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 彭昭之 摄)
7月12日,一场暴雨侵袭北京,而气象部门提前一天已发出预警。不久之前,气象预报还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提供了准确预报。不仅仅是极端天气来袭时,气象部门可以借助卫星信息及时预警,未来,无人驾驶、智能物流、智慧城市等,也有望借助来自千里之外的空天信息,运筹于帷幄之中。
随着“北斗+”“高分+”等新应用不断涌现,将空天信息融为一体的“数字地球”技术不断升级,时空双重维度的新基建时代或许就要到来。
这是一张特殊的地图:不仅有农田河流、交通路线的静态画面,也有车辆移动、物流运输的实时图景,还有气象、雾霾、排放等动态数据。
多元数据融合,空间时间并存。利用遥感卫星、导航卫星、航空摄影等空天资源和地理信息技术等,构建一个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球信息模型,这就是“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概念在1998年由美国首先提出,该概念提出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都给予了高度的支持。1999年11月28日在中国召开了第一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表示,随着空天信息的不断发展,数字地球是空天信息最后的环节,也是最具市场价值的环节。
根据热力和轨迹分析,交通拥堵可以得到缓解;结合车辆高精度定位,物流运输将更加安全高效;还有农业、灾害预警、碳中和等多个领域,空天大数据都可以赋能,产生大量新的应用场景。
“空天大数据为很多应用带来了可能。”吴一戎说,过去对地观测数据的应用主要通过人工识别,现在已转换成人机协同、智能化提取,未来将由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作业,为大量新应用提供支撑。
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张全德看来,一切皆需定位,万物均要导航。“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抓住北斗精准时空信息的应用,就抓住了数字产业化发展的牛鼻子。”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02星(汪江波 摄)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进入全球服务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工程师吴海涛表示,应积极推进“北斗+”融合创新和“+北斗”的时空应用。他认为,数字地球作为打通天上卫星资源与行业应用的承载平台,在推动北斗应用融合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气象领域,数字地球大有可为。”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孙健看来,高分与北斗的结合极有可能为气象的预报能力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今后人人都是气象信息的需求者、采集者和传播者,气象数据由专业化的收集转向“专业化+社会化”收集,离不开数字地球这一重要的基础性平台的加持。
在财政金融方面,空间信息的深化应用近年来也不断取得突破。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秘书长卫征提到,其将成为地方财政新的开源手段。“通过推动传统的土地财政向数据财政转型,激励政府部门把传统屏蔽起来的数据在市场上进行流转,能更好发挥其经济效益。”
“开展‘北斗+’的应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张全德表示,现代物流必须基于高精度位置跟踪和时间同步,智慧农业必须有高精度的信息支持,无人机编队需要精准的时间和位置……5G、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都离不了北斗提供的时空信息。
中科星图副董事长、总裁邵宗有则提出,将高分星座和北斗星座融合起来,共同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提供高精度空间信息服务。
“‘北斗’+‘高分’的思路、路线,在全球都是先进的。”邵宗有还形象地指出北斗和高分的关系,“北斗构成了未来数字地球的‘骨架’,高分提供的是‘皮肤’,即‘北斗为体、高分为象’。”所谓“北斗为体”,就是依托北斗系统获得实时动态高精度的痕迹;所谓“高分为象”,就是借助高分卫星提供高时空的分辨率。邵宗有指出,两者结合能攻克许多过去用单纯一种手段很难攻克的课题。例如,构建更加精细化的智能城市时空大数据管控平台,将建筑、部件、设施等细化到厘米级,包括自然地貌、地下管网的三维展示,气象和地质灾害更加精准化的应急防控,甚至可应用于碳中和的精准排放评估等。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300颗。而截至今年6月,我国在轨运行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已发射超过30颗,每天可获取上亿平方公里的影像数据。
尽管数据存量巨大,但自然资源、交通、应急、农业等产业目前获得的数据支持仍不到位。究其原因,专家认为是数据的获取环节过多、过于复杂,让地面产业无所适从。
有人打比方说,这就好像在办事大厅排队,窗口很多,各个窗口又功能不一,大家不知如何是好。
应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地球”正在打造“一站式”空天信息平台——用一个软件把卫星拍摄、解码、建模、应用等中间环节封装起来,地面应用只需跟这一个软件打交道。
“要让空天数据更加智能,为各类应用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邵宗有说。
但在吴一戎看来,这还不够。“空天信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今后所有信息都走向空天。比如海底电缆今后可能会被空天信息网所代替。”吴一戎说。(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