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X线、CT和MRI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检出率影响分析*

2021-10-22 10:08:56汉中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诊断科陕西汉中723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汉中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诊断科(陕西 汉中 723000)

陈 亮*

强制性脊柱炎(AS)以骶髂关节、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其发病与HLA-B27存在紧密的联系[1]。国内学者研究表明[2]:AS属于风湿病范畴,普遍认为与环境、遗传、免疫及代谢因素有关,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能引起脊柱强直与纤维化,造成眼、肌肉、肺等发生病变,隶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导致临床确诊率较低,增加患者致残率,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极大的伤害[3]。目前,临床上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以X线、CT、MRI的影像检查为主,但是X线难以显示细微病变;而CT下主要表现为关节病变的细微征象,对于轻度狭窄、不对称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CT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4];MRI则能显示关节韧带、软骨与滑骨强化、关节破坏情况,但该方法价格昂贵[5]。因此,本研究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对象,探讨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检出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78例作为对象,男47例,女31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52.12±6.49)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4.29±0.53)年。纳入标准:符合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标准,均经临床最终确诊“金标准”确诊[6];符合X线、CT和MRI检查适应证,且患者均可耐受;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异常、精神异常或入院资料不全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伴有影像检查禁忌证者;合并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疾病及关节炎疾病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最终确诊“金标准”,确诊前患者分别行X线、CT、MRI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2.1 X线检查 选择飞利浦DR直接数字化摄影,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检查、检查过程配合等注意事项。患者取卧位姿势,在耻骨上方完成X线定位,完成患者骨盆、腰椎扫描,并对骶髂关节完成正斜位拍摄[7]。

1.2.2 CT检查 利用Toshiba Aquilion16层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部位为骶髂关节,结合患者情况设置相关参数:螺距1、管电压120KV、管电流187mAs,扫描层厚为1mm,将获得的图像、数据传输到配套工作站中,完成骶骨轴面与斜冠状面重建,重建层厚为3mm[8]。

1.2.3 MRI检查 采用飞利浦Intera 1.5T MR机对患者进行检查,选择脊柱线圈,快速自旋波平行于骶骨长轴,完成斜冠状面T1WI、T2WI、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检查,并结合患者情况设置相关参数。层厚3mm、间距0mm;T1WI TR最短,TE 18ms;T2WI TR诊断,TE 100ms;STIR TR 1500ms、TR 15ms、TI 160ms。对于增强MRI检查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Gd-DTPA 0.1mmol/kg,完成患者三维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检查,3D层厚设定为1.5mm,TE、TR均最短,20°翻转角,并将不同影像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9]。

1.2.4 诊断效能 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能[10]。

1.3 观察指标(1)检出率。记录X线、CT、MRI检查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2)影像表现。记录X线、CT、MRI不同影像下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变宽、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软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及关节面下骨质硬化表现。(3)分级检出率。记录X线、CT、MRI不同影像下分级检出情况,包括0-IV级,级别越高,疾病越严重。(4)诊断效能。记录X线、CT、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X线、CT和MRI检出率比较78患者均经过“金标准”检查确诊,X线最终确诊57例,检出率为73.07%;CT最终确诊65例,检出率为83.33%;MRI最终确诊76例,检出率为97.44%,不同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3。

图1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结果。图2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结果。图3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MRI检查结果。

2.2 X线、CT和MRI影像表现比较X线、CT和MRI检查关节间隙变宽、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影像表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软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均高于X线、CT(P<0.05);CT检查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软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均高于X线(P<0.05),见表1。

表1 X线、CT和MRI影像表现比较[n(%)]

2.3 X线、CT和MRI分级检出率比较X线、CT检查0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MRI检查(P<0.05);X线、CT和MRI检查Ⅲ级、Ⅳ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Ⅰ级、Ⅱ级检出率,高于X线、CT检查(P<0.05);CT检查Ⅰ级、Ⅱ级检出率,高于X线(P<0.05),见表2。

表2 X线、CT和MRI分级检出率比较[n(%)]

2.4 不同影像检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效能ROC曲线结果表明:X线、CT和MRI联合测定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单一X线、CT和MRI(P<0.05),见表3和图4。

图4 不同影像检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ROC曲线

表3 不同影像检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效能

3 讨 论

AS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临床研究表明:某些微生物如克雷伯杆菌与易感组织具有共同的抗原,均能引起异常免疫应答。患者发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导致临床诊断难度较大。既往研究表明[11]:AS好发于青年男性中,发病极为隐匿,早期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表达为乏力、消瘦及低热等,90.0%患以骶髂关节炎为主,影响患者健康与生活。

近年来,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2]。本研究中,不同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X线、CT和MRI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均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但是MRI检出率最高。X线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对于仪器设备及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极低,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研究表明:X线是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波,是一种光子,具有电磁波的共同属性,亦具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有性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X线片仅能显示部分关节面切位,且X线密度分辨率较低,再加上肠内容物的干扰,导致临床诊断敏感度、准确度较低[13];而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且该检查方法不会受到组织重叠等因素的影响,能清晰地显示髂关节细微结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14]。临床研究表明:CT临床使用时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进行诊断,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围绕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进行一个接一个地断层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适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但是,CT检查早期诊断价值有限,导致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本研究中,MRI检查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软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均高于X线、CT(P<0.05);MRI检查Ⅰ级、Ⅱ级检出率,高于X线、CT检查(P<0.05),说明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以Ⅰ、Ⅱ级最为明显。MRI是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且检查时无电离辐射,能清晰地显示软骨、骨髓及肌腱的变化,充分显示骶髂关节炎性变化情况[15]。同时,MRI增强检查则能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判断病灶处于活动期或稳定期,能指导临床治疗。但是,MRI检查价格昂贵,对于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本研究以三种不同检查方法为基础绘制ROC曲线,结果表明,X线、CT和MRI联合测定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单一X线、CT和MRI(P<0.05)。因此,临床上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应加强X线、CT进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对于无法确诊患者,可给予MRI检查,帮助患者早期确诊。

综上所述,X线、CT和MRI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各有优缺点,三者联合测定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参考。

猜你喜欢
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腰痛也可能是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2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8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中医研究(2013年10期)2013-03-11 20:27:49
经S1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时非安全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X线引导三维空间定位系统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