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瑞红(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宋王庄社区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
安妮自跳槽到一家著名IT公司的策划部的第一天开始,就感受到了强烈的被孤立感。作为公司新人,她对公司的一切都很陌生,公司的“根”很深,而她的“蒂”还未熟。在这个女性居多的团队中,长相出挑却又个性直率的安妮并不受欢迎,几个已然自成派系的“小圈子”像一座座久攻不下的城堡,完全没有接纳她的意思。
眼看着就要面临“社交空窗期”(社交空窗指的是由于离职、待业等原因导致的社交圈空白)的安妮,不甘心就此沦为“墙花”的命运,她很想与同事们“打成一片”,所以打进公司的那一天起,就努力地融入同事们的“小圈子”,但几经努力,她发现,要完全融入同事们自成派系的圈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安妮心里郁闷,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在让新同事认可、接纳她。
有一位职场高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就是个小社会,在办公室中出现小圈子是常态,没有才奇怪。放眼职场,“圈子”无处不在,而且在职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职场圈”好似一个无形的“场”,人脉、信息、经验、秘籍都可分享,忽略不得。既然无法忽略职场派系,我们就只有活用了。而如何活用派系,只有靠每个人正确的认识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圈子是一种很无形的气场,它无非是一些脾味相投的人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因为特定的历史环境促成的一个临时的利益同盟体。身处职场,你既不可以忽略它,也不可以置身于圈子之外,不管你是决定加入哪个圈子还是“独善其身”,都要注意自己和各方人保持友好关系,而不是把自己变成游离在外的职场边缘人。
上文案例中的安妮,只要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圈子”就不会成为她忧心忡忡的职场门槛。孔夫子说过,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置身现代职场,君子或小人,功力差别只在分寸之间。
那么,安妮如何做,才能突破职场小圈子,使自己在新单位站稳脚跟?
首先,建议安妮要突破自己的思维框架。进了新单位,不要以先入为主的心态,认为新单位几个自成派系的圈子,像一个难以攻破的壁垒,让自己在交际上产生畏难的情绪,使自己没上阵就败下阵来。有时同事们说话可能会向着老同事,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一个圈子,也许是他们在一起同事久了,形成的思维定式。因为,毕竟相比于新同事,他们信任老同事会比信任你多一些。如果你因为这些就从心里排斥他们,游离于他们的圈子之外,那么你可能真的要被他们所屏蔽,那样,你的日子就难过了。
其次,来到一个新单位,对办公室人际关系不甚了解,所以你得静下心来多观察、多分析、多了解公司文化,弄清办公室的人际关系脉络。明智的做法是,初来乍到,对大家要抱友好态度。多和同事们来往,并主动和不同部门的人互动熟悉。这样要比“站队”“搞小圈子”来得好。
再者,要正确认识“小圈子”。职场中的一些“小圈子”的存在也有其可取之处的,它可以在我们需要时,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支持。办公室小圈子中的人彼此熟悉,沟通良好,能在需要时互相提供协助,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上遇到挫折,小圈子中的伙伴还能给你提供必要的安慰和帮助,让你减轻工作的压力。
要注意的是,在加入圈子之前要考虑圈子的性质,做到不盲从,谨慎入圈。可以尝试加入办公室的“友谊圈子”,即同事之间出于志趣相投所形成的小圈子,如异性圈、美食圈、旅游圈等。加入此类圈子,可以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和谐职场关系,让我们能更快乐地工作。
当你身处“小圈子”时,为人处世也要谨慎。加入了圈子,与圈友们交流的时候,可以分享信息,但最好不要随便评论他人。不要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否则也可能会引起同事的反感,成为被人屏蔽的对象。“圈友”间可以相互提供支持,但不要制造矛盾。若在圈子里抬高自己,排挤别人,则会影响同事间的和谐,酿成严重的办公室冲突,而这种冲突的结局,往往是两败俱伤。
最后,如果决定不加入任何圈子,保持中立做个“闲云野鹤”,那也要尽量跟办公室同事搞好关系,不要让自己游离在办公室交际圈之外。正所谓剑出偏锋,在职场,有时“无门无派”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因为一个没有鲜明标签的人,在圈子林立的办公室,也许会变成一个大家都欢迎的人。
TIPS
圈子虽小 干净就好
有一种定律叫“圈子定律”,来源于社会学里很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一位名人曾说过: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当在两者之间。
人一辈子活动的范围很小,或许一生只有一个地方让你最舒服,只有一个人最懂你。愿你拥有干净的圈子,规律的生活,中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