颖而出。
委以重任,放手自主。在信任、赏识、悦纳、支持的放手管理下,在红线、底线意识明确的前提下,管理者要鼓励个人自组团队,明确职责,放手任务、放手权力,让其自主成长。
尊重差异,各美其美。因担当人年龄、性格、特长、能力、阅历不同,个人有自己的成长轨道与前进速度,个人的带队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各园区的质量发展不一。秉持解决问题、促进提升的原则,管理者应不评判、不埋怨、不否定,不随意贴标签,让大家在自觉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道路上跑出自己的加速度。
团队协作,互助共促。在集团整体质量发展方面,根据尊重个体差异、团队共进的原则,个体在找到问题、梳理归纳、独立解决落实的同时,在关键时刻、关键节点务必团队协作,整合优势,集体出动,做到互助共促,美美与共。
建章立制,系统推进。在日趋成熟的人才培养路径下,管理者应采取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向各园区各部门以问题清单、策略清单式工作法征集管理智慧与经验共识,梳理汇总出幼儿园集团化管理机制框架与随用随改的动态闭环式管理模式。初步呈现园所管理精细化、园本教研系统化,园本课程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培根铸魂,荣辱与共。随时不忘团队文化渗透,党建引领,从小事做起,讲家国情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内外兼修,以文化人,始终秉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做人准则,坚信“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团队氛围,打造温暖活泼、民主和谐、青春向上的现代化文明大家园。
“大班长”实践计划初见成效
幼儿对“小班长”问题的讨论给了我启发,促使我实践“大班长”计划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目前,幼儿园正充分挖掘人才优势,遵循人尽其才、因人适用的原则,通过大胆改进管理教研团队,使教师享受快乐而忙碌的工作状态、收获职业幸福感,从而服务于幼儿园质量提升。
幼儿园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宗旨,不分年龄、身份、岗位,只看表现、能力,只要足够优秀,聘任制教师可做管理骨干,刚入职的新教师能加入名师工作室。幼儿园最大限度地给予优秀人才全方位支持,让他们各展其能、百花齐放。
优秀的人才引领幼儿园进一步发展。幼儿园根据幼儿成长需要、课程需要和教师业务特长,确立了“一名师一课题,一课题一团队,一团队一方案,一方案一落实”的管理方式。力求一位名师带动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带动一个园所,最终提升整个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们实行了“拖车式”的管理机制,管理上“老”带“新”,业务上“新”带“老”。该机制既人性化、个性化,又凸显创新意识,激励年轻人不断进步。
科学的管理取得了实际成效。2015年,幼儿园有2个园区,如今,幼儿园规模已发展为11个园区,教师队伍中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其中,副园长6名,教学主任7名,区级专家成员2名,区级教研员4名。张永玲名师工作室成员10名,省特级教师2名、省教学能手1名、省百佳园长2名、省百佳教师3名、沂蒙名师1名、市教学能手2名等。还有很多教师获得了省、市级多项课题荣誉。业务骨干和教师层的进步与成长,不仅为幼儿园赢得了社会声誉,还推动了幼儿园快速、优质发展。
由“小班长”探讨引发了对“大班长”的反思,反思结果有效推动了幼儿园团队管理方式的进步。幼儿园今后会在以幼儿为师、以问题为导向的理念引领下,持续践行学前行动思考。
责任编辑: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