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桃
“狂澜四面严相逼,群生彼岸须舟亟。方舟负任一何重?方舟遭境一何逆?”1924年,年仅24岁的于兰渚写下《方舟歌》,并正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于方舟”,表达了拯救祖国同胞于水火之中的伟大志向。
1900年9月15日,于方舟出生于直隶省宁河县(现为天津市宁河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就受到了反帝爱国思想启蒙。
十月革命胜利后,正在直隶省立第一中学读书的于方舟通过报刊认真学习革命思想,积极撰写文章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和豪强倚仗权势欺压良善的恶行。五四运动爆发后,于方舟组织了“学生救国团”并担任团长,带领学生参加罢课、讲演,创办报纸,揭露反动当局罪行,呼吁同胞振作救国。
1920年1月29日,于方舟和周恩来等人因组织爱国学生去省公署请愿被捕。在狱中,于方舟仍坚持撰寫稿件,组织演说会和讨论会,并通过绝食斗争争得读书看报的自由。周恩来在狱中编写的《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中曾多次提及于方舟,字里行间充满欣赏之情。
1920年秋,在李大钊的指导帮助下,于方舟倡导成立的新生社改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中的成员后来大多成为天津地方党组织的骨干力量。1922年,于方舟化名“于绍舜”考入南开大学,一边求学一边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于方舟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于方舟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同毛泽东等人一起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9月,于方舟在中共中央和北方区委的领导下,成立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并担任书记,天津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天津后,天津地委迅速组织各阶层人民开展宣传活动,工会组织在斗争中迅速发展。1925年8月6日,天津总工会成立,于方舟出席会议并讲话,勉励工人顽强斗争。此外,于方舟还亲自领导了天津电车工人的罢工斗争,迫使资本家取消车票加价。于方舟还巧妙利用各种关系将党的文件和宣传品送到农村,推动基层支部建立,不断壮大天津党组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派蔡和森等人主持北方局工作,于方舟被选为中共顺直省委委员、组织部长。10月,北方局制订了“北方暴动计划”。玉田暴动取得初步胜利后遭到奉系军阀重兵镇压,中共顺直省委派于方舟率领一批军事干部加强对暴动的领导。在于方舟的主持下,农民军改编为京东人民革命军,还制作了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制订了第二次攻打玉田城的计划。10月底,部队经过周密部署夺取了平安镇并召开群众大会,将没收的财物分给贫苦百姓。不久,部队进入鲁家峪,遭到反动民团两三千人的包围。在分散突围时,于方舟等不幸被捕。在狱中,于方舟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928年1月14日,于方舟等4位同志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在玉田县城外英勇就义。
于方舟在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从学生到革命者的转变,组织过学生运动,领导过农民斗争和工人斗争,对天津地区党团建设、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李瑞环同志在于方舟牺牲60周年时曾为他亲笔题词“津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