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饭局:三饯许铭伯

2021-10-21 17:55:23薛林荣
现代阅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许寿裳许氏协和

1912年,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许寿裳推荐鲁迅做了教育部的佥事。后来,鲁迅和许寿裳同随教育部迁到了北京。此时,许家老大、许寿裳的亲哥哥许铭伯在财政部盐务署就職,住在山会邑馆(绍兴会馆)。

1912年5月5日,鲁迅到了北京,第一件事便是连夜到山会邑馆访许铭伯。许铭伯给鲁迅的见面礼是《越中先贤祠目》。在距离故乡十分遥远的北京,两位彼此陌生的绍兴人,通过一册和故乡有关的旧书建立了友谊。

第二天上午,在许铭伯的关照下,鲁迅即移入山会邑馆。自此以后,鲁迅与许氏兄弟成了山会邑馆中的邻居,彼此走动频繁,乡谊日醇,共同打造了一段民国名士的不羁和适意。

他们一起饮酒,有时候去附近的广和居,有时候就在院子里。他们互相赠书,许铭伯曾给鲁迅送过《越中先贤祠目》作为见面礼,鲁迅则先后给许铭伯送过《炭画》《杂集》《新青年》《伊孛生》和镜拓一枚。

鲁迅对许铭伯礼数周全。许铭伯去天津前,鲁迅“往别之”;听说回来了,便“往看之”。许铭伯生病了,自然“往寓视疾”。互访不断,反正就在一个院子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进去转了一圈,开上几句玩笑,就在日记中写上“铭伯先生来访”,或“访铭伯先生”。有时候一谈就是3小时。有时跑去和许寿裳玩,没有遇到,就和许铭伯聊天,谈得还很投机。

他们一起游乐。同游琉璃厂、陶然亭、万生园,又去西华门内游传心殿,观历代帝王像。有一次午后还同游农事试验场。他们互相请客。许铭伯邀饭、招饮得多一些。吃了人家几顿饭,鲁迅不好意思,便回请了一次。

有一次,许铭伯要去黑龙江,饯行的饭竟一连吃了3天:1913年12月13日,“铭伯先生将赴黑龙江,晚在广和居饯之,并邀协和、季市,饭毕同至寓居,谈二小时而去”。看样子这是鲁迅请客。第二天是14日,星期日休息,“晚铭伯、季市招饮于寓所,赴之,席中有俞月湖、查姓忘其字,范云台、张协和及许诗苓,九时归”。这是许氏兄弟请客。第三天是15日,“晚协和饯许铭伯先生于玉楼春,亦赴其招,并有季市,夜归”。这是张协和请客。我请一顿,你请一顿,他请一顿,“三饯许铭伯”,人际关系在此过程中摩擦出了情感的火花。

绍兴会馆中的人情味是很浓的,鲁迅的三弟周建人来到北京,要走了,许氏兄弟便出面饯行。鲁迅还经常去许家蹭饭:“晚往铭伯先生寓,饭后归。”有时候二弟、三弟来了,懒得做饭,估摸着铭伯先生家快开锅了,就领过去吃。有时候不去外面吃饭,也不去蹭饭了,许氏兄弟就给鲁迅送吃的。“夜铭伯以火腿一方见贻”,“铭伯、季市各致肴二品”,“晚铭伯先生送肴二器,角忝、年糕二事至”……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当然,有朋友拿来土特产了,周先生也不忘分给铭伯一部分:“下午朱孝荃赠麻菌二束,晚铭伯先生来,分赠一束。”

绍兴会馆毕竟是鲁迅暂时安身之地。1919年11月21日,鲁迅离开了绍兴会馆,搬到八道湾。当年12月,接母亲到北京,返京时还不忘“送铭伯先生火腿一只,笋干一篓”,之后他们保持着书信往来,也有互访。

本以为这样的交往就一直进行下去了,不料,“铭伯先生于昨亥刻病故,午前赴吊。”(1921年7月2日)

没有任何铺垫,记述得也平平静静,看似毫无感情色彩,不知道鲁迅内心蕴藏着怎样的情绪。这才意识到,在过去见诸记录的近一年时间中,鲁迅与许铭伯竟然没有书信往来,也没有互访。

8月14日,“星期休假。午后赴长椿寺吊铭伯先生。”

住在绍兴会馆的许先生消失了。

鲁迅对许铭伯,每提及都是以“先生”称之,看得出十分尊敬。读《鲁迅日记》,从他1912年5月5日初到北京,从许铭伯手里接过那册《越中先贤祠目》,二人订交,到1921年8月14日,“赴长椿寺吊铭伯先生”,前后9年,使人不禁有生命易逝,大树飘零之慨。

(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鲁迅的饭局》    作者:薛林荣)

猜你喜欢
许寿裳许氏协和
水温变化对近海网箱养殖中许氏平鲉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水产养殖(2021年5期)2021-05-21 03:29:50
一个学生的课堂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名医妙用单方治好胃下垂
清末公共舆论中的权力运作机制管窥
鲁迅:什么是真正的粉丝
百家讲坛(2016年1期)2016-02-15 19:06:46
组建“协和队” 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5
许氏平鲉早期异速生长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