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得“心病”需要多方治

2021-10-27 08:20冯跃忠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病家长发展

冯跃忠

编者按

教师的成长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从某种意义来说,学校教育质量由教师素质来决定的。教师的成长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一个学校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向心力,有没有向上的力量,教师是关键。

中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我们应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教师的成长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且是学生发展的榜样。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专业成长的过程内容丰富、范畴广阔,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地位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变革突飞猛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成为共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连年增加,各种现代化的设备纷纷涌进教室……看似教育条件改善了不少,教师理应比以往更轻松,教学更顺心,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令人匪夷所思。

教师似乎比以前更忙更累了,壓力更多更大了,心理问题即“心病”也出现得更多更重了。

教师“心病”普遍之表现

身心俱疲。常年的超负荷工作,大部分教师都呈现了明显的亚健康状态,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近视眼、老花眼、颈椎病、肩周炎等慢性疾病缠身;职业导致的慢性咽喉炎更是比比皆是。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导致很多教师有或多或少的抑郁、狂躁、食欲不振、入睡困难、无法集中精神等。

无心从教。仅仅依赖网络资源,不专研教材,不认真备课就走上讲台,借着多媒体,“胡言乱语”,甚至有部分教师干脆直接播放多媒体,袖手旁观,美其名曰培养自学能力;作业随意,批改马虎,学生和家长承担了大部分批改任务;教学质量渴望不高,“比、学、赶、超”意识不强;不遵守工作纪律,迟到、早退、旷工时有发生。甚至个别教师开始厌恶教育工作,职业的崇高感丧失殆尽,遮遮掩掩地进行着有偿家教,或者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

愤世嫉俗。自惭形秽,看不惯社会上的高收入群体,红眼病严重,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在他们之下。假装清高,不入主流,开始与社会大众若即若离,不关心社会,不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奉献服务社会。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不能从正面去看,往往带着偏激和狭隘的心思去评说。有个别教师还在网络等媒体散发不当言论,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

教师“心病”成因之分析

(一)外部因素

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效率第一,金钱至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加上欧美等各种个人主义思潮的轮番交织上演,导致教育的外部环境不断被颠覆,越来越复杂。另外,教育自身的内生清净也在不断跌宕,变得越来越浮夸。“尊师重教”在部分地区还仅仅停留在口头、文件、新闻里,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特别是在“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更是形同虚设,有名无实,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社会期望度。“教师节”和“学雷锋”成为难兄难弟,一年只一天。教师地位没有切实提升,工作任务反而加倍袭来:各种问卷、各种调查、各种志愿服务挤走了相当部分的正常工作时间。

学校。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也使教师产生了巨大压力。如全员聘用制、人事代理等,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过惯了安稳生活的教师,不得不开始面对生存危机,安全感没有了,常常处于恐慌、焦虑、不安的状态。而且,人事制度改革也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同事间信任感开始减弱,同样带来了教师心理的极大负担。为了先进荣誉、蝇头小利,班级间、同事间的明争暗斗层出不穷。

家长。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和要求越来越高,自己却鲜少学习和提升,不紧跟时代发展。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勤于娱乐,袖手旁观,甩手给老师的比较普遍;平时不闻不问,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找学校、老师的不是,很少从自身出发寻原因。社会的不良影响,误导了很多家长的正确价值取向,导致网络暴力、人身攻击甚至恶意伤害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学生。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的较多,“小皇帝”“小公主”病普遍泛滥,管理困难。而他们从小接触世界,阅读书籍,知识丰富,有较独立的想法和主见,不唯教师是从,不主动承担学习任务。心智发展往往跟不上身体成长,幼稚的事情经常发生,作业不做,欺负同学,打骂师长,离家出走,甚至自寻短见等恶劣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自身因素

主观认识不够。有些教师淡忘了拿起教鞭的初心,认识不到从事教育的真正使命,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感渐渐淡漠。个体容易受到物欲横流社会的腐蚀,崇尚票子、房子、车子等物质。集体主义思想弱化,攀比心理作祟,享乐主义思潮涌起,不愿多奉献,一心想着捞好处。

学习动力不足。社会在发展,知识在迭代,要求在提升,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却不注意更新和完善,不主动学习各方面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吃老本的现象比较严重。平时工作敷衍了事,不注意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简单应付,不思进取。

运动锻炼不勤。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但就是不肯花时间来锻炼身体。普遍深陷电子产品的牢狱,一有空就猛刷各种App。

教师“心病”解决之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不良心理不仅严重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还深刻危害到了正常的师生关系,甚至会投射、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人生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理应引起各方的关注。

自身主动找原因。“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初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教师观、学生观。明白自己到底有什么、缺什么、要什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学习,不断反思,总结提炼,努力提高个体综合素养。教师要打开视界,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主动去拥抱这个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能正确地判断“真、善、美”,辨别“假、恶、丑”,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教师还应理解他人,体谅家长的难处,多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遇事沉着冷静,学会用规则办事,用法律护身。我们要关心学生,把“无条件”的爱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责对学生。与同事和睦相处,同甘共苦,倾力相助,共同提高。

学校关心要落实。学校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物化、绿化、美化校园;要创设宽松、和谐、友善的教育氛围;营造向上,向善的工作样态;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要公开、公平、公正;学校事务要经常性地征询教师们的意见,努力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发展上的主人翁意识。领导还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问寒问暖,多组织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主动调和教师间的矛盾和摩擦。

社会合力来重视。全社会都要把“尊师重教”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从心底里重视,从行动上落实,真正让教师这个职业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国家还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做到教育的均衡发展;关心解决好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按照《教育法》给教师合理的薪酬待遇。舆论的宣传要有力,要多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让教师的良好形象树起来、美起来、高起来。监督更要给点力,对于不尊重教师的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切实维护教师的崇高声誉。家长们也要将心比心,教育好自己的同时,更要教育好孩子,做到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辛勤付出,配合教师开展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教师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也得到了各方的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调整下,在社会各界的切实帮助下,这些困难肯定能够被一一克服;教师的明天肯定会越来越好,教育的未来也肯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小学)

猜你喜欢
心病家长发展
家长错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家长请吃药Ⅱ
人在江湖走,谁能不得病?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