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内蒙古党校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研部 刘云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光荣神圣的组织,自1921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百年的光辉道路。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历史贡献,通过完整把握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实践的百年演进,真切领会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远见卓识,从而坚定不移秉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指导思想,不断开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定政治政策、干部政策、民族关系政策等来团结各民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了政策演化的重点。回顾党的民族政策百年实践,在革命、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历史轨迹。
(一)1921-1949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发端:颁布党纲确立各民族一律平等,领导各民族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面对千疮百孔的中国,如何自立于人民之中,如何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成为当务之急。1921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了第一个党的纲领,明确规定不分性别、不分民族,均可接收为党员。这个规定首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的根本立场,允许各族民众入党,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的开端。
1922年中共二大会议,“民族自决”和“联邦制”首次出现在党的文献中。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基本上照搬了苏联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模式。直到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民族自决”与“联邦制”开始向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转变,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大转变和巨大进步。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开启了走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1936年10月,为了防止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回族和蒙古族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党中央批准在宁夏南部山区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政权,是民族自治在我国最早的实践。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形式为基本政策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民族发展道路。
(二)1949-1978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发育: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动员国家力量贯彻民族平等原则,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建立民族工作和民族事务治理体制,依托计划经济体制,以民族身份为主要依据实施各项民族政策。
自1950年起,中央和地方对全国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直至1983年共确定了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这一工作的开展,一改由于民族成分和民族身份不确定以及民族成分混乱而导致的民族压迫和民族间的不平等状况。再没有部族或部落指称,统一称为民族,这为民族平等原则的贯彻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深入开展、民族政策的实施奠定了深厚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平等写入《共同纲领》,并于1954年载入宪法,这使得民族平等这一观念具有了法律效力。在中国共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民族压迫和剥削的社会基础被消灭,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得到根本保障。各民族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高涨,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在国家帮助下得到长足发展;同时涌现出的体现时代特色的精神力量,如国防建设中的“两弹一星”精神,工业发展中的大庆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焦裕禄精神,水利设施建设中的红旗渠精神等,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维系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三)1978-2012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民族工作向法制化转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期。在对“文革”的历史错误做出经验总结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民族工作深入开展,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经验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从此民族区域自治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流动性增强,社会整体的资源分配方式发生深刻改变,原有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整体性差异状况被打破,以民族为身份符号的个体性差异凸显。新情况、新态势的出现引发了政策的调整,无论修订完善已有政策还是研究出台新的政策,都逐步更多地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同一地区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日趋弱化。
(四)2012以来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发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民族工作加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续坚持和巩固良好民族关系的同时,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这一阶段,城市民族工作加速推进,民族工作法制化水平得到空前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座谈会中首次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随后再次强调建立互嵌式社区结构,“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赋予法律的信仰,才能自觉依法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民族工作的法制化要求成为依法治国在新时代民族工作领域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加强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这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实践的百年演进,是党从接触少数民族、到实施民族政策再到完善民族政策的百年,是党领导各族人民从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设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百年,是从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到扶持少数民族再到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百年征程,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对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从政策的变量来看,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百年历史,受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中国民族事务实际等多方面影响。从政策的导向来看,中国的百年民族政策具有因时性、因地性,每一阶段的政策均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并体现出前后承袭、优化调整的特点。从政策的趋势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族政策,从宏观性、原则性指导,走向了精准化、精细化的现代民族工作治理体系。
民族是组成现代国家的基础,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与社会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即革命和政权密切联系。民族问题的解决受当时社会总问题的制约,民族问题的解决也关系着革命能否成功、政权是否稳定,对于国家的治乱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正确地分析和处理民族问题是每个政党参与、取得和巩固政权必须面对的重大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成为执政党后直接领导国家政策制定,支配和引领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并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党内成员和广大民众,通过不断的政治动员实现社会成员的广泛社会化。执政党的民族观作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先导,具有引导和协调社会行动的功能。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根本立场和原则,立足中国民族事象变化的历史场域与时代特点,总结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形成对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己的民族观。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本体论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将民族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一部分的民族观,秉持马克思主义把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价值取向,将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办法。中国共产党还吸收中华传统民族思想的精华,融合和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借鉴其他民族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可行经验和理论成果,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民族观。在“尊重多元性、建设一体性”价值旨向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民族,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和“什么是中华民族,怎样建设中华民族”这两个最为根本的重大问题,形象地指出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并以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把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的灭亡边缘引导向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道路,在现代国家的政治实践中继续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认识论
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社会始终围绕着“建立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这一基本主题展开其历史演变逻辑。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国家领导力量严重衰败和国家严重分裂的危机。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还停留在机械和片面的阶段,没有对民族与阶级的关系、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等问题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深刻。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发展逻辑辩证统一,秉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的深刻体认,充分尊重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深刻理解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精确把握“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对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等方面关系的科学认识不断发展深化,形成了以“八个坚持”为核心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强调团结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提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缩小差异、共同繁荣”的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尊重多元性、建设一体性”的价值旨向。在批判吸收国外先进民族理论和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理顺了对历史性的“民族”即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56个民族”和现代性的国家民族即“中华民族”的结构与序位,从观念层面解决了“中华民族”建构的根本性问题,使“中华民族”成为国家统一、领土统一、民族统一的认识来源和凝聚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价值论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压迫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把各少数民族争取民族解放运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纳入整个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潮流中。
随着在观察、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对中国民族事象认识的不断成熟,我们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和国家构建的基本主张从早期的“在坚持民族自决权基础上建立‘联邦制’,逐渐转变为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民族观,这种转变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则与时代和中国特点相结合的深刻自觉,反映了党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抉择上的深刻洞见。中国共产党逐步完成了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国民属性,以及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些重点政治原则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保障各民族平等地位和群体权利问题的理论方案。中国共产党通过带领中华民族完成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建立现代国家的历史任务,确立了中国人民独立自强的民族属性和国家归宿,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统一。
(四)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实践论
在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上,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同化论”和“固化论”,主张尊重民族发展规律,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自然而然地接近,努力实现各民族在多样中熔铸统一、在差异中创建和谐、在团结中共同发展。
在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民族事象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外源性解构力量充分警醒。面对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生动阐释了各民族之间血脉相连、守望互助、命运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现实;强调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倡导各民族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把自己的命运同伟大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汇聚各民族团结奋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找到了调适、整合民族与国家关系的根本路径,实现了对“想象共同体”的现实性超越。
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经历了救亡图存、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奋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场域转换,但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基本立场和原则的坚守则贯穿始终,从未动摇。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不同的时代主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总结中国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借鉴其他民族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可行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刻剖析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特点,提出符合民族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现实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凝练形成中国特色认识民族事象、解决民族问题的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并始终在与外界的不断互动中丰富自身、发展自身,在应对不同的挑战与冲击中,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最终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发展,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与时俱进中开辟了新境界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直面民族工作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基础上,鲜明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原创理论,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华民族”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中华民族建设方案,从实践上回答了“如何建设中华民族”这一问题。通过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各民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通过“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诗化表述,从情感维度描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有机性;通过“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凝聚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路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克服了中国传统民族史观将各民族发展历史与国家发展历史、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华文化发展历史和中华精神发展历史割裂开来的缺陷,从中华民族史观角度提出“四个共同”的重要论断,将各民族发展历史与国家发展历史、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聚合动力、联接机制、结构形式和内在特征,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归属和心境嵌合提供了人本性的历史依据和共同性的命运情怀,解决了“多元”与“一体”的逻辑关系和建构层次问题。这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应对挑战、实现复兴提供了融铸共识、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精神柱石和信念根基,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民族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资源和观念指导。
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源自中华民族互鉴融通、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源自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历史发展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上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二)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世界变局中展示了新力量
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工作,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切实维护了民族团结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头做民族团结工作,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推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我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改革创新中开启了新阶段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立足新时代,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先后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颁布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推动民族事务治理制度化、法治化、社会化迈上新台阶。
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党中央决定,中央统战部统一领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将民族工作放在统战工作大局下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领导体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之一,并从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等方面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开启了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这些历史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光辉印记,是新中国72年辉煌成就的真实写照。实践充分证明,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契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加壮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