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代表南洋120个华侨团体致电毛泽东

2021-10-26 11:27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陈嘉庚华侨新加坡

“凡事只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依归,个人成败应在所不计”

他说,这次祖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对全世界、对华侨都有很大的影响

华侨在海外的地位也可提高

陈嘉庚(1874-1961),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区)人。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1949年5月从新加坡转赴香港北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1948年5月4日,陈嘉庚主持召开新加坡华侨各界代表大会,代表南洋120个华侨团体致电毛泽东,拥护“五一口号”。对于陈嘉庚的公开表态,蒋介石政府恼羞成怒。在新加坡的国民党特务到处造谣,对陈嘉庚大加污蔑,并威胁恐吓。陈嘉庚决心已定,慷慨表示:“与独裁专制之蒋政权决裂,乃深思熟虑之准确选择,任何手段,决难动摇!”

“身家可以牺牲,是非不可不明”

1948年5月4日,陈嘉庚主持召开新加坡华侨各界代表大会,代表南洋120个华侨团体致电毛泽东,拥护“五一口号”。这个时间先于香港的李济深等12位民主人士的通电。陈嘉庚在电文中说:

贵党中央本月一日呼吁召开新政协,讨论建立联合政府,海外侨胞,闻讯欢跃。本大会本日在星召开。坚决否认蒋介石为总统,并一致决议,通电响应贵党号召,盼早日召开新政协会议,迅速建立联合政府,以解除人民痛苦,保障華侨利益。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快速变化,组织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已迫在眉睫,邀请陈嘉庚出席新政协是众望所归。中共中央5月1日开出的29人名单、9月20日开出的77人名单,陈嘉庚均名列当中。家国大义向来是陈嘉庚的追求,为此他不惜牺牲小我。他曾在《华商报》上题词表明心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家可以牺牲,是非不可不明。”

1948年10月1日,毛泽东复电陈嘉庚,请他转告各地侨胞民主团体及一切主张民主的侨胞,对他们来电支持中共5月1日的时局主张,表示“热心卓见,无任感佩”,希望各界侨胞对于召集新政协提出的各项具体意见,“随时电示,以利进行”。

为了表达诚恳之情,1948年底,中共中央准备委派可靠之人专程前往新加坡邀请陈嘉庚。这时,与陈嘉庚关系密切的华侨庄希泉从新加坡来到香港,负责北上行动的香港分局“五人小组”成员饶彰风告诉庄希泉,新政协召开在即,新政权即将成立,中央拟邀请陈嘉庚先生来做新政协华侨界首席代表,现需选派一位中共和陈嘉庚均信任之人为特使,前往新加坡面邀。庄希泉与陈嘉庚关系密切,又与周恩来、邓颖超颇为熟悉,自然是最佳人选。对于邀请过程,庄希泉回忆:

我奉命到新加坡拜会了陈先生,说明情况,并转达了这一真诚的邀请。陈嘉庚先生当即表示接受邀请,但又顾虑新加坡殖民当局会因此加害于他的亲属及在南洋的产业。我对他说,不要紧的,你尽管回去。你可以声明,不是你要回去,而是国内发表了对你的任命,盛情难却。这样,当地政府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与新中国的关系,不至于采取不明智的态度。

经庄希泉劝解,陈嘉庚欣然应允。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向陈嘉庚发出了热情洋溢的邀请电:

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日益接近全国胜利,需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团结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力量,完成中国人民独立解放事业,为此亟待各民主党派及各界领袖共同商计。先生南侨硕望,人望所归,谨请命驾北来,参加会议。肃电欢迎,并祈赐复。

对于中共的诚邀,陈嘉庚2月8日复电感谢:“革命大功将告完成,曷胜兴奋,严寒过后,决回国敬贺。”陈嘉庚的“兴奋”是真挚的,因为“此后新民主政府成立,与前必太不相同”。

陈嘉庚以满腔的热忱,对新政府充满期待。他在和美联社记者马斯特逊的谈话中说,新中国的民主联合政府应该由中共、民盟以及李济深等各方面人士组成,除了国民党反动派以外,各方面都可以参加,权力应当由中国共产党控制。他表示,他走上反蒋的道路,是因为看到国民党政府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政府,而毛泽东则眼光远大。他不是为了在新政府就任职位,只是回国游历,看看新政府是如何谋划建设的。他在给毛泽东的电文中也表示:“蒙电邀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敢不如命。惟庚于政治为门外汉,国语又不通,冒名尸位,殊非素志,千祈原谅!”

对于陈嘉庚的公开表态,蒋介石政府恼羞成怒。在新加坡的国民党特务到处造谣,对陈嘉庚大加污蔑,并威胁恐吓。陈嘉庚决心已定,慷慨表示:“与独裁专制之蒋政权决裂,乃深思熟虑之准确选择,任何手段,决难动摇!”

“心通胜于言通”

1949年春天,中共中央迁移北平,正在紧张筹备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5月5日,陈嘉庚与庄明理、王雨亭、张殊明等登上英国邮轮“迦太基号”从新加坡启程赴港。行前,陈嘉庚将《南侨日报》和侨团工作托付给助手王源兴,并郑重嘱咐:“凡事只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依归,个人成败应在所不计。”他还指示《南侨日报》:“本报宁可关门,不能改变一贯立场。”

四五月间,南京、杭州、南昌、上海相继解放,福建的解放指日可待。陈嘉庚在香港向福建有关方面发出邮电,指出“人民解放军横扫江南,前锋已入闽北,全省解放,指顾间事”,呼吁福建人民“如欲于以后新中国占一员,新政治参一语,值此黎明前夜,宜当奋发有为,不限任何方式,从速策进和平,迎接解放”。他深情地说:“福建乃华侨之故乡,闽人有救省之责任,坐待解放,识者之羞!恳切进言,幸速奋起!”

为了安全妥善地护送陈嘉庚北上,中共香港分局颇费了一番周折。时任香港《大公报》社长的费彝民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他在《陈嘉庚是我们的榜样》一文中曾如是描述:

香港新华分社负责人乔冠华来告诉我,老人脾气很倔强,坚决不肯搭乘挂英国旗的船,托我设法找其他国家的船位。好不容易,我找到了一艘挪威船,是艘陈旧的客货船,船名“DAVIKEN”,我说条件很差,能不能将就。陈老先生一口答应,说条件再差也不怕。我亲自上船看了一下,勉强有几个客房。陈老欣然就道,不以为苦。我曾亲乘小船,送陈老一行登舱,再三叮嘱船长等妥为招待……可以想象得到,这一段路程是不好受的。

5月28日,陈嘉庚一行人乘船从香港出发,穿过台湾海峡,途经刚刚解放的上海外洋,一路北上。沿途,他们通过收音机了解国内时局,为人民解放军取得的新胜利欢欣鼓舞。

6月3日,陈嘉庚一行抵达天津大沽口,下船时受到热烈欢迎,并对各报记者发表了讲话。已就职于中共中央统战部的连贯受周恩来委托,专程到天津迎接。

解放区给陈嘉庚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检查人员工作很认真,态度很和蔼,连一根烟一杯茶都不肯接受。工人装卸货物,小心搬动,很少发生碰坏或被窃的行为。这些都与国民党时代大不相同,心中感到很大的欣慰。”

次日,陈嘉庚乘中共特派的专车抵达北平,受到林伯渠、李维汉、董必武、叶剑英及先期到达的李济深、沈钧儒、彭泽民、蔡廷锴、邵力子等民主人士和在北平的200多名华侨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

陈嘉庚受到中共中央极高的礼遇。6月7日,周恩来到陈嘉庚下榻的北京饭店看望他,深情回忆往事。周恩来说:“当年在西安,蒋介石不让我们见面,后来我们在重庆还是见到了,不过那时有特务盯梢。一别十年,现在天下是我们的了。嘉庚先生十年来为抗日所作的贡献、所受的磨难,我是知道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当天,陈嘉庚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前往香山双清别墅拜会毛泽东。一见面,毛泽东就笑着说:“我们俩跟6月有缘,在延安见面(陈嘉庚1940年访问延安)是6月,在北平见面又是6月,6月里有花香,有清风,真是好时节呀!”当晚,毛泽东与陈嘉庚共进晚餐,话题转到新政协上来,毛泽东说:“抗战胜利,陈先生功不可没。现在新政协正在筹备,群贤毕至,陈先生不能不参加哟。”

陈嘉庚表示:“我老了,不懂政治,又不会讲普通話,参加了也起不了作用。”

周恩来说道:“建国是大事啊,您德高望重,华侨的首席代表您不当,能请谁来当?语言不通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翻译解决,最要紧的是大家的心能够相通。以前我们同蒋介石谈话,语言是完全相通的,可是彼此心不相通,所以过去谈判了那么多年总谈不拢。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的语言很多也不相通,只要有共同目的,彼此心连心,什么事情都能讨论协商。”毛泽东也说道:“陈先生现在讲闽南话,我讲湖南话,不是交谈得很好吗?心通胜于言通啊!”

经过各方诚邀,陈嘉庚盛情难却,最终答应参加新政协,并积极参与到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之中。

主动报名参与制定新中国国旗的任务

1949年9月21日,在新政协筹备会上,继毛泽东、朱德等人讲话之后,陈嘉庚以华侨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会上发言,表示赞同毛泽东的开幕词,拥护《共同纲领》,“愿无保留地予以接受”并“努力促其实现”。

他说,这次祖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对全世界、对华侨都有很大的影响,华侨在海外的地位也可提高。海外华侨听到新政协筹备会召开的消息,一定非常高兴。他相信民主联合政府成立后,绝大多数海外华侨,都会拥护民主联合政府,拥护共产党和毛泽东。会议期间,他提出的七项富有建设性的提案均被大会接受,会上他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陈嘉庚向来关注国旗评选一事,他特地报名参与制定新中国的国旗这项重要任务。在毛泽东召开的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上,毛泽东拿起一张放大了的五星红旗图案,说:“大家都说这图案好。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国革命人民大团结。”参加座谈会的代表陈嘉庚站起来发言:“我从东北回来,我很关心国旗问题。我完全赞同毛主席讲的‘复字三十二号(即五星红旗)国旗图案。”

1949年9月27日,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的五星红旗获得表决通过,被定为新中国国旗,陈嘉庚心中洋溢着兴奋和激动之情。

1949年10月1日,陈嘉庚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目睹人民解放军雄壮的阅兵式,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感到无比自豪。这一天,毛泽东应陈嘉庚等人之请,为广大侨胞题了词:“侨胞们团结起来,拥护祖国的革命,改善自己的地位。”

(责编/李希萌 责校/彭思贝、张超 来源/《向北方》,李红梅、刘仰东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第1版;《协商建国》,丁云等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香山双清别墅与新政协》,佚名/文,《团结报》2020年5月21日)

猜你喜欢
陈嘉庚华侨新加坡
陈嘉庚选采办
陈嘉庚一诺
陈嘉庚选采办
新加坡
爱国华侨陈嘉庚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侨魂德泽 至臻至善——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三
帕合尔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华侨作品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