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宝娣
第一次模拟定点着陆、第一次冲索试验、第一次驾机触舰……航母舰载机试飞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第一次”,都由他来完成;他被中央军委授予“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他就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基地司令员戴明盟,见证并引领着中国海军进入航母新时代。
戴明盟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父亲是重庆嘉陵机械厂工人,母亲是石门镇粮油站职员。小时候,戴明盟特别向往军营,每当看到飞机从天空中飞过,他总是好奇地仰望。
1990年8月3日是戴明盟19 岁生日,这天,他如愿以偿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基础飞行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光荣地成为一名飞行学员。
由于在学院期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戴明盟1994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海军“海空雄鹰团”。这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戴明盟一心梦想成为团里的“王牌”飞行员。但刚加入“雄鹰团”不久,他在一次常规飞行训练中就遇到了飞机故障。
戴明盟
那天,戴明盟像往常一样,按照规定动作操作,飞机起飞十分顺利。十几分钟后,飞机突然连续发出两声巨大爆响。地面上塔台工作人员也发现了他驾驶的飞机出现故障,当机立断发出立即跳伞的紧急指令。
接到跳伞命令后,戴明盟发现地面情况十分复杂,当时飞机正好从机场和炼油厂之间飞过。如果此时弃机跳伞,将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不能马上跳伞,再坚持一会!”戴明盟命令自己。
飞过炼油厂和机场,飞机上的火势越来越猛,但戴明盟稳住心绪,稳稳地操纵着随时可能爆炸的飞机,一直开到一大片农田的上空,才决定跳伞。这时,飞机离地高度仅剩500余米。戴明盟跳伞成功,倒在农田里,他的果敢和勇气,最大程度保住了地面群众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的飞行技能,戴明盟逐渐在“海空雄鹰团”脱颖而出。当海军决定挑选一批精英飞行员组成舰载战斗机试飞团队时,戴明盟被列为最佳人选之一。
当时,被誉为“飞鲨”的歼-15 战斗机还没有定型,戴明盟加入试飞团队,参与战斗机的设计和改装。试飞团队承担了舰载机第一次模拟定点着陆、第一次冲索试验、第一次驾机触舰等。他用教科书式的完美操作,完成了一系列超高难度任务,真正做到了“零米、零秒、零误差”,受到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要驾驶舰载战斗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完成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两项艰巨任务。航母飞行甲板被人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 英亩”,飞行员从空中看航母小得像一张邮票。时速200 余公里的飞机,必须精确地降落在航母甲板的四条阻拦索之间,有效宽度不到陆地跑道的十分之一。
当天上午9 时,戴明盟进入舰载战斗机座舱,收到起飞助理的放飞手势后,驾驶战机在舰首14度仰角处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顺利起飞。戴明盟在完成着舰环境判断后,果断加入着舰航线,对准跑道,精准地放下尾钩,静心调整好姿态。9:07时,舰载战斗机呼啸而来,精准钩住第二道阻拦索,一道崭新的着陆胎痕“刻”在航母飞行甲板上。瞬间,掌声雷动,响彻“辽宁号”上空,现场指挥员冲过去,一把抱住刚下飞机的戴明盟,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戴明盟作为中国实现航母拦阻着舰第一人,他深知航母要真正形成战斗力,必须培养出一批成熟的舰载机飞行员。培养舰载机飞行员,风险高、周期长、成本大,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
2013年,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戴明盟担任主管战斗机训练的副队长,参与培养第一批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由于舰载航空兵部队刚刚成立,舰载机组训练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为了尽快探索形成一套舰载机飞行员培养模式,白天他带领学员摸爬滚打,晚上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从理论改装到模拟飞行,从制订组训流程到编写训练大纲,戴明盟带领团队一点点摸索。
半年后,戴明盟带领团队完成了飞行员编队、海上超低空飞行、歼-15 特技等课目训练,大大缩短了舰载机飞行员培养训练周期。2014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戴明盟“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
2014年年底,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完成舰上起降并通过航母资质认证,实现由试飞模式向培训模式的重大转变,同步形成了舰载直升机搜救、警戒引导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国家。
2020年11月6日,站在“辽宁号”上,戴明盟看着首批从高中招收的飞行学员驾驶歼-15 舰载机成功着舰,心中无比欣慰。这群年轻人创造了人民海军单批认证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小、飞行时间最少、认证周期最短的历史性突破。
如今,除了试飞工作,戴明盟还在继续给新任飞行员授课。在他的指导下,一批新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正在快速成长。戴明盟说:“探路,是为了铺路,要让后面的人踩着我们的脚印,走得更稳更快。”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