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刚成,宋晓鸽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了多次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教育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家教育部门多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大中小学教育之中。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帮助人们形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基本认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形成劳动态度,养成较强的劳动能力与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因此,分析和理解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的劳动教育政策,将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政策实施产生深远意义。依据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政策对国民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强弱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49—1955年扫盲教育下的劳动教育政策;1956—1976 年“大跃进”与教育大革命下的劳动教育政策;1977—2001 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培养所需人才下的劳动教育政策;2002—2011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下的劳动教育政策;2012 年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劳动教育政策。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层次较低,文盲人口占据整体国民人口的80%。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个别地方甚至没有一个有文化的人。文盲率极高成为新中国建设发展的羁绊。提升国民文化层次以及知识水平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因此,扫盲成为新中国初期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贯穿其中的劳动教育具有明显的独特性。
1949 年12 月,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教育应着重为工农服务,应普遍设立工农中学,吸收大批工农干部及工农青年入学,培养工农知识分子干部,并同时确立了‘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放’的总方针。”[1]1950 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强调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次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渐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2]118。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指出“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到告别了文盲才开始进行,这就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这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3]劳动教育是一种道德养成,也是一种生产建设。
1950 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明确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4]17将劳动教育作为贯彻“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的重要内容,通过劳动教育提高人民群众进行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和热情感,对劳动事业中的发明与创造进行普及和表扬。组织原来一切不进行劳动生产的人们参加生产劳动且在劳动中提升和改造自我[4]23。
新中国成立之初,如果大部分劳动人民不懂得读书看报、日常记账、书写信件,那么社会主义建设将面临众多困难。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教育,生产规划才能有序进行。此举措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知识水平,提高了生产力。
扫盲运动下的劳动教育政策与当时的生产建设相结合,符合社会大背景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劳动教育政策的实施,极大激发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激情以及创造能力。正是由于劳动教育与生产建设相结合,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程度得以提高,劳动人民通过提高自身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1956 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的主要矛盾相应地发生变化,首先是人民对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农业国的矛盾,其次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解决以上两个矛盾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得到了迅速发展。
1958 年5 月,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全国开启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6]。
195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又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7]。这一方针曾被错误利用产生过副作用。伴随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中国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涉及学制,学校领导体制,教学内容、计划、方法、组织以及招生分配制度等诸多方面。高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制[2]119。
由此可见,在“大跃进”进行的时期,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意义。“大跃进”提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不符合实际的口号运动,在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偏执行为,抛弃客观事实,为了实现目标而盲目奋进。在课程设置上,“一切学校,均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并在不同时期,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级类学校、年级每周、每月、每学年的劳动时间作明确规定,同时开设了属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范畴的多门课程”[8]。
学校与工厂开始边界不清。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承知识的主要阵地;工厂则是进行劳动生产的地方。“大跃进”下学校可建设工厂;反之,工厂亦可建学校。勤工俭学与半读半工成为当时的一种潮流。合理的勤工俭学与半读半工是值得肯定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体质,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反之,将造成学生对自己身份鉴定模糊的问题,导致不能够处理好学习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淡化知识学习的作用。
“大跃进”时期的劳动教育政策,在造成一定困扰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使人们看到广大劳动人民的行动力,身体力行;使国家整体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使劳动建设逐步落实。
“教育大革命”使中国的高等院校数目、高校招生人数、在校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也日益紧密。但这种教育上的“大跃进”也导致高校质量参差不齐;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和过多参加体力劳动,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许多违反规律的“改革”,造成了教育界的很大混乱[2]119。
1977 年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所需人才较之以前有所不同,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建设性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1978 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合格的人才”“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具体参加什么类型的劳动,如何下厂下乡,需用多少时间,如何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且合理的安排。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9]这一时期教育和生产劳动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学校教育增强劳动教育,而是国家所进行的教育事业,经济事业要相互促进,相互适应。
1995 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自1995 年9 月起实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0]。生产劳动与当下的教育方针相联系,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生产劳动依旧占据主要领域,因此,体力劳动的受重视程度高,脑力劳动次之。时代不断变迁,但劳动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人民所不能丢弃的。热爱并坚持劳动是值得肯定的。所以,人们要摒弃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对立的观点。众所周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统筹于劳动教育,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要相结合,达到身体与心理的高度统一。
国家全面改革劳动教育异化时期教育的失衡,肃清劳动教育中的不成熟不合理因素,推动劳动教育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服务,结合国情将现代化教育落到实处,在大政方针上进一步规定了劳动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人才力量的支持。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教育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人才培养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人素质,也为以后“五育”举措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江泽民同志于2002 年11 月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明确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尊重劳动位于首位,说明劳动本身被置于一个新的难以撼动的位置,同时也反映出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劳动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大众所认可。十七大报告重申了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建立健全劳动者就业体系,为劳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010 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进一步强调坚持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必须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并对此方针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论述,融入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思想。与此同时应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以及劳动人民的情感。这一时期营造了推进劳动教育顺利实施的教育与社会环境,劳动教育进一步从理念转变为具体行动[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当时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的产儿。两者之间的结合使知识教育与劳动密切结合,不再进行脱离实际的教育;使生产力得到提高,劳动行为为人们所熟悉。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就是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条件下,不断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江泽民同志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人们应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政策”,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广大学生勇于进行社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广大青少年深厚的劳动情怀抱有殷切期待,并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地、诚实地、创造性地劳动[13]。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做出修改:将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规定,在教育的性质中增加了“为人民服务”,在教育基本途径中增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教育的目标上增加了美育方面的要求。这一规定,把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法律形式转化为国家意志,具有强制性。它规定了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核心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三个最具有战略决定性意义的问题[14]。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意见》旨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同时强化劳动育人的功能[15]。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目前在五育体系中,劳动教育仍是短板,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更高水平的劳动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劳动教育应从底层抓起,切实对大中小学的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使他们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使他们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劳动,认真劳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将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国家层面。教育部于2016 年颁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从国家层面给出了可以参考的课程指导,在明确课程性质的前提下,设定了清晰的课程目标,从简单生产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四个方面给出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实施建议[16]。劳动教育政策的实施,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使社会各层面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便于从源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有利于劳动教育政策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
学校层面。学校更加重视劳动课程设置以及劳动实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以及机会去了解劳动的有关内容并进行劳动实践,将课程内容与生活相结合,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掌握真理。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
家庭层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将在儿童幼时不断对其进行教导,并在家庭生活中让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劳动贯穿其家庭成长之中。在儿童进入学校以及社会时,他们将一直树立劳动光荣的态度。
新中国建立七十余年来的劳动教育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每一阶段的历史性政策都是对上阶段的充实与拓展。表1 对各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说明。
表1 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特征比较
历史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各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首先,劳动教育政策应与所处的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二者共同发力发挥巨大作用,为社会发展带来新进步,新契机。其次,劳动教育政策的实施与学校和社会密切联系。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是学生走出学校的第一平台,学校与社会应正确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并勇于付诸实践。最后,劳动教育政策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在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劳动教育。如此,劳动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得到实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不同时代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教育成为各个时代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普及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劳动教育要落地生根,要长在学生的心里,使其茁壮生长。然而,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的关键在于家校协作、社会配合以及政策实施。
党的十八大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众多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指示批示,多次强调和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劳动教育弱化、虚化甚至总体缺位的局面,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宗明义,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此论述,从根本上确定了劳动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突出地位,确立了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因此,我国劳动教育处于不断向前的趋势,它也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意见》突出强调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类劳动教育;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社会各方面加强劳动教育,大中小学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强调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综合我国的劳动教育发展趋势,我国劳动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巩固和提升:
首先是学校相关课程的设置。第一,要设置适当的劳动课程,做到有学有余活学活用;第二,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段特点,合理规划有关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注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有关劳动技能的学习;第三,统筹规划学期时间,划分劳动周,保证每个学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劳动,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对学生安全负责;第四,学校鼓励学生进行劳动,发挥劳动教育的功效。同时,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提出符合当下的劳动教育措施。
其次是劳动实践的切实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应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劳动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的劳动实践态度形成与习惯养成,深刻理解和认识劳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五育融合的全面发展。
再次是优秀教师资源的投入。第一,高等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有关部门应对劳动教育师资培养进行调研和规划,并实施专项支持政策。第二,开展教师劳动教育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第三,对担任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优化劳动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7],提高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最后是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友好合作关系建构。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之中,家庭劳动教育是基础,学校劳动教育是主体,社会是前两者的桥梁、延伸和发展[18]。因此,三者之间理应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服务。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合作依赖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家长要在生活劳动中为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过于溺爱学生,使其勇敢地面对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第二,学校应注重学生文化知识以及德育的培养,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第三,社会要具有接纳性,为即将步入或刚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教会他们更多的生存法则。
正如马克思所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劳动教育”就是新时代我们砥砺前行、创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实践。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多次劳动教育政策,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坚强而持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