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自然资源 打造多样康养森林

2021-10-23 15:29浙江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浙江林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康养基地森林

浙江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编者按:

近期,浙江省林业局、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公布了14家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作为森林康养产业的重点建设工程,必须具备许多硬核条件,如森林覆盖不低于70%,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以上,声环境要求达到Ⅰ类标准,基地内地表水质达到Ⅱ类以上等环境条件要求;同时在接待设施、康养服务、社会经济功能等方面也都需具备较为完善的条件。本期特别策划将介绍这14家基地风景及特色,以飨读者。

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森林康养逐步走入了大众生活。

杭州龙门秘境森林康养基地

杭州龙门秘境康养基地位于高虹镇石门、龙上、大山三个行政村,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康养基地核心区域6.02平方公里。距临安城区24公里,35分钟车程。景区山势北高南低,有多座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7月均温21.1℃,是避暑纳凉胜地。境内有多条溪流汇为猷溪,是太湖的主要源头之一。

基地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位于大山村的大梯田和草山岗,是农事体验和望星观月景点;位于龙上村的攀岩石壁,是攀岩赛事的首选之地;巨石阵“天石滩”更是寻古探秘、户外运动胜地。同时,该基地还是开国大将粟裕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红色旅游地佳选。

2018年以来,基地先后制定《临安区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发展规划——打造“山乡示范高虹样板”》《龙门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建设规划》《临安区龙门秘境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策划四大核心旅游产品:石门老街、天石滩、大山梯田、狮子山;设置运动旅游线路、田园养生旅游线路、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古村文化旅游线路。已累计投资近7000万元(包括土地租赁和项目建设),已完成景区基本设施和景观先期建设。于2020年1月经验收被认定为国家级3A景区。此外,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等称号。在2020年5月,杭州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授予该基地“乡村振兴集体经济消薄增收特别贡献奖”。

杭州龙门秘境森林康养基地为杭州龙门秘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运营,为使石门、龙上、大山三个行政村区块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该公司通过合作方式,使用村集体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每年三个村集体因此得到分成71.7万元,使村集体和村民每年获取139.5万元的收入,为富民强村贡献了力量。公司每年用工人数达到180人,为村民带来工资性收入540万元,连接农户1300余家。

2018—2019年为确保乡村振兴项目不中断,杭州龙门秘境森林康养基地精心打造了龙门秘境精品旅游线,建设了乡村振兴学院、景区民宿集群、大山梯田等景点;培育了金竹坞戴妃皇菊、木公山高山蔬菜、草山岗高山草甸三大基地;先后举办国际攀岩大赛、茶文化节、龙门秘酱节、啤酒艺术节、浙江省第二届攀石大赛等赛事活动,邀请范大姐等浙江省知名人士亲临现场直播推广,成为新兴的旅游网红景点。如今在中国网、百度、头条等媒介上,该基地已成为大众所喜爱的旅游景区之一。

桐庐白云间森林康养基地

白云间森林康养基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横村镇白云村,该村处分水江一级支流大坑溪源头,下辖石青桥、郑城、大会山、峰坞4个自然村,区域面积14.96平方公里,为横村镇面积最大的行政村。距县城杭黄铁路18公里,距离杭州市城区85公里,与全国著名旅游胜地瑶琳仙境只相隔15公里,地处桐庐至淳安千岛湖、安徽黄山等旅游线路上,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白云村境内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自古以来就是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响山、神仙洞异石等风景更是别具特色。村内拥有山林面积超1.8万亩,森林覆盖率88%,林木郁闭度0.88。该村将森林康养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紧紧围绕“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管理完善、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要求,打造了集民宿经营、休闲古道、竹笋采挖基地、露营基地、竹主题公园于一体的白云间森林康养基地。

基地内充沛的降水、适宜的雨热配置,为林木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森林资源丰富。通过对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点数据进行分析,基地内负氧离子达2000个/立方厘米,一年空气优良天数有355天,对人体具有增强免疫力和康复治疗的作用,堪称“天然氧吧”。

白云间森林康养基地的建成不仅是桐庐县森林资源功能转型的新尝试,更是桐庐县大健康产业与旅游融合的新起点。能够将传统旅游与疗养产业、文化产业、运动产业、养老产业等不同产业关联,培育出多功能的产业联合体。各类项目创造了较多就业机会,使农户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工作,解决了周边劳动力就业问題。2019年森林康养产业增加基地客流量10万人次以上,实现基地经营性收入超1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今后,森林康养产业预计每年客流量增加超15万人次,实现基地经营性收入150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35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提升基地服务能力,扩大基地品牌影响力,基地计划再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森林康养配套设施建设,健全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加强森林康养基地宣传推广,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富有特色的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杭州桃源花海森林康养基地

杭州桃源花海森林康养基地由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共同打造。杭州植物园是一所集植物展示、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植被繁茂、林木苍翠,绿化面积高,植物种类丰富,年接待中外游客200多万人次。基地依靠杭州植物园优良的生态和景观资源,为第九〇三医院住院病人特别是老年病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憩、疗养场所,同时借助该院医疗团队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条件开展森林康养研究。

杭州桃源花海森林康养基地以基地大门、主路、道路转角处、建筑等作为节点,根据节点的位置、类型、空间等条件,通过园林小品点缀、植物配置等方式方法进行景观打造。同时结合现有的植被、园林景观、人文建筑、配套设施资源,提高游客游览兴趣,满足游客对知识的需求。如基地内有利用百草园,对游客宣传、普及、推广药用植物知识的中草药植物;有利用景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对游客科普宣传植物与科学、植物与生态、植物与养生等的知识;还有利用景区良好的生态以及动物的多样性,对游客科普动物科学、动物与环境、动物趣味等知识,加强游客保护动物意识的讲解等宣教体验。

基地内设四大区域,分别是保障森林康养基地内部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屏障区;康养体验、游憩观赏、康养保健、治疗恢复、健身拓展功能的森林康养区;服务接待来客的管理服务区;以及完善延伸现有康养产业,预留发展空间的预留发展区。基地内的森林疗养师会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身体调整运动。如果游客想更活跃地体验森林,森林疗养师会为您推荐“健走”,该方式和正常只用双腿行走不同,是结合基地現有地形,使用两根登山杖的徒步行走,不仅有效活动全身,而且还能有效减少膝关节损伤。根据不同养生人群需求,种植康养食材,利用康养基地相对完善的一体化设施,将制作、加工、烹饪全套流程进行开放式参与康养饮食、康养药膳。

永嘉书院森林康养基地

永嘉书院是历史“永嘉书院”的重建,是一个以永嘉学派为背景,以商道文化为根基,贯穿历史和未来的地方文化展示平台。也是一个集山水旅游、休闲度假、艺术交流、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永嘉书院森林康养基地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楠溪江中游,东临坦下古村群落,西接陶公洞、埭头古村和大若岩风景区。距永嘉县城(上塘)19公里,距温州市区约40公里,距诸永高速古庙出口8公里,距永嘉动车站30公里,距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约60公里。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

基地依托永嘉书院景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围绕静态康养、运动康养、中医药康养、文化康养四大功能区块进行规划布局。森林总面积近1.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1%,天然林比率达61.5%,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等。优势树种有马尾松、青冈栎、钩栗、木荷、紫楠、红楠、华东楠、毛竹等。基地负氧离子浓度达7100个/立方厘米,空气质量常年优良。

基地目前已建成26个人文景观、6大文化展馆、21个运动体验项目、17公里的健身养生游步道(包括平地游步道、斜坡游步道和登山游步道),开发了32个涉及静态康养、运动康养、中医药康养、文化康养的森林康养产品,建成了森林食品、康养住宿、文化交流、教育培训体验等配套设施,如忆江南食府(食疗体验馆),以农家菜和永嘉当地特色菜为主,能提供30种以上不同菜式,共有1000多个餐位,兼具中医食疗和石斛文化特色;傍水山居(包括帐篷、三角木屋等)住宿设施别具风格,共100余个床位,还有百亩露营基地,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并建有思文阁会务中心、水上健身大舞台、娱乐多功能厅、休闲茶室等,能提供养生、住宿、餐饮、会务、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是目前温州地区硬件设施最齐全、康养产品最丰富、活动形式最多元的森林康养基地。

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森林养生基地重点建设单位、浙江省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浙江省重点服务业项目、浙江省生态运动养生基地、浙江省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温州市森林康养基地、温州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温州市重点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温州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温州市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称号。

历年以来,基地接待游客呈逐步增长的良好态势。计划再通过3—5年时间,整合、盘活周边8个村约15平方公里的生态、土地、房产等资源要素,打造以文化、山水旅游为背景的森林康养生态产业圈,实现年整体经营收入10亿—15亿元。

文成天湖森林康养基地

文成天湖森林康养基地地处温州市文成县海拔678米的高山平台。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百丈飞瀑和天顶湖景区仅1公里,距文成县城15公里,距温州市区约100公里,是文成县全域旅游的中心位置。

天湖森林康养基地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绝佳的森林康养胜地,基地有广阔的林地,还有农田、果园草地等,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基础设施方面有酒店、步道、展览馆、各类活动中心、活动教室等,停车场容量有50余辆。基地现已研发20余种康养产品,如户外拓展、森林瑜伽、森林太极、森林健步走、中医药膳食、中医药科普等,同时基地对不同年龄的人群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休闲服务设施,为儿童提供儿童乐园,为中青年提供从徒步到高空拓展的各个级别强度的运动及休闲,为老人提供结合了康养食品和生态文化知识的慢节奏基地游览。针对不同群体,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多种选择的套餐,包括饮食、住宿、康养等项目。同时基地与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成立康养研究院,研制的森林康养产品准备推向市场。现已有森林疗养师、针灸师、按摩师等专业人才10余名,拥有一支较为完整的康养服务团队。

为保证顾客的人身安全及体验效果,基地制定了详细的森林康养餐饮、活动、住宿服务等管理流程、技术规范及服务标准,并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同时基地在疫情期间,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免费提供1000间房间和森林康养服务套餐,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列为全国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定点服务基地。此外基地还先后荣获温州市森林康养基地、全国五星级示范园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中国气候养生基地、浙江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药膳分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单位、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浙江省五星级农家乐、温州市十大最美农庄等称号。

天湖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对当地发展主导优势产业具有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有利于优化文成县旅游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增强全县旅游的市场竞争力。既丰富了全县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业态,又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的经济、交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游客对农产品的购买消费以及在餐厅的消费增加了对本地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而且可以得到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信息,使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再次,园区庞大游客群的服务性需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长兴县林场森林康养基地

長兴县林场森林康养基地位于长兴县林场东潮岕、木龙岕、逃牛岭三个林区。其中东潮岕林区7293亩,是长兴县林场最大的珍贵树种建设基地,主要植有光皮桦、浙江楠、榉树、青冈、黄连木、浙江樟等植株;木龙岕林区4841亩,湿地松林、竹林、梅林、茶园等森林资源丰富;逃牛岭林区4067亩,以竹海、古树等典型植物景观为特色,拥有独具特色的地文、水体、生物景观以及历史遗迹,野生动物类型多样,生态优势明显。

基地总面积超1.62万亩,域内植被丰富,物种多样,空气清新,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乡村风光。基地属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毗邻小浦镇4A级八都岕景区、林城3A级东方梅园景区、泗安4A级仙山湖景区,拥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基地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依托,围绕静态康养、运动康养、文化康养三大功能区块进行规划布局,配以与环境有机融合的生态基地、森林氧吧、户外露营、康游步道、水疗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体疗养、采摘体验、户外拓展、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优良、生态示范、文化浓郁、服务优质、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森林康养基地。

基地内种有香榧、山核桃、枣、柿、梨、李等经济林树种,设有专门的观赏区及采摘体验区。接下来,基地将进一步依托本地特色产业资源,创新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以及保健食品、绿色产品加工等康养产业,打造休闲、娱乐、康养等功能一体化的森林康养基地;进一步利用竹林产业、经济林青梅培育采摘、梅花观赏等乡村旅游产业,以打造全国森林康养基地为目标,让森林康养融入养老产业中,突出“医养结合”理念,打造可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利用闲置林地打造民宿、养老等项目,丰富、提升森林康养元素,完善基地森林康养基础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包含露营、登山、绿道骑行等山地运动以及包含瑜伽训练营、森林工作室、芳香疗等森林疗养项目配套设施的建设;丰富森林康养产品,打造森林康养品牌,繁荣林区森林康养文化,发挥康体、休闲、养生、科普、启智、审美等森林景观空间功能,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加快林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安吉云上草原森林康养基地

安吉云上草原森林康养基地位于浙江安吉山川乡境内,地处沪宁杭2小时黄金交通圈,总投资30亿元,距离杭州市区50公里,基地平均坡度在30度左右,险坡面积占12.7%。境内植被覆盖率达75%,森林覆盖率达71%,拥有高山杜鹃、高山雾凇、高山湿地、安吉小鲵等珍稀物种资源。

基地以生态为底,文化筑魂,以山川乡突出的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安吉县丰富的旅游业态为依托,探索打造景区独特文化品牌,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构建生态保护优先、功能复合带动、特色形象塑造、全产业链支撑的人地关系,打造观光—休闲—度假全产业链发展的多位一体复合型旅游度假景区。将优质生态资源与资金投入有机结合,成功打造南方地区独一无二的“高山、度假、观光”立体式旅游度假景区,以填补南方地区高山综合度假的旅游空白,打造南方高山四季度假新标杆。基地先后获得国家3A级景区、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2020年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等称号。

安吉云上草原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为山川乡“靠山吃山”的原住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攀升,基地为当地村民提供了300多个工作岗位,返乡创业人员呈明显上升趋势,周边5公里的辐射带上,餐饮、民宿、农家乐等配套服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根。2019年,山川乡农民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与此同时,景区积极推进“旅游+农业”发展战略,与当地农户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推动农产品交易,实现农户增收,以旅游促进农业发展。

接下来,基地将利用交通便捷优势,与周边景区项目差异化发展,面向以上海、杭州为主的长三角客源市场,构筑一个民宿度假部落;深入挖掘安吉当地竹文化及茶文化,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保健、亲子等设施,打造轻养归隐度假基地;发挥现有生态农业的基础优势,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迈进,以“农业+旅游”的模式进行运营,盘活田园资源,农旅融合,联动发展;以亲子休闲、自然教育为主导业态,复合配套田园观光、餐饮娱乐、主题住宿等业态,形成庄园新模式、新品牌。

安吉江南天池森林康养基地

江南天池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植被覆盖率高,景区内有樱花、杜鹃、龟甲竹等观赏类植物,天然植被种类非常丰富。竹海之巅的天池海拔近千米,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是城市的几十倍,在这里,呼吸就是养生。江南天池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从空中俯瞰,宛若一粒明珠镶嵌在茫茫竹海之中。山泉资源丰富的江南天池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了高山汤泉城,汤泉城有室内外50余个泡池,环境幽雅,养生养颜。

江南天池光污染极少,2007年江南天池景区建立的天文科普基地为中国首个夜天光保护区,配有口径80厘米的大型天文望远镜,每年有大批天文爱好者前来观测星空,长三角星空大会也将这里作为主办场地之一。这里四季分明,各有韵味,春天山花烂漫,樱花杜鹃争艳;夏天均温25℃,清凉避暑;秋天星空辽阔,浪漫观星;冬天白雪茫茫,露天滑雪。

这里交通便捷,距离长三角主要城市车程均在3小时以内,距离杭州更是只有1小时车程。去江南天池的途中有一条长约18公里的盘山公路,路面宽敞平坦,一路直达山顶,脚下有深溪峡谷,抬头又有高山峰峙,可谓十里风光十里景。驱车到达山顶,天蓝水碧,空气清新,住宿环境幽静,是名副其实的康养胜地。

江南天池近年来相继获得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水利风景区、浙江省运动休闲基地、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浙江省部属企事业职工疗休养基地、浙江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安吉县政府质量奖、国家森林养生基地等荣誉,此外这里还是太极培训基地、高校天文观测基地。

在生态方面,江南天池为环保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它所依托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一个节能环保型电站,无污染。天荒坪电站为华东电网系统每年节约煤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67.5万吨。江南天池共有员工100余名,半数以上是当地居民,缓解了当地就业难的问题。此外,江南天池还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捐款捐物资助社会弱势群体。

近年来,景区正在进行古树还原工作,每年适量移植古树,维护景区良好的生态,增加景区的历史沉淀感。

新昌天烛仙境森林康养基地

天烛仙境素有“江南小三峡”之美誉,景区始建于1998年,经过近2年的全面建设与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天烛仙境景区以一湖二烛三路四出五区,水路进,诗路出,登山朝圣惊险栈道更是景区的一大特色亮点,也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的故事取材地。

景区内的天烛民宿居临湖依山而建,与山间景致相得益彰,具有新昌地域特色。2020年,新昌县被评为第二批国家旅游示范县。在宗教方面,大佛寺创始于东晋永和初年(345),共有景点165个,为中国汉族地区142个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寺内依山崖开凿30年的石弥勒佛像,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在山岳奇观方面,有“漓江之美、桂林之秀、雁荡之奇”,被称为“浙东张家界”的穿岩十九峰景区;在文化遗存上,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里称誉“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的沃洲府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及绍兴休闲旅游魅力新十景。

天烛仙境风景区位于新昌县的东部,离县城仅7公里,距离最近的高速路口仅10公里、最近的机场125公里,车程2小时,交通十分便利;且连接杭州、绍兴、台州的杭绍台铁路将于2021年底开通运营,届时将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新昌。

新昌县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山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1.7%,是一个以山林、旱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基地内主要有茶树、松树、黄芪树、铁皮石斛、山茶花、黄栀、枇杷树、板栗树等自然生长的树木,森林覆盖率达到景区总面积的80%以上,适合开展森林徒步走、森林漫步、钓鱼、种茶品茗等活动。

未来,天烛仙境将加快开发森林康养新产品,针对市场对森林康养旅游观光、休闲科普、文化体验等多样化需求,加快促进传统森林旅游产品升级,积极开发山地度假、水域休闲養生、温泉养生等产品,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实际发展。

磐安风崖谷森林康养基地

风崖谷森林康养基地位于婺江、曹娥江、椒江的源头,素有“华东小九寨”之美称。最高峰清风尖海拔1010米,最低处洪岩坑海拔不到380米,自然切割成深谷陡崖,水涧飞瀑。境内植被繁茂,生物多样,季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主要以天然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既有香果树、七子花、长叶榧、黄椒、天竺、寒梅等保护植物,还有连绵的杜鹃林和分群的香榧古树。境内空气清晰,水质优良,噪音小,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Ⅰ级标准,水质达到Ⅰ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0类标准,大气年优良天数大于362天,是一处原生态游憩地,获首批“浙江森林氧吧”。

目前风崖谷森林康养基地已投入资金近2亿元,建成了游客接待综合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停车场4000平方米,康养步道13公里,还有5D高空玻璃桥、玻璃景观台、高空吊桥、林间滑道、休憩平台、科普专栏等大批生态旅游及森林康养设施。基地专门聘请了宣推官,充分利用新媒体、推介会、旅游节等渠道,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提高风崖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9年风崖谷接待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成为磐安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的新亮点。

风崖谷森林康养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公司投资开发,林地合作社以山林入股,农户参与分红,全面确保森林康养基地能够共建、共护、共享、共赢。同时,基地与市县科学技术协会、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协作,加强科普宣传教育,被评为金华市科普教育基地、磐安县植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和磐安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按照“强化保护、适度开发、突出康养、永续利用”的要求,风崖谷森林康养基地全面加强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植树种草,见缝插绿,确保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接下来,风崖谷森林康养基地将紧扣“水涧丹青养心谷·药乡康养森居地”形象定位,以“康乐、康养、康游、康居”为主打方向,以“进森林氧吧、赏森林美景、品森林美食、浴森林文化、享森林康养”为发展主线,奋力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省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常山赛得森林康养基地

赛得健康小镇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资源丰富,四至边界清晰,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完善,康养接待设施齐全,具备良好的社会经济功能,对生态建设和周边乡村振兴服务建设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小镇处于衢州市“美丽经济、幸福产业”的核心区,位于常山县招贤镇与柯城区沟溪乡交界处,距衢州市区16公里、常山县城20公里,G60高速穿过小镇;距离建设中的衢州高铁西站6.8公里、G60高速新的衢州西出口2.8公里,常山港航道招贤码头设在小镇之内,衢州市沿江公路常山段位于小镇南片并设有休憩驿站,衢常快速通道柯城段直达小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围绕健康、旅游、运动、养生四大主题,以“生产、生活、生态”“生态农业、健康工业、智慧服务”三生三产融合的发展理念,推行“产业园区、生活社区、旅游景区”三区一体打造,积极谋划“全电小镇”“未来社区”概念,将小镇打造成“赛得健康”全产业链综合支撑平台。打造“健康管理”“健康养老”与“现代农业”三大产业聚集,以“宜居、宜游、宜养”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的集健康管理、养生度假、康体运动、研学旅行、乡村休闲、健康商贸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赛得健康小镇作为高端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旅游度假、现代农业综合型项目,正符合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需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前景乐观。同时赛得健康小镇正积极地由养生养老服务向健康管理、健康指导、森林养生以及健康产品研发生产等健康产业领域拓展,不断完善旅游度假、养老服务、康乐疗养设施,提升健康产品研发水平,丰富健康产业内涵,最终目标是打造全国健康养老产业的新高地,健康旅游产业的排头兵,精品休闲农业的新标杆,现代高新技术农业的新样板。小镇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已经编制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未来,赛得健康集团将在赛得健康小镇新筹建4座智慧经济型工厂:医疗器械智慧工厂、健康辅具智慧工厂、智能手环厂、日化用品厂。同时,对已完成的景观进行整体景观质量提升,完成小镇3A旅游基地的资质审批。

三门岩下潘村森林康养基地

岩下潘村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森林面积33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3%以上,具有“浙东绿肺”之称。近年来,岩下潘村积极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创建潘家小镇旅游品牌,2013年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称号,2015年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2017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示范村”“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的称号,2019年荣获“浙江省避暑气候胜地”等荣誉称号。此外,岩下潘村也是森林人家及森林氧吧。小镇内已开发农副产品交易展示区块、村庄生活区块及情人谷区块,旅游项目丰富。

岩下潘村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号召下,岩下潘村专门成立领导班子搞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以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动村民回村工作、经营农家乐,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随着岩下潘村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2014年,岩下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三分之一村民成为股东。小镇内现有农家乐经营户40余户,床位400多张,同时可容纳1500人就餐,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左右。

岩下潘村有著独特的区位优势,它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西南部,三门县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始地之一,“长江经济带”覆盖地,也是浙江湾区经济发展的试验区。三门县交通便捷,1小时可达宁波机场、台州机场、宁波港、海门港;甬台温高速、上三高速、甬台温铁路等穿境而过,沿海高速的开通使三门进入“宁波0.5小时、杭州1.5小时、上海3小时”交通圈。岩下潘村毗邻湫水大峡谷,距横渡镇区7.5公里,北接善见村,南临王岐庄,西接亭旁镇,县道亭流线穿境而过,对外交通较为便捷。

这里背靠大科山,面向杉树林湾,山体曲线优美,层峦叠嶂,两侧山势陡峭,植被繁茂,环境优美。深山幽谷的原生态环境与精致田园风光是岩下村的基础,以乡村乐活休闲体验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环境、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居民参与等要素,突出休闲度假、森林康养功能主题,完善、提升现有设施康养功能主题和服务水平,高标准建设森林康养项目,打造集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乡村休闲、户外拓展、文化体验于一体,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缙云大洋山森林康养基地

大洋山森林康养基地自然风光秀丽,清山秀岭连绵不断,层峦叠嶂,巍峨壮美,山涧溪水终年不断,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高海拔的大洋山,气象资源相当丰富,日出、雪景、晨雾、暮霭、雾凇等景观一年四季不断展示它的风姿。大洋山古道探险、成片的云锦杜鹃、优质的红花油茶园以及大径材培育基地等特色景观,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观赏。

大洋山森林康养基地坐落于缙云县林场大洋山森林公园内,基地总面积1607.6公顷,森林覆盖率99.81%,主峰大洋山海拔1500.6米,是境内第一高峰。基地内峰峦叠嶂、奇峰异石、曲溪秀水、云鹃花海,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含量2200个/立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3.5℃,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2.5℃,是集生态保护、山水观光、登高健身、科普教育、森林康养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基地海拔1200—1500米之间,具明显的山地森林气候特点。地表水质量达国家I类标准,负氧离子含量均值达2200个/立方厘米,声环境安静舒适,森林水质清洁卫生。根据大洋山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基地内现有种子植物979种(含变种),隶属于118科,其中木本植物600多种。

在整合林场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基地充分挖掘生物、人文、水文、气象等资源,通过森林保育、资源保护、旅游景点与设施、经营管理体制等综合建设,开展生态旅游以满足市民康养保健休憩需求,进一步促进缙云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打造新型产业模式,大力开展大径材培育和森林抚育等森林资源培育工作,使得基地林木分布更均匀、合理,林木长势将更强劲、葱郁;积极种植多花黄精等林下药材,积极研发相关的森林延伸产品;认真开展森林康养课程、自然教育等科普、研学教育,将基地打造成集观光、度假、疗养、养生、运动、休闲、游憩、学习于一体的“森林康养+林下药材+自然教育”的“养旅”新模式。

未来,基地将完善康养体验课程设计,积极打造适合高海拔的涵盖各年龄层次的特色康养课程。与科研团队合作,对基地进行系统监测,重点对基地区内温度、湿度、噪音等进行系统的测量,为森林康养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研发相关森林康养延伸产品,让人们把森林带回家,全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标准森林养生基地。

松阳箬寮森林康养基地

箬寮森林康养基地(即浙南箬寮原始林景区)位于浙江省松阳县安民乡李坑村,总面积1583.86公顷。基地内多样化的地貌类型、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以及良好的气候、水文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风景资源,其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此外,基地内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箬寮森林康养基地独特的高山小气候环境,宜居宜游,是集休闲养生、探险观光、科普文教、艺术创作等于一体的原生态森林康养基地,是长三角地区天然的避暑天堂和养生福地。

这里是植物的天堂,也是动物的乐园,其中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0余种,数百上千年的原始林木1000余种,云豹、黄腹角雉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0余种。基地小会议室和餐厅二楼都设有野生动植物图片介绍,还有箬寮谷宣传标识牌、亭廊宣传图等,结合挂图和影视资料等向游客展示。

箬寮谷是“浙江绿谷十大峡谷”之一,谷内瀑布众多、形态各异,尤以龙瀑、隐泉、仙女瀑、浴花潭、清水潭等最为著名。主峰箬寮岘为松阳县第一高峰,是登顶远眺、观赏日出和云海的胜地。每年5月,延绵数千亩的猴头杜鹃竞相绽放,“十里花海”蔚然成为奇观,每年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摄影爱好者、书画家、作家前来摄影摄像取景、书画写生以及进行其他文艺创作活动。

基地南麓的红色古寨——安岱后村,层峦叠嶂、风光旖旎,现今仍保留着1935年粟裕、刘英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时留下的红军桥、红军主会场、浙西南特委旧址、红军标语以及粟裕、刘英故居等10多处革命旧址,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七一”期间,“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宣誓”、“尝红军饭”、唱红歌及民间造纸等民俗体验、猴头杜鹃节、篝火晚会等活动有声有色,深受游客喜爱。近年来,“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系列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更是红红火火,广大干部群众也纷纷前来瞻仰革命遗址、体验红军生活,这些活动提高了大家的爱国热情、节俭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动力。

猜你喜欢
康养基地森林
本期导读
推进康养产业党建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