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泱泱
杨守财
2021年度中国商飞公司“十大青年英才”
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主管工程技术师。2009年入职,现任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制造中队队长助理。2017年荣获C919大型客机首飞二等功,获评2018年度中国商飞公司“质量先进个人”,2021年度中国商飞公司“十大青年英才”。
辗转南昌、东营、敦煌、阎良、海拉尔等地,雨天保刹车调参,酷暑下完成高温高湿专项试飞,早场、夜班开展排液专项试飞试验,通宵开展MOC5试验……寒冬酷暑,四季如常。杨守财扎根试飞一线,用行动书写铁军担当。
飞机在哪里 他就在哪里
机务人员在外场保障试验试飞,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机坪,负责飞机航前检查、航后排故等工作,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极端天气。在吐鲁番沐光浴热,在海拉尔追冰逐雪,在锡林浩特迎风而立……飞机经历各种试验挑战的同时,他们也在接受同样的考验。
2021年1月的一天,早上8时,空旷的海拉尔机场停机坪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冰雪。此时,气温逼近零下31℃。身着厚重冬衣与荧光背心、戴着棉帽和保暖面罩的杨守财和同事们早早“全副武装”守候在现场。
杨守财2009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长期驻扎试飞一线,历经ARJ21新支线飞机试飞取证,后担任C919机务班组负责人,带领团队安全顺利完成C919大型客机刹车调参试飞、高温高湿专项试飞、排液等重大专项试飞机务保障。
常年往返于各个外场之间,杨守财有个“小习惯”,就是“不定期”修改自己的蓝信签名。通常去哪个地方出差,就会改成“XX(地名)出差中”,既是为了与当地试验队及时有效沟通,又能让其他领导、同事第一时间知道他的去向,如遇到需当面处理的事宜,能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并采取备案,避免耽误进度。
这个“小习惯”,他一直坚持了下来。
“各位,海拉尔太冷,请尽量微信或蓝信联系,在零下30℃的室外,接电话太‘痛苦了。”此次在海拉尔执行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高寒试验保障时,他也更新了蓝信签名。
接电话,这么一件大家看起来极为平常的事,为何会变得“痛苦”呢?
原来,气温零下35℃,空气湿度70%及以上,这是海拉尔冬天的常态。在室外工作,由于风雪很大,没一会儿人就“冷透了”。接电话需要顶着寒风把手套摘了,手机也会因高寒迅速自动关机。
在这样极端的天气里,杨守财带领团队坚守了23天,经历了16次早场作业,其中9次早场准备时间早于凌晨3点。只因凌晨最冷的时候,便是高寒试验的最佳时刻。
到了夏天,在机坪上作业又将接受酷热的考验,与冬天相比是“冰火两重天”。夏天的南昌,用“火炉”来形容并不为过,却是开展高温高湿试飞的最好天气。
这时候,在机坪工作就像“蒸桑拿”,大家每天的衣服基本都是“湿透”的,工作状态会受到影响,而飞机也是第一次参与“热浸透”,其狀态需要重点检查。每次试验前,杨守财会将所有设备按照操作流程逐一检查,检查无误后才在放飞单上签字。
“全年在外场的时间大概超过300天。高寒、高温、大风、暴雨……各种极端天气都经历过。”杨守财笑着说:“多经历几次,就适应了。”
确保零差错 零失误
“坚决不让飞机带隐患上天。”12年的机务从业经历,让杨守财对于机务程序和操作的准确性,早已“习以为常”。“起落架舱门开关、发动机试车前后检查总要反复确认。就像自己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关上门后也要不自觉拽两下一样,已经习惯了。”
为保障试飞安全,杨守财结合实际制定了飞行前后复查表、各类操作朗读单,让机务人员熟悉、熟记安全操作规范;采取了落实区域检查责任人、检查分工合理化等措施,让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机务工作看似简单,但每一条都至关重要。”杨守财说。
机务人员作为飞机放飞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工作细致程度直接关系到飞机飞行质量与安全。为此,杨守财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章,将每一个系统风险点逐一细化落实。
每次早场试验试飞,都有杨守财的身影。他总是在滑行飞行前进行飞机状态确认,只有把飞机告警信息、断路器状态、驾驶舱准备等一一确认无误后,他才会放心地把飞机牵引进机场,交到飞行员手中。正是由于他对质量的严格要求,才让每次航前机务准备工作万无一失。
“杨师傅,口盖里面发现有一个金属块状物脱落!”2020年的一天,机务人员杨润喆一边侧着身子将手探进燃油口盖,一边向师傅杨守财汇报情况。
此时,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正在南昌瑶湖机场北侧停机坪开展应急通风表明符合性试飞前准备工作,杨润喆进行加油前准备工作时,打开右侧机翼燃油口盖,却意外发现旁边的封闭口盖内存在金属脱落物,他立即向现场操作人员发出警示,并报告杨守财。
秉着对飞行安全负责的态度,杨守财立即上报,并通知试飞组在故障未排查清楚前不放飞。技术人员对着图纸查找原因后,最终查明该金属脱落物为缝翼滑轨止动块,由于靠近机翼油箱,如处理不及时、不得当,将给105架机的试飞工作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经过现场紧急维修,同时对全机类似止动块进行排查,终于彻底消除隐患,保证了后续试验试飞安全。
航后检查也是发现问题、排查隐患的重要一环。飞行结束后,飞机因震动等原因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飞机上某些系统的检修工作非常考验人。”杨守财说。面对纵横交错的设备架及尖锐棱角,他带领团队严格按照文件执行,有执行绕机检查的,有开展航后定检工作的,也有准备发动机试车的……最后确保飞机各系统状态良好,符合试飞试验要求。
尽管试验试飞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且要求高,常常会经历各种未知的挑战,但对于杨守财而言,这个过程“累并快乐着”。“当看到飞机顺利地、安全地落地和起飞之时,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就会消解所有的疲惫。”
是鼓励,也是挑战
经历过ARJ21飞机艰辛的取证之路,也亲自安全完成C919飞机首飞放飞,到目前正在参与C919试飞取证……杨守财深感荣幸与自豪。2020全年,杨守财带领机务团队安全放飞80余架次,完成近30项MOC5试验,定检超10000项,为C919顺利进入TIA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深度参与两大型号飞机的研制、见证中国大飞机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杨守财坦言,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今年,他从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制造中队机务班组负责人晋升为制造中队队长助理,岗位和角色的变化,对他而言,是肯定也是压力。
对外与上飞院配合好飞机试验的技术准备、故障的排除,与试飞中心协调机场资源的保障、试飞计划等;对内充分利用各部门的资源,解决外场的困难……杨守财目前主要负责协助制造中队队长,在敦煌和东营进行改装和试飞保障任务的管理工作。“以前是机务负责人,管好自己擅长的部分就行;现在是队长助理,需要管理的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考虑的东西也更多了。”杨守财说。
而对于制造中队人员能力培养方面,杨守财也颇有心得。强意识、抓作风、重养成,他通过优化分工,在试飞一线抓实培训和带教,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打造精英团队。杨守财常常告诫队员们:“多动脑、勤‘举手,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和现场老师傅再三确认。”
飞机在转场期间,由于接送机和备降点都需要人员保障,而每架飞机外场机务保障团队仅10人左右,所以人员短缺的问题就更加凸显。于是,杨守财合理排布人员并适时调动骨干支援重大专项试飞,在实操中快速提升能力。
而在完成好每一项试验试飞任务的同时,杨守财也常常主动思考总结提升的办法,以提高试飞前后的工作效率,为扎实有序推进高强度连續试验试飞奠定基础。
机务人员也有标准工作法?据杨守财介绍,结合自己的专业,他提出了规范外场机务作业标准、提升工作效率的办法,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为机务人员进行讲解。
从首飞前的《C919首架机上机工作注意事项》《LEAP-1C发动机试车手册》,各架机《工作手册》《C919飞机绕机检查规范》,到《飞行前后复查表》、机务虚警清单、机务操作限制以及日常技术提炼的数据、表格、朗读单……根据C919放飞要点,他将各阶段检查的注意事项都详细列举出来,贯穿飞机预先准备、飞行前准备、飞行员登机前及登机后、飞行后检查全过程。“图表形式一目了然,条理清晰,大家自行对照检查,出错率低了,效率高了!”制造中队一名机务人员说。(本文照片摄影:徐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