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来,李佳欣,邵昌盛
青海省野牛脊航磁异常的地质意义及找矿潜力分析
冯永来,李佳欣,邵昌盛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四川 德阳 618000)
对野牛脊航磁异常进行地面查证工作,通过在重点查证小区开展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磁法剖面测量、土壤测量、地质草测、槽探揭露等勘查手段对航磁异常进行剖析,评价航磁异常的地质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该航磁异常对应范围的找矿潜力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该航磁异常对应的深部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航磁异常;地质意义;找矿潜力
通过开展的磁法剖面测量、槽探揭露(熊鸿鸽等,2014;李正文等,2003)等勘查手段对野牛脊航磁异常进行剖析,解释该航磁异常的地质意义及对该航磁异常对应范围的找矿潜力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
研究区处于秦祁昆(东昆仑、祁连、北秦岭)晚加里东造山带系(Ⅰ)—中祁连山造山带(Ⅰ1)—南祁连-拉脊山造山亚带(Ⅰ1 3)。属于秦-祁-昆成矿域(Ⅰ1)祁连成矿省(Ⅱ1)—南祁连加里东期钨、锡、金、铜成矿带(Ⅲ3)—哈拉湖-龙门加里东钨、金、铜、钴成矿亚带(Ⅳ7)(图1)。
图1 大地构造单元图
工作区属南祁连地层分区中的乌兰达坂地层小区,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二叠系。工作区主要出露的地层为志留系。
该区区域上处于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该带包括乌兰达坂复背斜、阳康复向斜和土尔根达坂复背斜,其中与工作区相关的为阳康复向斜。由于祁连山褶皱系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特别是祁连山主脊一带),自北而南祁连褶皱带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主要分布在次一级构造单元的复背斜上及其边缘地带,绝大部分为逆冲性质的纵向(与地层走向一致)断层,而横向(垂直地层走向)断层极不发育。
该区内岩浆活动极强烈。在褶皱轴部的一些低压区内产生了熔融的花岗岩浆,形成了南祁连区大型花岗岩基,为区域上最大的一次岩浆侵入活动。出露的主要为野牛脊山黑云母正长花岗岩、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呈岩基产出。
航磁异常高磁异常呈弓形状,为NW向过渡为东向,向西南凸出,异常幅值为100~1800nT,异常长度约为25km,宽度约为2.5km。弓形异常北侧存在一处长约9.4km,宽约1.3km的异常带,异常幅值约为400nT(图2)。
通过在查证小区1、2、3和4开展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磁法剖面测量、土壤测量、地质草测、槽探揭露等勘查手段对航磁异常进行剖析(田亮等,2020;古懿等,2013;戴琛,2010),通过验证发现,所有磁异常均由黑云母花岗岩和志留系巴龙贡噶尔组变质砂岩接触带引起。通过磁物性测定和磁测剖面发现,本区中-细粒变质砂岩和粉砂质板岩磁物性相对较高,花岗岩较低,而且磁性分布不均匀。因此,认定航磁异常“青C-2012-67”由花岗岩和变质砂岩接触带以及构造中充填不均匀物质引起。
查证小区1(青C-2012-67-4):异常呈扁豆形,北西向条带状展布,北部有局部高磁异常和伴有负值异常。异常位置、形态与F1构造吻合,异常整体范围和走向与志留系巴龙贡噶尔组 (S)对应较好,主要岩性为变质粉砂质板岩、片状变质砂岩夹千枚状板岩。磁异常与志留系中磁性矿物及构造中充填的不均匀物质有关。
查证小区2(青C-2012-67-1):异常呈扁豆形,长轴方向为北西西向,局部出现两个点状高值异常,北部伴有负值异常。异常整体范围与走向与志留系巴龙贡噶尔组 (S)对应较好,主要岩性为变质粉砂质板岩、片状变质砂岩夹千枚状板岩。
图2 航磁异常剖面平面图
查证小区3(青C-2012-67-5):异常形态为由局部高值点组成串珠形的扁豆状,长轴方向为北西西向,异常两边伴随一定的负值异常。异常主要出露在花岗岩体中,并与旁侧的大构造成小角度相交,由此推测岩体内次级构造也较发育。岩浆在侵入过程中次级构造裂隙内由于热变质作用和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改变了原岩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是重结晶作用和热液交代,充填作用),使部分有用矿物重新聚集,为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磁性矿物的重新生成和排列,形成局部的高磁异常。
查证小区4(青C-2012-67-2):异常呈北西向面状展布,北部伴有负值异常。异常整体范围与走向与志留系巴龙贡噶尔组(S)对应较好,主要岩性为变质粉砂质板岩、片状变质砂岩夹千枚状板岩。
查证区内的1、2、3、4四个查证小区都位于地层向北凸出处(图3),在出现高磁异常地段及压扭性断裂的转弯处,是成矿热液聚集、停留时间长的地段,为成矿的有利部位。岩浆侵入过程中在接触带及构造内由于热变质作用和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改变了原岩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是重结晶作用和热液交代,充填作用),形成了磁性矿物的重新生成和走向排列造成磁性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磁的相对高异常区。
通过地质草测工作,将志留系巴龙贡噶尔组(S)分为了两个岩性段(变质砂岩段S1、板岩段S2),从黑云母花岗岩(T33γβ)中解体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T33ηγ),新发现一处脉体,花岗闪长岩(γδ)。对发现的矿化线索进行追索,发现一条蚀变带,蚀变带沿走向出露长200m,宽1~15m左右。走向近东西向,褐铁矿化发育。
图3 研究区地质简图
通过探槽工程揭露,到基岩的探槽中均发现有薄膜状孔雀石,分析结果中化学样Cu最高0.068%,岩石化探样Pb最高>500×10-6;通过探槽TC04以及TC05对蚀变带进行揭露,发现一条铁矿化体(照片1),走向近东西,地表推测走向方向延伸80m,厚度4m,品位最高达37%。
地表发现的矿化完全不足以引起这么大面积的低缓航磁异常,同时通过研究砂岩中重矿物的分布特征,分析构造特征(曾方侣等,2020),推测在深部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1)航磁异常范围在区域上处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带系(Ⅰ)—中祁连山造山带(Ⅰ1)—南祁连—拉脊山造山亚带(Ⅰ1 3)。隶属于秦-祁-昆成矿域(Ⅰ1)祁连成矿省(Ⅱ1)—南祁连加里东期钨、锡、金、铜成矿带(Ⅲ3)—哈拉湖—龙门加里东钨、金、铜、钴成矿亚带(Ⅳ7),属于成矿有利地段。
照片1 TC04中铁矿石
(2)通过在重点查证小区开展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磁法剖面测量、土壤测量、地质草测、槽探揭露等勘查手段对航磁异常进行了剖析,评价了航磁异常的地质意义。
(3)地表发现的矿化完全不足以引起这么大面积的低缓航磁异常,推测在深部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熊鸿鸽,邵昌盛.2014.青海省德令哈市野牛脊山一带5万航磁异常查证勘探报告[R].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
李正文,贺振华.2003.勘查技术工程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田亮,田甜,刘建霞,懂根旺,梁建,张鹏.2020.综合物探方法在内蒙古达茂旗大苏吉赛忽洞一带航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35(3):345-353.
古懿,葛良全,熊盛青.2013.航磁异常地面快速查证方法组合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8(4):2009-2013.
戴琛.2010.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异常查证方法的探讨[J].安徽地质,20(1):49-52.
曾方侣,姜楷,黄超,李宸.2020.砂岩中重矿物的成因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40(141):26-29.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Yeniuji Aeromagnetic Anomaly in Qinghai
FENG Yong-lai LI Jia-xin SHAO Chang-sheng
(The 282nd Geological Party, Sichuan Bureau of Uranium Geology, Deyang, Sichuan 618000)
This study verifies and assesses the Yeniuji aeromagnetic anomaly in Qinghai by means of geological mapping, magnetic survey, pedogeochemical survey and trenching engineering. On this basi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aeromagnetic anomaly is preliminarily assessed.
aeromagnetic anomaly;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prospecting potential; Yeniuji, Qinghai
P631.2+4
A
1006-0995(2021)03-0478-04
10.3969/j.issn.1006-0995.2021.03.026
2020-07-21
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资助(青地调勘[2013]361号)
冯永来(1967— ),男,四川邻水人,教授级高工,从事区域地质矿产管理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