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平,巫志芳,谢桂林(江西省上犹县中医院,江西 赣州 341200)
跟骨损伤及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其主要病因包括:运动不当、暴力、意外事故,除上述外因之外,患者自身骨质疏松也可导致跟骨受损或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1]。跟骨骨折多发于青壮年,高处坠落是跟骨骨折最常见的致病因素。跟骨骨折对患者危害较大,可使患者暂时丧失劳动和独立生活能力,并给患者身体上带来较大痛苦[2]。及时有效的治疗是确保患者预后良好的根本保障。临床中可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目前,跟骨骨折的主要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复位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对骨折患者预后的疗效存在一定差异[3-4]。选择一种疗效更优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鉴于此临床现状,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案对跟骨骨折患者Maryland评分及术后恢复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究更优的治疗方案,以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2020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5∶20,平均年龄为(46.31±5.18)岁,其中有13例患者为间接暴力所致,有17例患者为直接暴力所致,15例为意外事故所致。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7∶18,平均年龄为(46.45±5.29)岁,其中有14例患者为间接暴力所致,有15例患者为直接暴力所致,16例为意外事故所致。两组患者所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纳入标准[5]:①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跟骨骨折;②患者高处坠落;③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重度系统性疾病;②患者依从性较差;③患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钢板常规内固定干预,具体方案如下:患者在麻醉后取侧卧位进行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在骨折处取L型切口,使骨折部位充分暴露,进行手法复位,采用钢板骨条进行内固定。观察组给予PPRCSF方案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患者在麻醉后取侧卧位进行PPRCSF方案,于跟骨后上结节向前方钻入直径3mm至关节软骨下骨折块,医生单手握住患足远端并跖屈,另一手握住导针进行撬拨复位。②于骨折块外侧后关节面下方向内侧钻入2枚直径为1.5mm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从跟骨结节向载距突方向和跟骨轴向方向各钻入1枚克氏针固定。③复位满意后用空心螺钉横向固定后距下关节面骨块,然后从跟骨后结节拧入2枚直径为7.3mm空心螺钉轴向固定。
1.3 判别标准 本研究采用7项标准评估疗效,分别为:首次下床行走时间、完全康复时间、疼痛评分、足功能、并发症情况、临床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首次下床行走时间、完全康复时间由护士进行收集并记录。其中完全康复定义为: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无行走障碍,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满分为10分,评分越高疼痛等级越高。患者足功能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评分量表包含外观、行走、疼痛三个领域,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足功能恢复越优。并发症情况由医生进行收集并记录,并发症包括:关节炎、肌肉萎缩,由医生进行评估并记录。临床满意度包括:临床服务质量采用院内自制调查量表进行收集,包括临床服务质量满意及临床服务态度满意两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包含躯体、社会、情绪及总健康四个领域,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优。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两组患者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首次下床行走时间、完全康复时间比较 在比较首次下床行走时间比较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行走时间(9.35±1.31)d比对照组的(15.45±2.15)d更短(P<0.05);在比较完全康复时间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完全康复时间(11.31±3.27)d比对照组的(19.54±4.14)d更短(P<0.05)。
2.2 两组疼痛评分及足功能比较 在比较疼痛评分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2.71±0.32)比对照组的(6.31±1.02)更低(P<0.05);在比较患者足功能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92.71±3.32)比对照组的(78.35±3.12)更高(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临床满意度比较 在比较并发症发病率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4.44%比对照组的11.11%更低(P<0.05);在比较患者满意度评分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3.18±3.27)比对照组的(74.29±3.92)更高(P<0.05)。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在比较患者生活质量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6]。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困难,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7]。跟骨骨折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肿胀、足跟外翻畸形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较大,且治疗不当可导致骨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8-9]。因此,临床中对跟骨骨折的治疗要求较高。跟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应满足准确复位、恢复跟骨的整体外形和长、宽、高等几何参数、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平整和三个关节面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等需求[10]。
PPRCSF方案即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案,该治疗方案属于跟骨骨折治疗的内固定技术,目前,该方法已经成为治疗移位跟骨骨折的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11]。其优点是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能可靠地固定复位骨折块,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良好[1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比较首次下床行走时间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行走时间更短(P<0.05);在比较完全康复时间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完全康复时间更短(P<0.05)。此两项结果提示PPRCSF方案起效更为迅速,可加快跟骨患者康复进程。在比较患者预后指标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更低(P<0.05)。该结果提示PPRCSF方案可更显著地缓解患者疼痛症状,降低发病风险。在比较足功能的结果中,观察组患者Maryland评分更高(P<0.05),提示PPRCSF方案可有效恢复患者足功能水平。此外,PPRCSF方案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PPRCSF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相关指标有积极作用,推荐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关于该治疗模式的其他优势有赖于后续研究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