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凡 李依依
8月,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组织了一次微观摄影大赛,评选出多幅优秀作品,展示了显微镜下的生命之美。一粒花粉、一根花丝、一片叶子的表皮、一只昆虫的器官是怎么从电子显微镜下的黑白照片,變成一张张浪漫图片的呢?
一等奖
“汉堡包”是电镜下虞美人的花粉,“彩虹”是混入的花丝。花粉有三条花粉沟,表面还有颗粒状或者刺状的突起,很像面包上的芝麻。将花粉抖落在铝箔上,然后上金粉,拍出黑白的电镜照片,再用procreate和PS处理,为照片添加色彩。
一等奖
这组作品的拍摄对象是有孔虫化石。有孔虫是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5亿多年前产生于海洋中,至今仍种类繁多。
作品灵感来源分别为云南盛产的永生黄金球(观赏干花)、滇金丝猴、“七彩云南”和云南的精品咖啡豆。肉眼看到的有孔虫化石有点像白色大沙粒,在电镜下,这些小东西可谓形态各异;有的化石是完美的圆球,施以金色便像极了绚丽的永生黄金球;也有两个化石的组合体,像一只滇金丝猴妈妈抱着自己的宝宝;还有一些扁平的有孔虫化石,就像天然水池互相连接。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把它们染成彩虹的颜色,便构成了传说中的“七彩滇池”;缩小电镜的放大倍数,加上棕色的滤镜,它们又像一粒粒咖啡豆。这四个元素共同构成了本组作品“微观云南”。
二等奖
这组图拍摄的是细针果蝇的雄性生殖器,包括阴茎和围阴两部分。细针果蝇的雄性生殖器如同全副武装的太空舰队,因而作者为其配上太空的背景,营造出虫族舰队那样威武的气势。
二等奖
把使用氢氧化钠去除鬃狮蜥鳞片表面附着物后,经过漂洗、烘干后与玉米蛇蜕共同进行镀膜和镜检。同学们发现,样品所呈现的正是一种无序与有序的自由交汇——不尽相同的组成单元通过排列形成了看似有序的整体结构,便想到了海。进一步筛选,便找到了其中的火山岛、蓝洞样的结构,利用PS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五张成品。
二等奖
这是尖裂假还阳参花粉的显微照片。观察样品时,恰好有一粒花粉落在了蒲公英的冠毛上,在电镜放大之下,如同幽暗森林里树枝上结出了一颗亮丽的果实,迎着朝阳闪烁着光辉,作者便及时拍下了此作品。
责任编辑:朴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