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陈建
孩子要去海边实践基地了。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我们,且一别就是六天。对这一行程,她已经挂在嘴上半个多月了。
中午十二点半,我把她按时送到学校,十多辆大巴车在学校门前首尾相连,甚是壮观。
在女儿的班级整装上车时,她突然握紧我的手,嗫嚅道:“我现在有点不想去了。”这是孩子的恋家情绪吧?
我笑笑,拍拍她的肩。我了解她,这样的感觉只会一闪而过,她会很快沉浸在结伴同行的愉悦中的。
车子发动,父母们挥手告别,车队很快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
送走了孩子,我身心顿感轻松——这个星期不用按点接送孩子了。但才过了一会儿,就抑制不住地想她了,忍不住进入班级QQ群,此时的班级群格外热闹,家长们关切地询问着情况。带队老师很是善解人意,不停地发着照片。每发布一组照片,就会在群里掀起一轮讨论热潮:被子是不是薄了?孩子有没有吃饱?晚上孩子会不会想家……大概到了子夜时分,群内才渐渐安静。
出发当天,女儿发来三条短信,第一条说“到了短信告诉你们,别担心”;第二条两个字“到了”;第三条是“吃好了晚饭,打好了水,累死了,接下来还要参加活动”。
第二天,我們发去三条短信,女儿只回复一条“开心啊”。第三天,她只是给妈妈打了电话,说是钓了四条金鱼,还说给我们买了礼物。
孩子玩得开心,父母们坐不住了。有不少父母张罗着要去看看孩子。我们给孩子发了短信,问要不要我们去看她。她回复“不用”。
第四天,又有家长去看孩子了,他们把照片发到了群里,我们开始强烈地思念孩子,但还是忍住没去看她。其实有时候,父母远没有孩子坚强,不是孩子需要我们,恰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五个漫漫的长夜,五个迟迟的黎明,终于等到了孩子在基地的第六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妻子一早就去市场买了孩子爱吃的食物,中午一连给我打了四个电话,催促我赶紧回家和她一起去学校接孩子。
终于看到分别六天的孩子,牵着孩子的双手,上下左右一阵看,孩子的嘴唇都干了,脸上也多了几个红肿的疙瘩。孩子兴奋地上了车,她拿出给妈妈买的贝壳手链,还说给我买了金鱼,让我在看书之余可以看看金鱼,让眼睛多多休息。
我问孩子:“爸妈没去看你,你失望吗?”孩子一脸不解地说:“这有什么好失望的?”
妻子追问:“那你说,‘我们去看你和‘没去看你哪个好呢?”
女儿说:“都好。不过你们去看我的话,我会分心的,还会耽误你们工作。”
谢谢你,我的孩子,我们忍住不去看你,看来是正确的。孩子的成长有时候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洒脱一点,放把手才行。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