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勇,施 洁,唐 敏,周 丽,蒋民鸣,韦爱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甲状腺肿瘤以青中年女性多见,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手术会留有较大的颈部手术瘢痕而影响美观,腔镜甲状腺手术因其美容效果好而易被女性患者接受[1]。但因手术切口与病灶部位距离较远,需在胸前区进行大面积皮下分离以建立腔隙和操作通道,而导致了局部创伤,术后常出现创面渗出而致皮下积液、颈部肿胀等腔镜器械操作特有并发症的发生,若不及时处理,易引起皮瓣粘连而致皮肤发紧不适、活动时局部僵硬等而影响患者康复进程[2]。因此,如何促进腔镜甲状腺术后患者康复,最大限度发挥腔镜手术的优势,是外科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化瘀散结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方法减轻皮下积液,预防颈部肿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我院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手术方式均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 别n 年龄(岁) 病程(年) 肿瘤直径(cm)干预组对照组40 40 48.43±14.21①47.05±12.71 5.18±2.25①4.70±2.73 3.10±0.82①3.22±0.76
1.2 纳入标准 首次接受甲状腺手术者;甲状腺单侧的良性肿瘤,肿瘤直径<5 cm;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意识清晰,理解力良好,能正常沟通,愿意配合本研究者;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有颈部手术史和放疗史,有乳腺或胸部手术史;凝血功能异常;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语言表达不清或不合作者,智力障碍或有精神病病史者。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常规准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按全麻手术常规护理,包括低流量吸氧、病情观察、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1.2 干预组 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于手术后6 h 采用化瘀散结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①化瘀散结散药物制备:由我院制剂室将等量的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川芎,用专用粉碎机碎成细粉,过80目筛,混匀装盒备用。②耳穴选择:取双侧耳交感穴、内分泌穴、神门穴、皮质下穴、心穴、肾穴。③操作方法:于腔镜甲状腺手术后6 h,取适量的化瘀散结散用25°的米酒调成糊状,均匀地平铺在预先准备好的约20 cm×15 cm玻璃纸上(稍大于创伤范围),厚度约0.3~0.5 cm,敷于颈、胸部,使用3M大号纸质胶布呈“井”字型固定,每日1 次,每次敷药6 h;接着行耳穴压豆,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耳穴探针进行耳穴准确定位,用75%乙醇消毒耳廓皮肤,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5 cm×0.5 cm 胶布贴压于相应穴位上,拇指、食指对捏按压,以患者有胀、麻、酸、痛或放射感等“得气”的感觉为宜。药籽保留3 d,每穴每次按压2 min,每天早、中、晚各按压1次。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 引流液的量、颈部肿胀情况。①引流液的量:按观察时间节点由1 名护师采用量杯测量引流液的量并记录;②颈部肿胀情况:观察方法参照文献[3]观察方法,采用皮尺测量术前、术后颈围,术后颈围较术前颈围差>2 cm为颈部肿胀,并计算例数。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4个不同时间点引流量比较,干预组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 (ml,)
表2 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 (ml,)
注: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①P<0.05
组 别干预组对照组n 40 40术后12 h 98.32±11.11①110.18±19.01术后24 h 72.45±9.24①80.26±17.02术后48 h 22.75±4.16①28.18±5.12术后72 h 7.93±1.11①10.23±0.94
3.2 两组术后颈部肿胀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 颈部肿胀情况比较,干预组发生颈部肿胀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颈部肿胀情况比较 [例(%)]
腔镜甲状腺手术时需要在胸前区皮下建立腔隙和操作通道,皮下分离时会对皮下组织、小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加上甲状腺血供丰富,手术创伤导致创面渗血、术后炎性反应及脂肪液化,因而常出现术后创面渗出而导致皮下积液发生[4]。腔镜甲状腺术后皮下积液皆与血瘀证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各种金刃所伤或跌仆损伤可归属“金伤”范畴,离经之血或排于体外可视,或存于体腔、停滞肌肤者,均为瘀血,故本病病变机理为金创所伤,脉络破损,血溢脉外,停留于腠理肌肤间而成瘀血[5]。《正骨心法要旨》中指出“夫皮不破,而内有损伤者,多瘀血……必先逐去瘀血,和营止痛,自无不效”。有研究显示,中医药从“瘀”论治促进腔镜甲状腺术后康复有较好的疗效[6]。
本研究采用的化瘀散结散方药由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川芎组成,方中红花止血化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善治瘀血作痛,跌仆损伤等;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化瘀消肿定痛,其特点是行瘀血而敛新血,一切新血皆能止,对减少渗出、消除肿胀有良效,用于外伤出血,跌仆肿痛,为治瘀血诸症之佳品;乳香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消肿散结生肌;没药有散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医学入门》言“没药推陈致新,能破宿血,消肿止痛,为疮家之奇药也”,《本草纲目》则谓“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川芎辛散温通,为“血中之气药”,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具通达气血之功效。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介质渗出,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组织细胞修复能力,促进炎症吸收,达到化瘀消肿的作用[7]。诸药合用,符合方剂配伍规律,共奏化瘀生肌、消肿散结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化瘀散结散外敷后干预组引流量及颈部肿胀的例数减少,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与李彦宏[8]应用化瘀散结中药外治方案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的效果相一致。化瘀散结散外敷能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而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化瘀散结之功效。清代名医徐徊溪在《医学源流论·薄贴论》中云:“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攻而激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全息医学理论认为,耳与经脉、脏腑有密切联系,耳穴压豆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耳穴,起到调节脏腑、调节气血运行的目的[9]。本研究通过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刺激交感穴、内分泌穴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而达到解痉、镇静之功效;神门穴、皮质下穴具有镇静、消炎作用;刺激心穴、肾穴可达安神定志之功效。诸穴配合,相辅相成,切合病机。现代研究表明[10],刺激耳穴可使机体释放脑啡肽、内啡肽、内吗啡肽等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增加机体的应激能力;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更好地促进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
化瘀散结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作用协同,疗效叠加,使气血调畅,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黄华勇[11]将化瘀散结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方法应用于腔镜甲状腺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化瘀散结散外敷联合耳穴压豆的方法应用于腔镜甲状腺术后患者,能有效减轻术后皮下积液,预防术后颈部肿胀。该法疗效显著,安全舒适、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