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清
(青海油田医院手术室,甘肃 敦煌 736202)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逐渐应用于临床,适用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骨折坏死患者,手术期间,利用人工材料代替机体内坏死关节组织,能够重建患肢关节功能,具有术后并发症风险低、恢复快等优点。结合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进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一般年龄偏大,多伴有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因此围术期内需辅以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有利于患者预后[1]。本文以34 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样本,探究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时间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共选取样本34 例,均符合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随机分组。观察组,8 例男性、9 例女性,年龄区间62-78 岁,均值(67.48±2.75)岁;对照组,7 例男性、10 例女性,年龄区间63-79 岁,均值(67.52±2.81)岁。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知情。对比34 例患者资料,P>0.05。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入院后开展健康教育,围术期内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提供针对性饮食指导[2]。
观察组行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①开展针对性术前手术室护理配合:监管手术无关人员进出手术室,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医务人员进出手术室需更换衣物,并做好手部消毒,同时遵循"三查七对"原则对手术室内仪器进行消毒灭菌,同时加强巡逻,术前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舒缓负性心理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手术[3]。此外,还需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并耐心解答患者内心疑虑,提升患者治护配合度。②开展针对性体位护理配合:指导患者选取最佳体位,即侧卧位准备手术,将软枕垫于患者腋下及髋部等位置,以保护患者腋神经与髋部隆突皮肤,同时调节手术室温度,对于出现严重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者,护理人员需及时与之沟通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并告知主治医师[4]。③开展针对性术中护理配合:术中需做好器械准备工作,配合外科手术医生做好切口准备,术中清理器械及切口血迹,充分保障医生手术视野清晰;护理人员需熟知手术流程及各流程所需器械,便于配合手术,减少手术时间;护理人员需提前到达手术台,确定手术所需器械完整;术中扩髓时,选择器械需遵循由小到大原则,直至符合手术操作;术中置入骨水泥过程中,由于骨水泥凝固较快,因此需先准备假体,随后混合骨水泥,同时注意骨水泥需搅拌均匀后应用,混合骨水泥至骨水泥硬化需7-12min;开展磨削操作时,需提前备好温盐水,做好伤口清洁工作[5];准备好髓腔后,需冲洗髓腔内血迹与松质骨,同时利用纱布擦拭,保障骨面清洁干燥;准备好骨水泥后,需先做好离心准备,避免进入气泡,降低填充强度,填充骨水泥时可选择加压注射方式;安装假体时,巡回护士需确定假体是否完好,由于手术期间医生多次尝试安装假体,因此需清洁假体表面,保障注入骨水泥时可充分粘结;巡回护士还需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调控手术室内温度及湿度,同时监督医务人员活动,监督无菌操作。④开展针对性术后护理配合,术后准备0.5%碘伏置入生理盐水内,清洁伤口,随后清点手术器械、针脚及纱布,避免遗落;待敷料取出后开展全身检查,查看皮肤损伤或压疮,同时对伤口处消毒,并更换敷料;术后观察切口处是否存在明显疼痛或运动障碍;术后定期帮助患者翻身,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6]。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患者入院后开展健康教育,围术期内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开展饮食护理干预。
患者数据分析由SPSS 33.0 软件进行,计数资料指标由%描述,计量资料指标由±s进行,χ2或t验证统计差异。P<0.05,提示对比有意义。
开展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期间,围术期内行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术前组间各项生命体征差异,P>0.05。如表1。
表1 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分析表(±s)
表1 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分析表(±s)
组别观察组(n=17)对照组(n=17)t P治疗前17.15±3.21 17.17±3.23 0.0181>0.05治疗后17.42±1.58 19.86±1.61 4.4598<0.05治疗前72.59±8.49 72.61±8.51 0.0069>0.05治疗后91.28±9.24 79.14±8.63 3.9590<0.05治疗前136.58±13.59 136.63±13.64 0.0107>0.05治疗后121.78±5.68 129.69±6.36 3.8247<0.05呼吸频率(次/min) 心跳频率(次/min) 血压(mmHg)
观察组患者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期间开展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SAS(27.45±3.28)分、SDS(37.94±3.77)分等心理状态评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SAS(43.39±4.42)分、SDS(46.73±4.69)分相比,P<0.05;对比术前组间SAS、SDS 评分,P>0.05。如表2。
表2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表(±s)
表2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表(±s)
组别观察组(n=17)对照组(n=17)t P治疗前54.71±5.11 54.69±5.32 0.0112>0.05治疗后27.45±3.28 43.39±4.42 11.9407<0.05治疗前57.78±5.94 57.83±6.03 0.0244>0.05治疗后37.94±3.77 46.73±4.69 6.0229<0.05 SAS(分) SDS(分)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41 例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 例出血,并发症风险为5.88%,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41 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3 例出血、2例感染、1 例关节脱位,并发症风险为35.29%,P<0.05。如表3。
表3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风险分析表(n,%)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手术期间,可利用金属原料取代。但结合相关研究分析,金属原料开展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时,术后各种并发症风险较高,不利于患者恢复[7]。因此相关学者建议,在围术期内开展高效护理干预,以保障手术质量。本文选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进行研究,术前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掌握手术流程,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调节负性心态,缓解心理应激反应,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耐心为患者解答内心疑惑,尊重患者合理诉求,引导患者表露内心真实情绪,以提升患者手术治疗信心,此外,术前严格管控手术室内人员进出,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清洁手术器械,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同时责任护士需提前进入手术室,认真清点手术器械,做好各项手术准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主治医师开展各项手术操作,及时传递手术器械、设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异常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麻醉耐受情况;术后护理人员需认真清点手术器械、设备,避免遗漏,降低医疗意外事故风险[8]。结合本次研究分析,观察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等心理状态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改善患者预后,在围术期内积极配合医生工作,及时清理切口局部周围组织,可保障术中医生手术视野清晰,有利于降低术中输血量、输液量,还可降低术后血管损伤或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可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还可减少输血量、输液量,有利于维持血压稳定,安全可行,具备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