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庭不简单,三年两次被习总书记接见

2021-10-27 08:19杨林
妇女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郑州市家庭女儿

杨林

王丽娜是郑州市2020年度“最美军嫂”。为支持丈夫建功立业,她在新婚第二天便送丈夫返回部队,十月怀胎自我料理,孩子出生后独自抚养。在她的支持下,丈夫马昕在部队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受到军级以上单位表彰41次;在她的教育下,女儿马铭悦茁壮成长、全面发展,中学时获“郑州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今年以优异成绩被长春工程学院录取。

而随军安置到郑州,结束了长达16年的分居生活后,王丽娜更是协助丈夫以部队管理模式带领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引导家人热心公益,先后爱心捐款30余万元。其家庭先后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全国幸福家庭、全国书香之家等荣誉,而马昕代表家庭,3年内2次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受家庭影响,她一心要嫁兵哥哥

王丽娜1978年10月出生在河北沧州,母亲是中学教师,父亲是军人。受家庭影响,当时在沧州房管局工作的她一心要找一位兵哥哥做人生伴侣。

2000年,经人介绍,她与在新疆某部服役的副连职干事马昕认识了。马昕是河南新蔡人,军校毕业,为人踏实,积极进取,喜欢看书、写作。认识之初,两人鸿雁传书。马昕在信中问:“丽娜,你是不是看多了战争影片,所以对军人产生了盲目崇拜?”丽娜回答:“才不是!我喜欢军人并不盲目。我小时候每年暑假都随母亲坐火车去部队看望父亲,部队生活、军人风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理解军人的伟大和不易,所以长大后希望能像母亲一样嫁给军人。”

相互的理解和认同,把两个年轻人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2001年9月,因工作需要几次推迟婚期的马昕,终于在完成一次重大任务后,被领导“撵”回家完婚。

当他们踏着婚礼进行曲、手挽手走上庆典的红地毯时,受美国“9·11”恐怖袭击的影响,新疆部队进入紧急战备,一封“有紧急任务,速归”的电报飘然而至。

洞房花烛夜,四目相对,丽娜一忍再忍,可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的泪珠还是滚落下来。马昕不知如何安慰新婚的妻子,只能紧紧地拥抱她,默默吻去她脸上的泪水。

第二天,王丽娜为丈夫收拾好行李,把他送到火车站。火车开动的刹那,想到刚刚结婚就要远离,两个年轻人都流下了热泪。火车加速了,丽娜跟着跑起来,手中挥舞着马昕第一次见她时送给她的红丝巾……

几个月后就是春节,王丽娜去部队探亲。身为群工干事又兼职做新闻报道的马昕,忙于军地走访和各类采访活动,一直未能抽空带她去看看驻地周边的风景。丽娜不仅没有怨言,还每天把小屋收拾得干干净净,变着花样做可口饭菜,尽力照顾好马昕的生活。

马昕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丽娜总是边看书边等他回来,然后给他端来温度适中的洗脚水。马昕过意不去,劝她早点休息,说没有必要等自己。王丽娜嗔怪道:“我等你,是想让你从办公室回来时,一看到灯光一看到我,就感受到家的温暖。”

2003年休完探亲假,王丽娜回到沧州,发现自己怀孕了。丈夫在边陲小镇,两边老人的身体都不好,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每天下班,她急急忙忙赶往菜市场,边护着肚子边买菜。回家做饭时,她闻到油烟味就想吐,强忍着把饭菜做好,却已没了胃口。

周围的小姐妹看她的肚子日渐隆起而身边无人照顾,替她打抱不平:“干脆让马昕转业算了,差他一个,边防照样有人守。都什么年代了,还过这种牛郎织女的生活。”对此,王丽娜一笑了之,别人不理解军人,她还能不理解吗?有时,看到路上有小夫妻手牵手地走,她也羡慕,但她更知道,只有爱人在边防干得安心,更多的家庭才能过得舒心,所以她从不把自己的难处告诉马昕,总是自己默默承担。

独自抚养女儿到小学,女儿懂事又自立

2004年2月,女儿马铭悦出生了。

女儿是那么聪明、可爱,可部队太忙,马昕利用公休假回去探望过两次,每次抱着女儿都是亲了又亲。王丽娜一人抚养女儿,辛苦可想而知。孩子吃喝拉撒、生病住院,加上后来上幼儿园,周末参加舞蹈、美术等辅导班的来回接送,都是她一人忙乎。

一天晚上,马铭悦生病,王丽娜冒着大雪一步一滑地将女儿背进社区诊所。输液时,她陪在女儿身边一夜没睡,第二天眼圈都黑了。女儿见状,懂事地劝妈妈休息会儿。王丽娜说自己不累,可回到家一坐在沙发上,衣服没换就进入了梦乡。

转眼,小铭悦6岁,该上小学了。上学后的小铭悦更加懂事,放学后总是幫忙干家务,尽可能地减轻妈妈的负担。有次午休,王丽娜因工作太累没按时醒来,小铭悦起床后不忍心叫醒妈妈,就写了张字条放在桌上:“妈妈,我自己上学去了,您不用担心。这瓶奶我喝了一半,留一半给您起床后解渴。”王丽娜醒后看到字条,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马铭悦上学再没让妈妈接送过。

马铭悦7岁时,马昕从新疆交流到郑州警备区工作。为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王丽娜将马铭悦转学到郑州,跟着爸爸生活。以前看爸爸,是家里的一张照片,如今爸爸就在身边,马铭悦别提多高兴了。马昕事业心强,获得了很多荣誉。看到柜子里多得像小山一样的荣誉证书,马铭悦特别崇拜爸爸。受其影响,她也常常助人为乐、奉献爱心。2011年3月,新蔡农村女孩冯莹莹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吃喝拉撒全靠人侍候,加之抢救治疗时借了几十万元外债,这个家庭几乎被压垮。马铭悦知道后,拿出压岁钱,与爸爸一起接济冯莹莹,并通过微信和电话鼓励她战胜病魔。

徐文婷是二七区长江路社区一名有听力残疾的女孩,她的妈妈也是残疾人,家里仅靠爸爸一人打工维持生活。马铭悦和爸爸马昕与她结成帮扶对子,从2016年开始,每年拿出3000元帮助她完成学业,并不定期送去图书、衣服和生活用品,和她一起学习、交流。徐文婷很受鼓舞,加倍努力,今年如愿考上省级示范性高中。

随军后,她把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聚在一起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2017年,王丽娜随军被安置到郑州市二七区工商管理部门工作。至此,夫妻俩终于结束了牛郎织女、两地分居的生活。

身边终于有了丈夫可以依靠,孩子也渐渐大了,可王丽娜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停滞不前。相反,她团结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一起发光发热,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婆。

在郑州买房后,她将二老从农村接来与自己同住,并专门收拾出一间卧室,买了实木大床和崭新的床单被褥,装上冷暖空调,床尾墙上挂上高清彩电……

除了让老人吃好穿暖外,她还尽量陪伴左右,不讓他们住在城里方便了生活却增添了孤独。很快,老人适应了城市生活。

为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她每两个月带他们去医院体检一次。婆婆杨秀坤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左眼失明等多种疾病,每天要服10多种药。为避免不识字的婆婆吃错药,王丽娜买来几十个小药袋,把老人每天要服的药一一分好,在每个袋子上写上1、2、3,代表早、中、晚,让婆婆按数字服药。无论工作多忙、加班到多晚,给婆婆分药,她从未耽误过一天。

马昕兄弟姐妹6人,“只有让兄弟姐妹都过上好日子,老人的心里才安宁,才算真正地安度晚年”。意识到这一点后,王丽娜和马昕一起帮助引导兄弟姐妹们来郑打工、开店,并在同一个小区或买房或租住,这样既方便子女探望老人,也方便大家彼此照应。

但是把四世同堂的一个43口人的大家族聚拢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谈何容易?有部队工作经验的马昕决定借鉴部队的管理模式,把大家庭编成1个“连队”,各家庭成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遇到重大问题一起协商,形成方案后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大家庭每月开一次恳谈会,春节召开年度总结联欢会,增进交流,并制订每月发展计划和年度总体规划,设立“家庭爱心基金”,用于奖励家里的学习标兵和先进工作者,资助年轻家庭成员拼搏创业。

有了强大的后盾,家中的新生代不仅在各自行业中取得了骄人业绩,还在马昕夫妇的带领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先后资助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和残疾家庭30余万元,并应邀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大中小学义务宣讲,累计听众8万余人次。

这个家庭传播大爱的事迹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王丽娜一家作为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分子,其家庭表现和取得的成绩最为抢眼。

作为军嫂,王丽娜不仅扛下了家庭重担,还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9年9月,她在二七区“我和我的祖国”职工诗歌朗诵比赛中荣获二等奖,随后被遴选为二七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讲团成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到各单位巡回宣讲,并被郑州市妇联、郑州市文明办、郑州市双拥办、郑州警备区政治工作处联合表彰为郑州市2020年度十大“最美军嫂”之一。

有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马昕入伍28年,从基层班、排、连,到团、师、军区机关,每个岗位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不管在哪个单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其所在单位都被上级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而他个人在国家级、省级报刊、电台、网站刊发文章累计3800多篇,其中86篇在全国、省市大赛中获奖。因成绩突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被军级以上单位表彰41次。

他们的女儿马铭悦也很争气:5岁荣获全国第六届“德艺双馨”文艺展示大赛朗诵幼儿组银奖,12岁在郑州市中小学生美育活动摄影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队干”,2019年被郑州市文明办、郑州市教育局、团市委、郑州市妇联、郑州市关工委五部门联合表彰为“新时代好少年”。而今年,马铭悦则以优异成绩考上长春工程学院,成了一名大学新生。

2017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栏目,以《修身齐家 树立好家风》为题,对王丽娜一家传播大爱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其家庭先后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全国幸福家庭、全国书香之家等荣誉称号。王丽娜的爱人马昕代表家人多次进京领奖,2016年12月和2019年5月,两次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今年夏天郑州经历了特大洪涝灾害后,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多个小区封闭,全民核酸检测。王丽娜和她的家庭不仅自觉参与市妇联发起的志愿活动,还主动捐款两万余元,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郑州市家庭女儿
贠红松作品选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郑州市发展战略创新与重构
和女儿的日常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