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零废弃”,行稳之后当致远

2021-10-28 14:23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故宫导游

2021年7月13日,“故宫零废弃”导游培训宣讲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正式开启“故宫零废弃”项目面向导游群体与公众的倡导工作。据报道,“故宫零废弃”项目于2020年1月在故宫博物院发起,采用科学精细的废弃物管理方式,持续追求“将填埋、焚烧处理的垃圾减少至无限趋近于零”的目标。

“故宫零废弃”,因应时势,一面世便受好评。尤其难得的是,故宫博物院先是对职工开展培训,推进“零废弃办公”,继而面向导游和观众,重点推广“零废弃游览”。这种做法,体现了率先垂范。职工先做到“零废弃”,再要求导游和观众做到“零废弃”,才有说服力。

文本解读:河南省郑州市五十三中学  张月霞

角度一:环保理念,行远自迩。故宫博物院打造“零废弃”,目标高远,而又接地气。从自身做起,从本行业做起,有序推进,行远自迩,进而感召“无数的人们”,使民众投身于环保的浩浩汤汤的洪流之中,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打造了精致范本。

角度二:科技发展,为环保赋能。“科技发展,不是情怀的敌人”;相反,只有科技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全面、全程推行科学、精细、实用的废弃物管理方式,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技术,才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在这些方面,故宫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模式,尤其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降解废弃物,如何变废为宝,对于环保无疑具有借鑒意义。

角度三:涵养公共文明,恪守公序良俗。故宫有保存古代辉煌文明的责任,更应与时俱进,成为涵养现代公民素养、提升文明水位的价值高地。

素材链接

用布袋和饭盒买菜、用厨余垃圾堆肥、自制洗洁精漱口水……这是在北京生活的80后女生汤蓓佳的“零废弃生活”。她还成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广者,组织了环保市集、零废弃野餐等活动。(选自澎湃新闻)

时文链接

“零废弃生活”是有格调的生活方式

杨朝清

在许多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的人却做到了。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去减少垃圾的生产,为垃圾桶瘦身,时刻给生活做减法,“零废弃生活”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一个群体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部分人对垃圾生产毫不在意;他们认为,只要能够便利自己,多制造一些垃圾又何妨?当环保缺乏刚性的制约,一些人就会千方百计地“走捷径”;如果环保只靠道德自觉和文明自律,就难以对这些人产生强烈的、普遍的、持久的行为感召力和约束力。

环保说到底是一种公共事务,很容易陷入“搭便车困境”。“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最终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环保的功效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需要人们久久为功;当付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回报,难免会影响环保的公众参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零废弃生活”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一个民间渠道。作为欧美发达国家的“舶来品”,“零废弃生活”不能被戴上“有色眼镜”,而是要得到公众更多的价值认同。当参与“零废弃生活”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才能产生聚沙成塔的力量。

“零废弃生活”并非完全不产生垃圾,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拒绝你不需要的,减少你需要的,多一些重复使用,对你不能拒绝、减少和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回收和分解,实际上,“零废弃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愿意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完全可以压缩生活垃圾的生产。

“丢到路边等垃圾车来载走它们,一切显得多么稀松平常。但是,垃圾到底去了哪里呢?”在纪录片《垃圾狂想曲》里,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台词。与垃圾分类、垃圾兑换相比,“零废弃生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生产。一方面,我们要给予“零废弃生活”更多的尊重与肯定,少一些污名化;另一方面,我们要身体力行,做“零废弃生活”的参与者,减少日常生活中垃圾的生产。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故宫博物院故宫导游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雪中故宫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礼物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