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新尝试:对话式解说、弹幕

2021-10-20 23:39樊欣阳
大学生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国乒曲棍球单打

樊欣阳

2021年8月6日上午11点15分,随着女子曲棍球的铜牌战结束的哨响,我在咪咕视频所有的东京奥运会解说工作也随之结束。我的东京奥运会解说之旅以“4场乒乓球比赛(一场陈梦单打、一场孙颖莎单打、一场樊振东单打、一场国乒女队团体)和3场曲棍球比赛”顺利收官。

这次我解说的两项赛事的解说方式、语言、节奏,其实有很大区别。

对国乒队的长期关注,为我准备比赛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在我解说的第一场陈梦和莫雷特的比赛中,我尝试了轻松化解说方式,和观众产生了不错的互动效果。客观来讲,由于实力差距很大,虽然陈梦是一个慢热型的选手,直到第二局才有更好的发挥,但拿下这场单打第三轮的“小组赛”确实是比较轻松的。毕竟陈梦世界排名第一,是要冲击奥运单打冠军的选手。于是我开玩笑说:“这场比赛对于陈梦来说是热身,陈梦的比赛才刚刚开始。”

在复盘比赛时发现,有几条弹幕被我的解说点评逗笑了,纷纷发弹幕为我点赞。带有互联网气息但又没有出格的戏谑和调侃,让我收获了一些好评,让观众活跃起来,开始对国乒超强的实力展开了讨论。这让我意识到,观众对于国乒有很多想法,不仅对参赛选手的讨论热情很高,还对国乒历届选手进行了回忆。可以说,由于我国乒乓球强大雄厚的实力,国人的自豪感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在比赛解说中,如果可以找到一些合适的网络热议话题和调侃加入其中,就会让观众形成一种“三维”互动的感觉,实现高效对话。

曲棍球在中国十分小众,观众数量较少,所以在曲棍球解说当中,弹幕互动的速度比较慢。但正是因为项目小众,所以往往观众都是铁杆球迷,解说员可以和他们产生良好的互动,甚至形成“对话式”的交流。由于曲棍球比赛时间较长,节奏也相对缓慢,在双人解说时我会暗示解说搭档,来预测比赛的结果、比分等,并且把同样的问题抛给观众。对于球类比赛,观众很愿意加入到比分竞猜的互动当中。

在解說第二场曲棍球比赛时,就有熟悉的ID在弹幕留言问,“主播觉得今天谁能赢?”“主播今天支持谁?”等问题,这就让解说与观众在比赛直播间中形成了“对话式”的互动,无论是解说员还是观众,在这一刻都有强烈的陪伴感和参与感,这也是新媒体解说当中极具特色的一点。

放眼全国,在培养体育解说专业人才方面,教育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目前只在几所体育类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开设了体育解说专业。因为专业足够新,也就意味着更多可能和更少限制。虽然我是“野路子”,是大二转专业来到解说实验班的,但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劣势。任何人都可以来尝试体育解说。因为它足够新,所以入门是很宽松的。现在相当多的解说员并不是学解说出身的,也很少有人和体育专业相关,大多是有着新闻、播音的相关背景或者纯粹的体育爱好者。但这并不是说体育解说没有行业标准、不是专业性的职业。相反,比起专业资格证之类的“硬实力”,体育解说更需要雄厚的“软实力”:对体育的了解与热爱、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以及迅速的临场反应等,这些都不是单纯地从书本、课堂、专业当中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甚至没有尽头和上限。

猜你喜欢
国乒曲棍球单打
对曲棍球比赛中短角球进攻得分重要性的探讨
国球国车一起炫!风神携手国乒公益直播传授乒乓技艺
世乒赛国乒男团10连冠+女团5连冠
曲棍球:持一棍而动全身
21岁首次登顶世界第一,樊振东的“国乒时代”到了
光大传统
——张 浩
乒乓球单打技战术使用段与身体形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