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平 做自然教育的躬耕者

2021-10-29 01:09王妍妍
教育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园艺生态幼儿园

王妍妍

有一所幼儿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将生态和自然融入课堂。种植园里,孩子们有的拔草、有的翻土、有的播种;建构区里,孩子们运用积木和废旧材料拼搭不同造型的城堡;美工区里,孩子们制作有温度的玩具和手工作品……“孩子们需要一处能真正看到大自然的地方,来安放自己的童年。”河南省济源市龙儿雪儿幼儿园创始人王修平认为,最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耿直豪放、敢说敢为,这位铁血汉子以独特的风格和情怀打造了河南省一座生态花园式幼儿园。他期望每个孩子像花草树木一样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自由地玩耍、嬉戏和探索。

把“大自然”搬进幼儿园

“自然是带有缺憾的完美,教育者应当多为孩子提供自然的野趣空间和‘半成品区角,让孩子通过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这是王修平眼中幼儿园应有的模样。

因祖辈、父辈都是军人,从三岁开始,王修平就跟着母亲到父亲所在的部队附近生活,从贵州六盘水到内蒙古通辽……可以说,他是真正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喜欢大自然的一切。”王修平记得,有一阵跟着母亲住在贵州的大山里,山上有很多杜鹃花,层层叠叠镶嵌在山坡上,造型各异,显得格外艳丽,令他印象深刻。在环境的熏染下,王修平对大自然有着别样的情怀,还痴迷养花。他曾把自家房子的一半空间用于养花,为了带回一棵喜欢的花苗,甚至坐过两天两夜的火车。“很多人只是喜欢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给花最合适的爱。花也有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懂得用最合适的方法呵护它们。”

跟教育接触,是因为妻子以前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耳濡目染下,王修平逐步了解了这一职业,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多关注和思考,慢慢地,内心描摹出自己渴望的幼儿园模样。

“以往参观过的很多幼儿园,基本上人为装潢的痕迹很重,地面是塑胶的,踩在上面软软的,即使孩子摔倒了也不会受伤;棱角都是磨圆或者是包裹起来的,防止孩子撞伤;植物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带刺的植物一律不要……”王修平认为,当下似乎不允许我们把幼儿园打造得过于“野趣”,可是这样“面面俱到”的保护难道不会剥夺孩子探索的机会?既然不能像西欧国家一样把幼儿园直接建在森林里,王修平索性在建设龙儿雪儿幼儿园时尽可能采用木材、石材、泥土等自然材料,减少使用塑料、水泥、橡胶等工业制品。

“一所幼儿园的灵魂不在于其豪华,而在于其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我想把大自然搬到孩子的身边,在幼儿园开辟一方自然天地,让孩子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接触真实、探索自然。”有了想法,如何成形?王修平决定用自然滋养心灵,通过真爱、自然、文明的滋养教育,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自然品格”的世界小公民,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会接触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做一个独立自主、健康个性之人,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得以完善。

龙儿雪儿幼儿园的户外空间有限,王修平就让全体教职工发挥创造力,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到高效利用。经过逐步发展和调整,幼儿园的教室配有院子,孩子们能轻易走到户外,开展探索性的主题活动。目前,幼儿园已研发了40多种不同形式的户外教室和丰富多彩的户外区角,让孩子们和自然有充分接触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不能用功利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以拔苗助长式的行为剥夺孩子的正常发展。孩子的童年应充满童趣,自然而然地幸福生长。”在王修平看来,自然教育是一种手段,要遵循孩子的发展特点,让孩子接受教育时能从容不迫,真正享受童年,而不是强加给孩子一些东西。

打造因趣施教的“秘境花园”

漫步在幼儿园,花团锦簇,景色宜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大风车、童话小屋、欧式凉亭、音乐小广场、土耳其风格的戏水池、名贵的香樟树、迷你宠物马……有自然生长的植物园,属于孩子自己的一米菜园,属于亲子时光的秘境花园。“孩子们眼中看到的是最美的风景,处处体现的是教育无声的浸润。”幼儿园充分呵护孩子对自然的向往,努力创设优美的自然环境,滋养孩子的自然本性,不仅让孩子学会种植,还让孩子意识到生态和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在内心深处爱上大自然。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园遵循一个原则:孩子是环创的主角和“设计者”,教师是解锁孩子兴趣、实现锦上添花的创造者。从区域设置、材料摆放,再到主题墙及一日生活服务的设计,教师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让环境与孩子产生共鸣。

母亲节,孩子可以送给妈妈一盆亲手种的康乃馨,用自己的方式向妈妈表达真挚的爱。幼儿园有两大专属节日“龙儿节”“雪儿节”。“雪儿节”根据女孩的成长专门量身打造,表现女孩的柔美与个性。“龙儿节”体现男孩的阳刚之气,塑造男孩独立、阳刚、智慧、勇敢的品质。

秉持对教育的热情,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实践,王修平用真心与爱心办起了属于自己的自然園艺教育——花妞妞自然园艺课程。它以园艺疗法为理论基础、以园艺活动为实际操作方法,减轻儿童因远离自然带来的危害,主要包含劳动启蒙和自然农艺启蒙的教育内容,例如园艺繁育、香草香花、园艺DIY、动物昆虫、生态与生活等。孩子们自己种、自己浇、自己养,通过整理花园、养护幼苗、培养益虫,引发对生命的呵护感。慢慢地,孩子们知道是大自然造就了他们,从而培养尊重、亲近、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行为。

“从课程体系上说,花妞妞自然园艺课程结合中国国情,充分挖掘中国文化,是以弘扬生态文明和中华农耕文明为目的的教育门类。”王修平说,就连园所设计都来源于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王修平还注重用丰富真实的自然元素吸引孩子的兴趣,通过观察、种植、呵护等园艺教育活动,让孩子建立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做事的秩序感。

通过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点展开兴趣教学,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美,使孩子在体验操作和呵护生命的活动中感知美和创造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趣施教、因情施教的教育方法,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游戏创造力,弥补了孩子在成长中的“缺失”。

“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自然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倡导者,我们要把身边的环境打造成可持续的自然生态,让孩子感受自然,挖掘潜力。”从建园开始,王修平就希望把生态理念和生态行为赋予每个孩子,所以花妞妞自然园艺课程的子项目涵盖生态酵素制作、嗨皮日等极具特色的自然教育方法,利用回收利用、园艺疗法启发幼儿的创造力。王修平认为,生态文明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真正行动起来,减少给自然的负担。例如幼儿园开展的“0”废弃物的排放、合理应用再回收,结合家庭和社区让更多的人践行和传播生态文明。开展垃圾分类,把生态文明和自然教育充分连接起来。幼儿园的土地肥沃,王修平就让师幼用厨余垃圾、植物残骸做成天然肥料,环保又营养,孩子们在自给自足中形成独立的人格。“自给自足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似乎是很难具备的能力,真正好的自然教育应当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以及品格。”当孩子学会自给自足地生活,才会享受这个过程并对生活葆有持续的热情和信心。

教育要“发心”

当过兵、种过花、办过学,在王修平看来,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通相融之处。为了更好地将园艺与教育相结合,王修平时常奔走于世界各地园艺花卉展,深入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儿童创意农场,整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将园艺、美学与幼儿教育相结合。“许多国外幼儿园使用的元素其实并不多,却很有特色,令人感到舒适。我觉得一是在于环保,他们用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确保无污染;二是在于丰富,比如有的幼儿园研究园艺疗法,通过园艺对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进行干预,取得了明显疗效。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王修平经常提及的一句话是“教育要‘发心”,在他看来,“发心”即回归自然,实现天人合一。他从几个方面来支持教育——了解自然、理解自然、尊重自然;明确生命意义,珍惜生命资源;激发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动手能力、提倡亲手操作、养成自给自足意识;继承中华农耕文明传统文化。在自然园艺教育“发心”的基础上,幼儿园自主研发“小鹰成长”课程体系,以家庭教育为主导,通过全方位的测评系统,切实为家长提供科学和可实际操作的个性教养方案,获得家长的高度认可。

“带着孩子们回望自然,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迈向未来。”王修平认为,对未来既有隐忧,又有期盼,才能做好当下的教育。他期待国内能有适合本土的自然园艺教育,而他希冀自己能够成为梦想中的那个引领者和传播能量的人,通过教育,让未来的世界更加文明、有序、美好、充满爱意。这不禁让人回想起王修平在初创自然园艺教育时写下的:我想让孩子在开满鲜花的花园里漫步畅想,我想让孩子在充满童趣的花园里快乐嬉戏,我想让孩子在神奇的秘境花园里探索未知,我想让孩子在生机盎然的小菜园里劳动收获,我想让孩子在包容真实的大自然里感知世界的美好……

猜你喜欢
园艺生态幼儿园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园艺奇葩
园艺
爱“上”幼儿园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想念幼儿园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盆花新品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