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观
摘 要:伴随寺院管理的现代化,寺院档案已初步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但与时代的要求相比,数字档案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重构。以文化理解为依据、文化需求为方向、文化弘扬为使命,探索优化建构数量丰富、品种多样、质量优化、智能性强、利用便捷的优质数字档案资源库,成为新时代寺院数字档案建设的应有追求。
关键词:寺院;数字档案;文化理解;文化需求;文化弘扬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寺院管理已经进入现代化模式。拥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寺院需要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优质数字档案体系。
一、寺院数字档案优化是时代的应有追求
兴福禅寺位于江苏常熟城北虞山之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始建于南齐,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兴福寺为庭院式寺庙、江南著名寺观园林,因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声名远播。以常建诗歌、米芾书法、穆大展石刻而成的“三绝碑”成为兴福寺最有名的胜景。同时,兴福寺也是名副其实的“华研本山”。
如今,兴福寺提出“文化立寺”的发展新理念。档案作为记录与传承寺院文化的重要载体受到重视,寺院档案建设成绩卓著。2016年通过“江苏省五星级档案室”考评,2017年全面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与管理。但与时代要求相比,寺院的档案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优化现有数字档案资源,提升档案文化格局,建立数量丰富、品种多样、质量优化、智能性强、利用便捷的优质数字档案,成为寺院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应有追求。
二、寺院数字档案的自我审视
兴福寺现存数字档案,以在线归档的数字资源为主、少量照片录像等数据为辅,存在数量有限、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可用性不强等不足。
1. 档案意识淡薄导致归档数量不足
寺院的建筑、景观、科技、法务、教育、慈善、交流等内容都属于寺院文化,“文化立寺”背景下,兴福寺现有数字档案无论是档案分类还是归档范围都亟待拓展。当前,数字档案数量上存在不足,出现应归档而未归档、已归档而量不足、虽归档而无主题、零星分散的局面。具体而言,在归档目录条目内,诸如建筑景观、法脉弘传、法务活动、经典修习、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凸显寺院佛教文化的档案内容偏少甚至缺乏。同时,囿于传统归档范围,对寺院文化认知意识不强,与时俱进创新归档范围理念不足,导致重要法务活动和教育内容数字档案数量极少。兴福寺与上海玉佛寺、静安寺,常州天宁寺等的佛教文化交流活动,产生的很多珍贵资料零星分散在各个类别档案中,没有建立系统性和专题性的数字档案。此外,兴福义工团的法会护持以及常态化日常护持和社会性公益活动、念佛堂居士念佛活动等都是兴福佛教文化的一部分,还未建立数字档案。
2. 室存数字档案质量待提升
受传统档案记录形式与归档格局制约,兴福寺室存数字档案大部分仅是将实体档案作了数字化呈现。著录项目少、数据信息单一、数字扫描内容缺乏二次识别功能、文字不规范。一是内容呈初始态。兴福寺的照壁、题对、匾额在数字档案里仅有照片而无其他信息,观赏者无法获得详细资料。如天王殿的“法雨琼楼”四字,因为是草书体,不少观者连文字都无法识别。二是质量呈粗放型。数字档案很大一部分仅仅是原始信息的聚集,缺少对数据的深加工。正月十五的传灯法会,兴福寺数字档案里有大量照片,但模糊歪斜不美观的照片未剔除,照片拍摄地点、图案设计者以及拍摄者的信息全无,无法为将来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视频数字档案因为缺少科学的剪辑链接,又无文字识别标记,查阅起来一头雾水。三是载体呈单一化。数字档案通常只有单一的数字载体记录,或图片,或文档,或视频,或实物数字化,缺少多种载体记录手段的综合运用。而智能时代跨媒介融合在数字档案建构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寺院佛像的文字材料+图片+三维模型建构归档;法会活动文字资料+ 图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记录建构归档。
3. 库存数据资源与需求利用脱节
寺院数字档案利用不仅在于其信息资源潜在利用价值的实现过程,更要适应信息资源利用需求者的多元化及其需求的多向度。以兴福寺三绝碑为例,普通游客会以打卡为目的参观;游学的学子会诵读鉴赏常建的诗歌;书法爱好者会近观远看米芾书法;金石爱好者会研究揣摩穆大展的运刀技艺;文物爱好者会在法物流通处购置拓片收藏……因此,数字档案在建档时要充分考虑需求侧的多样性多层次,对数字档案信息的采集不能单一化扁平化。如三绝碑数字档案,在保存文字、图片信息之余,更要增加地理、诗歌、书法、金石等诸多延伸信息,更要有进行二次信息加工的技术参数介入。
三、寺院数字档案优化重构的实践探索
在自我审视之余,寺院数字档案要在原有基础上,从文化视角进行优化重构。
1. 以文化理解为依据优化重构数字档案
从文化理解出发,优化设计归档范围,主动策划、创新建立凸显寺院文化的数字档案。建立建筑景观、法脉弘传、法务活动、经典修习、教育学术、历代书画、文化交流等档案目录。在数据著录时,力求元數据齐全,加强对档案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四性”检测。同时,以文化理解加强数字档案整合,对数据进行封装、打包、签名,以确保数据的原始性。立足数字档案的原始信息,规划整合,凝聚寺院文化精神内核,使历史记忆呈现新的样态。对零星分散的档案进行有序编辑,确立主题,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如将实物档案中的砖匾木刻、碑刻等的数字档案汇编成册。利用数字档案编印《常熟佛教寺院·书画匾额柱联碑刻选辑》。为兴福寺怀述、常达、彦偁、晤恩四高僧建立个人专题档案,同时关联钱谦益题四高僧墓“异代并成罗汉果,空山时落曼陀花”名联及兴福寺内的“四高僧殿”等相关的资料,形成“四高僧”系统性档案。在优化重构数据档案后加强实施分库管理、容灾备份等举措,以确保数字档案保管安全长效。
2. 以文化需求为方向优化重构数字档案
(1)数字档案的多维度设计
寺院每年众多的佛事活动资料,是寺院档案的重要内容,涉及面较广,对其数字档案的重构,要通过多维度设计,强化记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佛教寺院法会活动为例,法会涉及组织机构、参与人员、法师人数与岗位、地点(内坛和外坛)、时间、内容(洒净、焰口法会、圆满送圣为三大重点)、法会意义等至少七个维度,运用文档、声像等不同载体,可进行数字记录,并对原始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最后保存备份,供寺院及各方人士查阅使用。多维度设计建构,数字档案就有了广度。
(2)数字档案的多元素采集
寺院的园林景致雅致深远,如对兴福寺鋄泉与鋄亭以及亭柱联“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更无渣”,重构数字档案时,对“鋄”字的含义作出解释,即指绝对的解脱,也有甘露的意思。泉、亭、联只因一个“鋄”字,就与佛教文化有了密切关联,让读者、游者进入诗理、禅心、园景相融合的境界。而“印心石屋”蕴含的信息更丰富,重构这一景观的数字档案时,将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与江苏乃至全国多地“印心石屋”的故事相链接,观赏者可获取以“印心石屋”为中心的放射状发散型知识群。将这些知识链接做成数字“小贴士”或者二维码,附于景观牌匾上,观赏者能借此延展性阅读。多元素设计建构,数字档案就有了厚度。
(3)数字档案的学术性创生
可建立体现寺院特色的学术类档案专题。兴福寺拥有的华严学研究、法界学院、云栖塔院等特色文化内容,成为学术性专题档案创生的绝佳题材。“云栖塔院”供奉近现代40余位全国各地的高僧灵骨舍利。现有的云栖塔院数字档案比较凌乱,27座保存完好的墓塔信息多寡不一,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数字档案。要以每一座墓塔为独立单元,运用多种载体,优化重构“云栖塔院”数字档案,形成专题化集合。每座墓塔档案设计包括:编号、姓名、位置、塔名、墓塔结构形制说明、墓主生平简历、塔铭或塔志、墓塔图片(数量、格式及拍摄时间角度方法一致)。以此彰显兴福寺对历代高僧大德的敬仰与缅怀,也让追忆、缅怀、研究高僧大德的人士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提升学术内涵。数字档案的学术性,增加了兴福寺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3. 以文化弘扬为使命优化重构数字档案
(1)建构动态化数字档案
优化重构数字档案,要让后人通过档案看到文化的承继性、延续性。兴福寺正在申报苏州对台文化交流基地,这是优化重构相关数字档案的良好契机。兴福寺在历史上与我国台湾地区有很深的渊源,可以时间为序,构建相关专题档案,并及时动态更新。民国时期法界学院学僧多人赴台发展,新世纪以来兴福寺与台湾地区开展宗教文化多样性交流,以动态数字档案体现文化的历史演变,可为文化延续留下动态记录的空间。
(2)建构时代化数字档案
档案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保存意义,更在于服务时代、社会的当下价值。用符合时代的审美表达与历史文化记忆牵手,让文化拥有时代的姿态,是优化重构数字档案的时代责任。如对兴福寺的书画碑刻档案进行数字研究开发,实现立体化虚拟化的呈现与展示,对佛像、经书等文物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建模,实现多媒体传播。对“三绝碑”进行数字研创,Logo(寺徽)充分体现常建诗歌意境,这是数字智能与传统文化牵手的成功范例。可融入时尚审美创意,让Logo成为兴福寺的代言名片,让佛教文化走进千家萬户。与此同时,兴福寺要优化开发数字档案的智能化利用。读者可在数字化档案界面进行浏览、查阅、欣赏、研究,同时在线留言互动,还可就某一数字档案进行评价、建议或提供信息,这既是对数字档案信息的扩展与补充,也为后续档案用户利用与研究提供帮助与启示。要开发用户捐赠上传数字化档案资料功能,让数字档案不断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