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东,赵天霞,刘 芳
(1.贵州省遵义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贵州 遵义 563000;2.贵州省遵义市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遵义 563000;3.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自然资源局,贵州 遵义 563000)
对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而言,在相关景观学的设计中属于比较复杂的综合性设计,挑战性极强,主要原因是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水陆以及其主要交接地带和濒河湿地类等,这实际便和“景观场地规划”及“生态景观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两门学问正好是该设计的主要核心。对于城市滨水景观带而言,其能够对城市居民有较强的吸引力,且这种吸引力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是一种内在以及与生俱来的。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古为播州属地,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是贵州通往四川的主要咽喉地带,主要处于川黔要冲,历史以来都是商人和兵家比较重视之地。“遵义”其名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有“尊道行义”的美誉,自古以来山川俊秀,名人辈出。
湘江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母亲河,两岸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丰富,是城市的天然画廊,它对遵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和象征意义。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此召开遵义会议,使革命事业转危为安,遵义市也因此名扬中外。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遵义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虽地处云贵高原,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但这座山高水长的西南重镇,仍因其自然气势、风物特质和独特的历史文脉而受到世人的瞩目,其穿城而过的湘江河见证遵义城市的兴衰与沧桑巨变。
对于湘江河而言,其主要经过遵义城自西北方向向东南流出,呈现出波光潋滟以及浓郁的碧水景观形象,针对湘江上出现的各种桥梁而言,是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促进人们的生活和这些环境紧密联系,使中心城区的沿江地带逐渐形成比较亲密的亲水空间。
遵义市自然条件优越,山水相依,绿树成荫,湘江河穿城而过,凤凰山屹立城中,建筑有序分布,使这座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又独具个性。湘江两岸的开发与建设是体现21世纪遵义城市跨越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建设向“新(功能)、高(质量)、特(色化)”方面迈进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湘江沿线用地功能调整、激发城市经济活力的战略需要;有效彰显遵义山水文化特色,强化了对两岸历史文化以及内涵的有效保护,加大环境创新力度的人文需要;是建设“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名城遵义,是进一步提升遵义城市滨水环境品质,营造滨水人居环境和建设需要。对于湘江景观的有效开发而言,有效促进城市历史人文资源的高效转变,同时还高效注入新的城市功能,对于沿江地区而言,逐渐形成新的历史文化,这实际也是遵义新世纪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湘江河景观治理工程是遵义市政府鉴于湘江河两岸零乱的用地形态、落后的产业结构、芜杂的建筑形象、混乱的交通布局和单调的绿化景观已远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发起的一场城市美化设计运动。实际湘江河主要成为遵义的母亲河,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优越的历史条件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属于该城市的天然画廊。属长江水系乌江支流,全段长约137.4km,流域面积大约4928km2,中心城区长约12.3km,天然落差28m,从穿城区域的湘江及两岸的环境入手,将整个湘江体系分为六个区段、八个重要节点。
表1 湘江体系的区段和立意
在景观设计规划中,对于”创造性保护“工作的重视是D.S.Crowe在1969年强调的设计工作,顾名思义,需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同时还能最大限度保护地域生态景观,这种规划设计的出现,便是“景观生态学”理论诞生的重要基础,主要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强化格局的有效改变,不断以此维持景观具体的功能的健康。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景观客体和“人”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主要的模式以“斑块—廊道—基质”为主,同时还具备“黑域—灰域—白域”的模式。
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临水的层面和建筑的关系在上述景观模式中应体现出和谐共存的特点。结合本次规划的节点设计,都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理解,并持积极改造的态度。如在三阁公园和鸭池河段都建议保持自然状态,结合山体多层次的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床的目的,同时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的抗洪能力。
在优质的景观格局中,强化“聚集中有离析”的优质格局,其主要对于在土地利用分类集聚方面有所要求,并在发展区和建成区保留少的自然环境,并在“灰域”边界留出供人类活动的场地。本次规划中,在三阁公园和洗马滩段都强化对原始河、泽浅滩进行有效保护:对于设计而言,采用原泥对自然驳岸进行改造,将自然的风化石用来自然堆砌,最大限度保持原始自然河滩风貌。在南京路桥—三阁桥段实施的手段以保留、修缮、新建为主。具体措施:通过在三阁公园与河滩之间,强化采用自然生态为主题的临水生态公园进行设计,进而对返璞归真的自然生态园地进行有效设计;对于沿河15m范围内的绿化带需要严格控制,有效改造自然式的沿河堤岸,而在局部居民区采取系统的方式进行规划,并有效强化居民建筑外观形成统一性;对丘陵地带的绿化进行采取保护措施,借助地形出现的高低变化,不断提高沿河绿化轮廓线的丰富度,进而构建山林野趣、花卉海洋的生态自然景观。
遵义市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重要的保护单位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地方工作部旧址、红军烈士陵园。湘江两岸的自然资源有三阁公园、凤凰山公园、遵义纪念公园、人民广场、湘滨游园、红花岗游园、石龙桥游园。对于现代式的景观设计过程中,不能脱离其原始的文化以及不断积淀下来的人文历史审美情趣。对于这方面的处理主要方式,传统的内容以及文化精神需要做好保护措施,整体的布局上需要沿用传统布局,对于材料以及主要节点需要强化采用现代化工艺以及手法。而当前的设计中,采用“只言片语”的传统园林形式,进而有效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这种方式能够强化对历史的相关信息和痕迹有所感受。如在洗马桥段,实施的手段是以局部改造为主。具体的措施:对于一些历史遗迹的保留和改造,需要强化规划区比较有价值的事物进行重点保护,对于历史文脉的有效延续需要重视,湘江边的人文景观旅游景点一方面宏扬遵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展示遵义迈向现代化的辉煌历程;建筑轮廓线应与自然山体相协调,色彩应统一,采用减法原则形成起伏错落、变化有致的滨河立面;合理进行旅游路线组织。
河流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习性是我们合理设计岸线形式的原因。如何让人与河水进行直接接触式的交流?是处理时应着重考虑的。本次规划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①亲水平台;②亲水大台阶;③穿越河湖的人行石桥。这样达到不管四季水面涨涨落落,人们总能触水、戏水、玩水。
在岸线形式的设计方面,综合考虑防洪技术要求和现状堤岸形式,规划给出五种形式供选择:
(1)直立式堤岸:增加堤岸垂直绿化,完善沿河步行道。
(2)台阶式堤岸:结合斜坡绿化丰富水岸景色,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
(3)自然式堤岸:保持自然状态。
(4)台地式堤岸:提供多空间层次的步行体系,丰富景观立面。
(5)平台挑出式堤岸:在(1)的基础上,采用木制挑台增加亲水眺望点。
刻意追求平面图案的美观,线型的流畅,而忘记景观是使人在其中游憩的场所是设计师经常犯的一个错误。以人的尺度和视觉,垂直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游客和市民的关注和兴趣。在三阁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强调植被特征:强调自然山体景观的塑造和花卉海洋的景观,以大乔木和花卉为主,形成视线通透,同时覆盖率高的滨水植被空间,山体以色叶树与常绿乔木搭配,形成四季景观变化的密林,并大量使用乡土植物,营造城市景观节点繁华似景、野趣横生的景观特色。
山水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遵义的特质,在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如何合理利用我们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加强空间管制,把城市的开敞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得更有人情味,更能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要求,是当代设计师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