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淼 郝思佳
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情景教学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且丰富了教学方式与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容易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基于此,北京市通州区教工幼儿园打造了具有真实情境的和美小镇。和美小镇打造的真实社会情境对幼儿社会性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小镇活动,在与活动环境、活动本身、共同参与者的互动过程中,逐渐提升交往力。
幼儿与活动本身交往的问题情境——令我“倾家荡产”的拍卖会 情境描述:今年的跳蚤节,增加了拍卖会的环节,在拍卖的过程中,幼儿情绪高涨,不断加价,整个拍卖场里有竞拍成功的欢呼,也有竞拍失败的哀号,还有看热闹的嬉笑。拍卖会结束,在分享环节中我们发现即使幼儿对自己的竞拍价位已经有过预算,但成功的幼儿几乎全部“倾家荡产”。
问题分析:消费不理智、氛围的烘托令自己盲目投入、自己真的很喜欢、计划受到外因的破坏、对后果没有预判。
解决问题:反思与赚钱。幼儿在高价成功竞拍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过度消费,直到临近新年活动,进入最美中国年活动预告时,他们才知道“钱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困,这时大家才开始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赚钱。
解决方法:一是借钱,这件事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很难借到,而且同伴也沒有多少钱可以借。二是应聘,岗位有限,通过应聘创收有一定难度。三是积分奖励,我们启动了“班级积分册”的管理措施,通过积分奖励达到常规常态化的目的,积分换取“和美币”,幼儿加强自我管理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幼儿参与小镇活动的兴趣,幼儿在园活动也进行了自然地整合和衔接。
幼儿与活动环境交往的问题情境——不光能找地儿,我还能认字 情境描述:今年的跳蚤节还创新了活动形式,严格防疫的情况下幼儿持兑换券进行抽盲袋兑换,大班幼儿兑换券内容是吉祥成语,抽到兑换券时小朋友们的表情可谓是“百感交集”,这是什么?去哪儿?能兑换什么?两块“和美币”买了一堆问号,但人们总是会对未知充满好奇。“我这个是大红大紫,是中二班!”一个声音吸引了大家羡慕的目光,许瑞宸认识字,再结合我们的宣传视频,他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要去兑换的地点。
问题分析:不认识兑换券上的字,不清楚兑换地点的位置。
解决问题:找地儿认字。小朋友们也都知道我们首先要认识兑换券上的字才能知道我们要去哪儿兑换,再找兑换地点。
解决方法:一是组团认字。有的小朋友请认识字的同伴帮忙,但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兑换成语的意思吗?”这激发了幼儿了解成语的意思的积极性。二是经验运用。在认识字、知道兑换地点后,兑换地点位置和兑换路线成为新的问题,有的小朋友很快提出自己去的中三班在二楼就是自己原来的班级,还有的小朋友提出指北针地图上就有每个班的位置,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经验和游戏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制作了跳蚤节版的指北针地图,幼儿在自己的图上寻找兑换班级,最终很快成功完成兑换。
幼儿与活动同伴交往的问题情境——偷着乐 情境描述:大家拿着自己的兑换券和设计好路线的地图坐在座位上等候出发,在等候闲聊的时候洋洋发现曼曼的兑换券是中一班的小恐龙。洋洋说:“曼曼,咱俩能换一下吗?”“你的是什么?”曼曼把头探过去看洋洋的兑换券,洋洋拿给她看:“我的是中二班,你可以跟我换吗?”曼曼看着自己的兑换券有点犹豫,洋洋赶紧追着说:“你跟我换的话,我再给你一块钱。”曼曼说:“那好吧。”洋洋跑去柜子给她拿钱了。
问题分析:想与同伴交换兑换物品,同伴有些犹豫。
解决问题:找准关键。洋洋喜欢小恐龙,但是发出请求后他看到了曼曼的犹豫,他赶紧提出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方法:一是礼貌请求,洋洋在提出交换和协商解决的过程中一直是非常礼貌地询问,用请求的语气;二是策略运用,他能很快地找准关键,用合理的方式补偿曼曼,让曼曼愿意跟他交换。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如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所以我们在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之前首先要让他们拥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我们感受到现在“玻璃心”的孩子越来越多,所以在注重幼儿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关注幼儿心理建设,让他们有强大的内心和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唯有幼儿的自主动机才有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再有就是自我规控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自我规控是指个体自主调节行为,并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幼儿具备良好的自我规控能力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有较好的人际融合力,结合日常观察我们针对不同类型幼儿梳理了相应的引导策略。泰戈尔说:“世界上使社会变得伟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气在生活中尝试和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希望我们和孩子们都具备这样的勇气!
本文系通州区2019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微社会实践活动促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tzky201916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教工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