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优质的慕课和微课不断涌现,特别是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知识点拆分清晰明了、可充分利用学习者碎片化时间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泛欢迎。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一直是近年来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微课的产生,也许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将课程思政以“微课”的形式来进行设计,不仅符合时下大学生喜欢浏览短视频,乐于观看视频教程,精准定位知识点搜索视频教程等特点,而且能将课程思政内容达到有效输出,被更多的大学生所观看、所接纳,为课堂上的思政教学提供课后补充。此外,随着“微课”课程的加入,能够带来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新变化,从而引发教學系统和教学结构的进一步变化。
“微课”就是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将教师的授课内容记录下来,再通过后期剪辑、特效制作等方式,将所讲授的内容更生动形象、更连贯完整地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微课的时长一般应该限定在5-8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每节课的知识点应容易分割,各知识点之间既有独立性,也不乏关联性。微课的教学内容一般要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其核心功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系列微课中,每节微课的内容应具备一定的关联性,在课程的设计上应具有相对清晰明确的主线。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学习者的注意力先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上升,在15分钟左右达到最高点,然后不断下降,微课的时间设置就满足了学习者注意力变化的要求,让学习者能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获取知识。
不少教育工作者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传统的课程思政,每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政内容的添加都会感觉无从下手,设计在哪个环节都会显得过于刻意,特别是在理工科类的教学过程中,总感觉没有好的切入点,微课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作为最终的呈现形式,且知识点相对单一、独立。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在课程设计上加入与知识点相匹配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通过教师讲授与素材结合的呈现方式,将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相串联,这样不论是最新的国家科研成果,还是大国重器的展现都可以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
微课和慕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让许多享受不到名校老师课堂面授知识的学生,有了在网上、在视频中一睹名师大家风采的机会,同时也正向激励了许多教育从业者的创作和教学热情,为教育教学走向更深更远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思政微课在兼具上述优点的同时,更有一些特有的优势。授课老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融入到微课之中,将授课教师自身的感悟分享给每一个观看者,使教授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形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可以说,思政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使教师对于学生的附能,不局限于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想要充分发挥思政微课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强烈共鸣,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上的转变,就需要授课教师对“微课”的教学主题加以设计。有了好的教学主题,再辅以信息技术的加持,将授课者的内容更为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受众面前,一节优秀的思政微课就诞生了。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表明:“一方面可以按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编制相应的教学媒体;另一方面,一种新型媒体的出现,往往会产生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几乎所有的教师已经通过图片、视频、PPT等方式,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了日常的教学课堂上。信息技术不仅与教学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教学系统和教学结构的也产生了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更容易被课程内容所吸引,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我们不断提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变传统以授课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教学聚焦在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提升和成长方向等方面,以促进学生学习来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思政微课,改变了以往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上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人文历史、科学实践、时事政治方面的学习资料和素材,让学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为思政课程不断向更好、更深发展提供了支持。
思政微课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让更多人有了跟着名师大家上课学习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从课程中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将思政内容真正与知识点相关联,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是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的优秀教学手段。
作者单位: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