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秋兴八首》是杜甫创作巅峰时期的巅峰之作。以苍凉的笔调绘出了浓丽的旧梦,杜甫以身居巫峡,心念长安为线索,抒写了遭逢兵乱,留滞他乡的客中秋感,感情趋向于凄清哀怨。组诗的第二首充分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诗歌的矛盾美。
【关键词】 杜甫;《秋兴八首》;虚实相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28-02
一、创作背景
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通过朋友严武运作,杜甫得到了一生最高官位——检校工部员外郎。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包括好友章彝被官职更高的好友严武杖杀,次年,永泰元年(765)一月,杜甫以“幕府愧群材”为由辞官,回到了成都浣花溪草堂,同年五月又离开了成都,前往夔州,这组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54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秋兴》是一组七言律诗,全诗八首蝉联。
二、虚实相生之美
虚实相生是中国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渗透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很多方面,比如绘画、音乐、语言文学等等,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特点。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诗歌。从众多诗词歌赋大家的文学主张和评论当中,均可看到他们对虚实相生艺术的认同。司空图主张:“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张戒认为:“诗贵不迫不露而有余韵。”姜夔也说:“诗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他们均认为好诗不应太露太实,而应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留下回味的余地,从而达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在古典诗词中有如下几种体现:首先。景中有情,实中有虚。即所谓借景抒情,以实显虚;其次,情中含景,虚中有实。此种情况多抒情浓烈,景往往被情所冲淡;再次,虚实互转,象外有情。既直抒胸臆,又借景抒情。诗人深谙虚实相生艺术表达技巧,在本首诗歌创作中多次运用,取得了独具特色的表达效果。
三、詩歌鉴赏
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两句为一联。
(一)首联赏析——依斗望京情不移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首联写到了“夔府孤城、落日、北斗、京华”。依次点明了北望的地点“夔府”,时间“落日斜”,薄暮时分和北望的方向“京华”。
清朝研究杜诗的学者钱谦益说:“依斗望京,此句为八章之骨。”“八章之骨”,即这一组诗的纲领和眼目。“望”表达了挂念之切。前面加一个“每”字,表明几乎每天都望。所望之处皆是都城长安,也是诗人的故园家乡。望而不见,怎能不悲?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安史之乱虽告结束, 但边患未除, 像边境的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少数民族乘虚而入, 在北方和西方不断侵扰。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有发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唐王朝再也无力挽回由盛而衰的颓败之势。而此时的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壮志难酬,但他依然关切国家安危。“每依北斗望京华”,不但写出了长安的方向,也写出了夔州与长安距离之遥远。诗人在这里借“北斗”在天空中的永恒位置,来表达对唐王朝的坚贞之意。
(二)颔联赏析——奈何心事终虚化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这两句诗用了倒装修辞手法,正常语序应该是“听猿三声实下泪,奉使八月虚随槎”。北京人有个谚语:“话说一遍众人美,话说两遍淡如水。”此处诗人刻意安排成倒装语序,就有追求新意的意思,使语言“陌生化”,让读者读起来有新鲜感,并且会使读者身不由己地放慢阅读速度,因为这种违反常规的词序读快了读不懂。在七言句当中,通常第三、四字位置是句子的中心。所以诗人把“实下”和“虚随”四字移到了句子的中心,有强调的意思,强调虚实关系在这两句诗里的重要性。
接下来,从虚和实两个方面来赏析一下这两句诗。“听猿实下三声泪”,《水经注》有这样的叙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杜甫没到巫峡之前就听说,如果在这里听到猿猴的叫声会使人哀伤落泪。现在来到了夔州,亲自听到猿啼真的是止不住泪下,所以叫“实下”,诗人凄怆落泪,皆因身历苦境。诗人参加科举考试,奸相李林甫以“野无遗贤”为名,无一人被录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长安十年奔波, 可谓是“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 妻离子丧,孩子活活被饿死。在这样萧瑟的晚秋,独坐孤城,漂泊天涯,又贫病交加,听到凄楚的猿啼,不由得老泪纵横,故这是实写,但实写超越了客观描述本身,自然使人联想到诗人背后的辛酸,联想到诗人更广阔的生活世界。
“奉使虚随八月槎”,这句诗讲了一个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所以海边居民每年八月就准备好干粮,乘槎而去,以为又可以乘槎回来,但这个美好的愿望是实现不了的。艺术的创作是要反映现实生活的,这个神话传说用在诗中,诗人含蓄流露自己也有实现不了的愿望,即希望“入朝做官,回长安”,这个愿望犹如乘槎上天一样,“茫茫不可达”。他身边曾经有一个人就如同传说中的木筏一样,可能带着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此人便是他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但这个人765年突然暴病离世,因此杜甫回长安供职的心愿也随之化为泡影。
颔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而通过虚实对比,重新审视自己对理想的过分向往和对眼前现实生活的忽略。虚实相生手法充分运用,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表达张力。
(三)颈联赏析——山城卧病听悲笳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这里的画省就指尚书省。尚书省署的墙壁粉刷好以后,会把古代的贤人烈士画上去,所以叫“画省”。尚书省上朝的时候,会有两个侍女捧炉焚香跟随。而杜甫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是尚书省的郎官,唐代尚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有轮流值班、住宿在那里的惯例。他当时十分希望能跟随严武入朝,在他的引荐下供职尚书省。但他只空挂了个尚书郎的官职,现在又伏枕有病,滞留荒僻山城,想为国家做事的愿望没能实现,辜负了那份工作,因此用一个“违”字表达这个遗憾。
“画省香炉”虽然是实实在在的景物描写,却凝练含蓄表达了诗人执着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似实实虚,合于古典诗词创作中“诗贵含蓄”的审美要求。起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表达效果。
再看“山楼粉堞隐悲笳”,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远处白帝城的墙外隐隐约约不时传来凄厉、悲壮的笳声,更增添了山城的悲凉,撩起诗人无限的愁思和感慨,把诗人对“画省香炉”的遥想拉回到了“山楼粉堞”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两句仍然使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画省香炉,是心中所念,为虚;伏枕山楼,为眼前现状,为实。这一虚一实使诗人被拉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当中,挣扎,痛苦,欲罢不能。
(四)尾联赏析——立功已无望,立言有信心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从意境美的角度上看,整首诗最美要数这两句了:藤萝月和芦荻花。藤萝枝条随风晃动,使得透过它们照在石上的月光仿佛也获得了生气。同时也写出了时间的飞速流逝,从开始照着藤萝到后来移照洲前芦荻花,类似于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在山城孤寂的夜晚,仔细看眼前的这个画面,虽然稍显凄清,却又不失朦胧唯美。
这里的“请”字耐人寻味,杜甫在请谁看呢?细读诗歌,觉得诗里好像根本没有第二人的痕迹,是杜甫的自言自语,是杜甫在请自己看。一个是正在写诗的诗人杜甫,另一个是诗中所描写的人物杜甫,即现实中的杜甫和理想中的杜甫。理想中的杜甫远望京华,心里总放不下“致君尧舜上”,那个遥不可及的官场神话。结尾的另一个杜甫,请自己收回远望的视线,回来细看眼前的藤萝月、芦荻花,虽凄清但不失美丽的现实生活。
尾联又一次发挥了虚实相生艺术的表达张力,宕开一笔,拓展了诗歌内涵,完成了虚实相生艺术的完美结合。
通读全诗,虽然整首诗消极怀旧的比例比较大,但是在诗的末尾,诗人的心境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诗人坐在夔州西阁上,他可能已经很清楚,自己“立功”已经无望,但“立言”却有信心。
这种猜测在第三首诗中得到了印证,“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四、结语
《秋兴》八首其二,这首诗歌有如下特点:
首先,运用了循环往复、虚实结合的写法。从开始的“夔府孤城”“遥望长安”到思绪收回,这是第一次反復;接着是对“画省香炉”的遥想被“峡中猿啼”拉回,这是第二次反复;最后是对往日的“联翩”回忆被“古城悲笳”唤醒,这是第三次反复。诗人在回环往复的叙事中虚实结合,营造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完美诗歌结构。
其次,诗歌中时空的转换。空间的转换:从开头的远眺京华到诗歌结尾近观藤萝月;时间的转换:从开始“落日斜”到诗歌结尾的“石上月”;心境的转换:诗人由开始的沉溺于理想到诗歌结尾的直面现实。
纵观整首诗歌,诗人杜甫在理想与现实的苦苦挣扎当中,最终在诗歌的自信中定格。
参考文献:
[1]李鹏飞.杜甫《秋兴八首》详析(上)[J].名作欣赏,2010,(03):58-61.
[2]李鹏飞.杜甫《秋兴八首》详析(下)[J].名作欣赏,2010,(04):29-33.
作者简介:朱瑞雪,女,山东单县人,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早期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