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建设
(江西省宜丰县老科协畜牧水产分会,江西宜丰 336300)
马腹痛又称为“马疝痛”。我国古代将马、骡的各种腹痛不安现象,统称为“起卧症”并沿用至今。腹痛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可由腹腔内任何内脏器官的疾患而引发,因此,腹痛可分为假性腹痛和真性腹痛。例如由肝、肾、膀胱、子宫、胸膜、腹膜等器官疾患而产生的腹痛,通常称为假性腹痛(也叫“假性疝痛”),而对于胃肠性疾患引起的腹痛则称作真性腹痛(也叫“真性疝痛”)。通常所谓的马腹痛,就是指胃肠性腹痛。
导致马属动物胃肠性腹痛的原因极其复杂,由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病因可分为机体内部因素和机体外部因素。
体内某些慢性或者急性机能紊乱,或在某种外部因素影响下引起机能障碍统称为内因。常见的内因有:(1)牙齿或齿槽和颔骨的疾患,口腔和唾液腺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2)胃肠机能紊乱,如痉挛或弛缓,分泌和吸收,食糜酸碱度的异常,血液供应不足和消化不良等。(3)器质性变化(炎症、溃疡、脓肿、肿瘤等)等因素的存在,并结合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真性腹痛。
影响机体的许多外部因素,又称为外因,可以看作是真性腹痛的发病条件。概括如下:(1)草料因素。例如草料发霉变质,草质低劣,草料单一,过食精料,以及草料和饮水中混杂泥土和砂石等异物都可构成发病条件。有研究认为,矿物质不足(如钠、钙、无机磷)在腹痛发生上有重要意义。(2)饲养管理与劳役因素。例如突然更换草料,劳逸不均,过劳等,饱食后立即劳役,饥渴后吃水草太过,伤于脾胃等。(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冷,以肠痉挛、肠梗阻为主的真性腹痛病例显著增多。
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引起机体的机能紊乱。当胃肠内部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反射地改变其功能。微弱地刺激可使胃肠分泌、蠕动机能增强;强烈地刺激则使胃肠分泌、蠕动机能转为抑制,使内脏植物神经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
马腹痛发生之后,对机体危害是多方面的。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应密切注视腹痛、脱水、循环障碍和中毒等症状变化。胃肠道疼痛是引起机体脱水、循环障碍和中毒的主要病理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增强抗病能力,而预防和控制某些症状的发生和发展是提高疗效的根本措施。
(1)膨胀性疼痛,是由气体、食糜和结粪积聚,使胃肠膨胀,刺激黏膜的神经末梢引起持续性腹部胀痛,疼痛与膨胀程度呈正比。
(2)痉挛性疼痛,是因胃肠感受器遭受异常刺激,反射性地使胃肠平滑肌和括约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疼痛呈间歇性发作。
(3)阻塞性疼痛,因胃肠机能减弱,粪便积堵于某一段肠内造成阻塞所致,表现为持续而剧烈。
(4)腹膜性疼痛,由于肠变位等所继发的腹膜炎,或胃肠破裂,食糜(抑或灌肠液等)进入腹腔引起的腹膜炎,刺激腹膜感受器所致,特点是呈弥漫性剧痛,表现有的拱背呆立,不愿行动,有的则起卧不宁,迅速死亡(灌肠液体大量进入腹腔者)。以上不同性质的疼痛,常常是一种或几种同时或相继发生在腹痛的不同阶段,应注意观察和分析。
腹痛程度对推断疾病部位、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依照腹痛表现可分为轻度腹痛和剧烈腹痛。(1)轻度腹痛:摇尾不安,回头观腹,喜侧卧四肢伸展,或伏卧不起或呈公马排尿姿势,前肢刨地后肢踢腹或后踢。腹痛间歇期长,多见于大肠不完全阻塞。(2)剧烈腹痛:起卧不宁,后肢曲屈疾行,急起急卧,急剧滚转,突然摔倒,仰卧抱胸,有的呈犬坐姿势等。腹痛间歇期较短,甚至呈持续性腹痛;多见于急性胃扩张,肠变位等病例。
腹痛程度方面须考虑另外两个重要因素:第一,在同一条件下,马、骡的腹痛反应要比驴明显的多。有研究表明,马的腹痛阈值低,因此腹痛比其他牲畜反应明显,年幼口轻、采食快、性情急躁的马相比老龄牲畜、采食慢、性情温驯的马腹痛表现严重。第二,和病期的关系,一般腹痛在初、中期比较明显,后期由于机体能量的消耗、代谢机能低下和自体中毒等因素影响下,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所以腹痛可能变得缓和。因此,在诊断时应做具体分析,不要因表面现象而造成误诊。
以健脾理气、和血顺气为原则。血针取三江穴;白针取脾俞、气海、后海穴;重者肷俞穴放气,同时可以灌服食醋和植物油。
以温中散寒、行气健脾为原则。血针取三江穴,配耳尖、尾尖、分水;白针取双侧脾俞、气海俞、后海穴;或于脾俞穴、气海穴行火针。或于脾俞穴或后海穴作水针注射。
以行气健脾、通肠排便为原则。严重者针药结合为宜,白针取双侧关元俞、大肠俞、气海俞、脾俞穴;水针取双侧脾俞、关元俞、后海穴,每穴注射相关药液(10%氯化钾或复方红花注射液)5 ml即可。
2021年3月22日,宜丰县花桥乡山田村太平岭刘保生求诊。公马,10 岁,体膘上等,体质量约700 kg。地处偏僻山区,3月21日之前,当地连续一周小雨连绵,气温下降。21日马在山地间放牧,采食了水草,加之雨淋,受了风寒。22日天气放晴,畜主将马运输到临近村庄准备使役,下车后,畜主喂给马匹稻谷,马拒食,随后便躺倒在草坪里打滚,驱之不起,遂紧急求诊。
患马头颈贴地倒于草地上,阵发性打滚,腹部较前胸高出明显。畜主牵引驱赶使其站立起来,再作临床检查,体温38.1℃,呼吸频率14 次/分钟,心率30 次/分钟;耳鼻稍凉,腹部稍显膨大,听诊肠鸣音显著增强,未做直肠检查,询问畜主当天未见排便。
肠痉挛伴发膨胀性腹痛。
(1)先用竹笤帚给马扫梳身上的泥土及断毛。扫梳被毛时由前向后,从上到下的顺序,时间约5分钟,可清洁体表,疏通血脉。
(2)针灸:针具70%酒精棉球消毒,术部酒精消毒。取三江穴(内眼角下约3 cm 处血管上,左右眼下各一穴),用三棱针顺血管纵向刺入并见血;取脾俞(倒数第三肋间,距脊梁12 cm 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用毫针向内下方刺入约4 cm,间歇捻转,留针20 分钟;取气海俞(倒数第二肋间,距脊梁12 cm 处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用毫针直刺入3 cm,间歇捻转,留针20 分钟。(见实操图片)
(3)水针:白针取下后,在双侧脾俞穴、后海穴上,用复方红花液(红花100 g、黄芩10 g、白术10 g,浓煎过滤,1 ml 含0.5 g 生药,分装灭菌,备用)作穴位注射,每穴5 ml。
(4)中药处方:防风30g、荆芥50 g、麻黄25 g、紫苏25 g、陈皮50 g、青皮45 g、枳壳60 g、莱菔子100 g、木香40 g、木通30 g、黄芪20 g、甘草20 g。依方拣药一包,两煎取浓汁,于当天傍晚6 时30 分灌服。
上午12 时针灸施完后,患马精神安静,甩尾自然,听诊肠鸣音明显缓和,排尿一次,开始在草地上低头啃草,嘱咐其排便前绝食勿喂;当天中午12 时至傍晚6 时30 分,患马未再出现腹痛症状,但未排便,遂将中药煎剂灌服;次日早晨7 时许,畜主来电告知,马已排便,精神和采食都正常。
马腹痛是一种急性病症,马匹在地上打滚是腹痛的示病症,本例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低温雨淋,加之采食了大量幼嫩的水草而发病,用针灸取三江行血针,又取脾俞和气海俞行白针,间歇捻转,留针20 分钟,腹痛症状立马消失。采用小剂量复方红花液(有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强消化腺的分泌以及活血止痛功能)作穴位注射,巩固和延长了针灸的疗效。中药处方中,防风、荆芥、麻黄、紫苏祛风散寒、解表发汗、胜湿解痉为主药;陈皮、青皮、枳壳、莱菔子理气健脾、疏肝止痛、宽中破气、消积除胀为辅药;木香行气止痛、黄芪补气升阳、木通清热利水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遂显散风祛寒、解痉止痛、消积除胀之功效,是为一针一剂定乾坤之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