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中展
7月4日上午,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穿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节点舱成功出舱,经过7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舱内。
航天員出舱后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他们身上穿着的舱外航天服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这是继神舟七号使用的第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后,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舱外航天服。此前,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舱外航天服技术。
航天员的航天服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前者指航天员在航天器内穿的衣服,在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以及在航天器出现失压泄漏等状态的情况下,航天服可以充气加压和应急供氧等,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相较之下,舱外航天服的要求更高。一旦出舱,宇航员将脱离航天器的保护,直面恶劣的太空环境。比如,在外太空,每隔90分钟左右,宇航员将经历正负120摄氏度左右的冷热交替。此外,它还可抵御外太空的辐射、失重、微流尘和空间碎片等。
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属于“轨道基舱外航天服”,通过在轨维护与维修,保证状态良好。
从适用性来讲,这类航天服可以按照航天员的体形调节尺寸。它采取拟人形态的半硬式密封结构,也就是躯干是硬式结构,而四肢是软式结构,整体采用“后背铰链门式穿脱结构”。此外,舱外航天服的背部还配备各种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比如供养设备。可以说,舱外航天服把飞行器的功能微缩在一套衣服上,更有人说:“它是一个小型的载人航天器。”
有报道指出,神舟七号的舱外航天服造价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这或许是世界上最贵的衣服。
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时,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活动属于验证性作业。本次的神舟十二号,宇航员刘伯明、汤洪波则是进行组装式作业。针对此次出舱活动,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能支持长达8小时的舱外活动,而且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好、测试维修性更强。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头盔。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头盔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这是因为头盔上装有摄像头,两侧有照明灯和报警指示灯,面窗能防太阳光线直射宇航员双眼。此外,头盔外壳还装有电控台、气液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等。
出舱通信分为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均可用于传输航天员的生理参数,还可与地面直接通话。头盔上就有这两种通信功能,还有先进的显示屏。如此一来,宇航员面前的显示器更大、更薄、更清晰。
再重点看看舱外航天服的内部结构。这套服装共有6层,最里层是衬里,以及尿液收集装置;衬里外层有散热的液冷通风层,在通风层外,安装着能产生压力的加压气密层,到了第四层则是限制层,用来限制加压气密层向外膨胀;第五层是隔热层,可应对舱外巨大温度变化;最外层是保护层,由多种纤维复合织物制成,面料柔软,耐穿耐磨耐腐蚀,还能防辐射。
最后,新一代舱外航天服有亮丽的中国元素,它们带着先进科技和中国风“飞”到了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