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二字长期出现在各大媒体的版面。现在社会上所谓的幸福顾问和幸福教练可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不知为何总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幸福时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一定是哪里出了大的问题。
我自认为我一直都把幸福和满足分得很清。幸福可以定义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是由外界而来的事情。比如彩票是一种博彩游戏,这可并不是没缘由的,我们除了扔掉那张彩票券以外什么都做不了。但即便如此,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幸福的概率也是几百万分之一。相反,人们可以自己在内心产生满足感,可以自主地为此做些什么。与幸福感相反,满足感一般来说也会更加持久一些。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德国科布伦茨应用技术大学正在以“满意度”为课题进行研究。尽管针对幸福感的研究一直长盛不衰,但是针对满意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可能是因为“幸福”和“满意”这两个词的意思一直被混淆了。或者就像以前有人在我的博客上的留言一样:“曾经被视为满意的东西,现如今却是幸福。所以现在的幸福可以视为‘满意2.0。”
我的关注点一直都在满意度上面。众所周知,在英文里,“满意”和“Nice”有着十分相近的意思。在这个充斥着华丽辞藻的世界里,“满意度”这个词也很难免俗。没有人会轻易知足,所有人都想要无限多的幸福。
在面对“方方面面都很幸福”的那个礼拜天,我当时的状态离“满意”都还相距甚远。我在危机之中彻底屈服于我的负面情绪,而且不再能够看到我生活中向阳的一面。但是在这个周末,在面对幸福之时,我生活中的點点滴滴悄然发生了变化。当我听到德国著名演讲家汉斯-尤韦·L.科勒的那句“方方面面都很幸福”时,我只是在想:“这可多么令人羡慕呀!”但是这句话就像是小种子一样在我的大脑和灵魂里扎了根。晚上,在火车上,我急切地想了解我在演讲者协会认识的朋友塞马尔在书中所描述的各种想法。特别是有这样两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一个是“为了无拘无束的幸福,你还缺乏什么?”另一个是“是什么使得你已经能够无拘无束地享受幸福?”
在静谧的夜里,在漫漫的归家途中,我第一次思考起了那个对我来说十分奇怪的幻想——“想要变得方方面面都很幸福”。当时我脑袋里流露出了最为矛盾的想法。这怎么可能呢?这肯定是不可行的!这简直就是夜郎自大,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等等……障碍只存在于我的脑袋里面。夜深时分,当我从到达美因茨的火车里出来时,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绪涌上心头:“究竟为什么又不行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无拘无束地感受幸福呢?当然不可能一直都这样,但或许能够逐渐地走到那一步?不得不提的是,我只要单单一想到也许某一天我能够无止境地享受幸福,我便能感受到我嘴角的微笑,而且我感觉行李箱也感觉不像旅行刚开始时那样沉重了。
第二天,我到户外感受自然。没有慢跑,只是散步,非常慢地。
我度过了危机,在这段危机之中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变得很是糟糕,我还没恢复到能够快速行走的地步。在散步的过程中,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你还缺什么?”和“你有什么能够让你幸福的事?”而且有一种想法越发地强烈起来——想要变得方方面面都很幸福绝不是夜郎自大。这其实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为什么要烘焙小面包?为什么要满足于差点火候的“方方面面都幸福”?我们都深知,“方方面面都很幸福”绝对不是长期的状态,但是若能够偶尔对自己多说几句 “我方方面面都很幸福”,这种感觉也是美好的。
(摘自九州出版社《沐浴之歌:从今天起做个快乐的人》 作者:[德]帕特里夏·库尔 译者:冯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