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对N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8例N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0例、观察组(优质护理)28例。记录两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NRDS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应用价值
NRDS多发生在早产新生儿中,是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发生呼吸困难或进行性呼吸衰竭等问题,极可能因缺氧而造成脑损伤、死亡等严重后果[1]。需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治疗[2]。机械通气是NRDS抢救中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改善通气、缓解呼吸困难,但在通气治疗中也存在很多影响因素,需要护理人员采取科学的护理配合措施[3],详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8例N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根据对应的护理方案差异性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胎龄31周~37周,平均胎龄(33.8±2.2)周,出生日龄5 h~39h,平均日龄(6.8±1.2)h,出生体重1.9 kg~3.1kg,平均体重(2.3±0.2)kg。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都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密切关注NRDS患儿全身状况、生命体征,给予营养支持,定期更换敷料。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①家长心理开导:NRDS病情严重,家长不可探访,其负性情绪非常突出,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护理人员要与家长进行交谈、沟通,让其积极配合治疗,不要惊慌。家长对NRDS的认知较少,要向其讲解NRDS发生诱因、治疗方案、注意事项、预后等。②患儿舒适护理:保证患儿所处的环境条件适宜、舒适,调整房内温湿度(25℃左右、55%~60%)及光照强度。定时开窗、换气,让空气流通。暖箱内被褥干净、柔软,让患儿感受到子宫般的感觉,减少哭闹。根据患儿活动、睡眠的情况安排护理操作,让其能充分睡眠。定期辅助患儿翻身,尽量保持侧卧位。让患儿聆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提高其安全感。③卫生护理:接触患儿之前要先洗手、消毒。定期擦洗患儿皮肤,1次/天~2次/天,做好口腔护理2次/天,预防感染。④通气护理:严密监测、记录患儿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儿口唇、面部情况,增加巡检频率,及时调整通气参数。为了保持气道伸直,可在患儿颈部垫垫子,头部稍微后仰。维持气道湿化,定期增加湿化瓶中蒸馏水,并保持温湿度适宜。严格动态把握患儿体温变化,体温低于35℃则其血液黏度增加、心动过缓的风险增加,因此护理中要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护理前后PaO2和PaCO2变化;记录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氧中毒、非计划性拔管等);在患儿出院时由家长评价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越高则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①观察组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②观察组通气时间(66.8±2.7)h及住院时间(13.5±1.9)d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90.2±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NRDS患儿呼吸困难,需要及时机械通气改善通气,否则大脑出现缺氧性不可逆损伤。新生儿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差,在机械通气救治中需要科学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救治成功率。优质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受到大众的好评。优质护理一方面从病情特点及护理需求出发,对患儿通气过程进行干预、对呼吸道及体温进行科学干预、对环境进行管理,保证机械通气的顺利执行。同时加强病情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另一方面纳入家长为干预对象,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取得其配合。本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更好,且其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也显著减少。综上所述,在NRDS机械通气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田雨,蒋幼凡.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效果的荟萃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2(18):147-149.
[2] 罗顺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机械通气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3):90-92.
[3] 霍耀芳,郄学敏,姚爱敏,等.优质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机械通气效果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