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柳州市城市档案中心工程,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官塘核心区中轴线西侧,龙湖西北角,地上建筑面积七万七千平米,地下两万五千平米,东侧与柳州市民服务中心隔路相望。本文通过回顾本项目的建筑设计历程,简要研究城市档案馆的起源及核心价值,探索档案馆的设计要点。
档案的产生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现有的档案学研究成果和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早期的档案馆首先诞生于中国的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等人类文明发祥地。
中国档案馆的起源从结绳记事开始,结之多少,随物众寡。随时间发展成训木,即在木头上刻各种记号——“无文字,刻木为契”。商周时期,刻于甲骨上的象形文字符号称为阴虚书契;西周天府,保存王朝重要档案的季候称为天府,库内用特制的金匮放档案,称为石室金匮。两汉时期,西汉的麒麟阁、天禄阁,东汉的石室、宣明、鸿都,即是王朝中央档案库。隋唐府库,除官署设有档案库之外,还多处设置收储户籍和谱牒的籍库,收藏僧尼身份证明的度牒库,保存官员考绩材料的甲库,并配备官员负责专职管理。其后经历两宋时期的搁架、明朝的皇史宬、清朝的内阁大库,直至建国后的中央档案馆,负责保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一级行政机关以及具有国家历史意义的重要档案,按照级别依次有省级、地市级、县级综合档案馆,负责保管本地区的各种档案和资料。
外国档案馆最早起源于开罗以南发现的埃尔-阿玛尔那档案馆,其中出土的泥板档案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多是和两河流域一些国家往来的外交文件。在两河流域,泥板档案的出土主要是叙利亚、伊拉克的古城遗址。到古希腊,雅典人在密特伦神庙收存国家文书,这些档案以纸草卷的形式保持。封建时代,档案机构比较分散,各自为政。初期主要是庄园档案馆、教会档案馆,中期出现城市公社档案馆、各种社团档案馆和国王档案馆,末期出现机关档案馆。法国国家档案馆是世界历史近代意义上第一座国家档案馆。1790年9月12日,国民会议颁布了《国家档案条例》,正式命名国民议会档案馆为国家档案馆,用于保存法兰西的文件。条例还规定了两个原则:档案馆的国家意义和档案的对外开放。随之欧洲各国开始效仿,1769年比利时,1814年荷兰,1838年英国,1838年巴西,1840年挪威,1869年芬兰, 1871年意大利,1884年阿根廷分别建立国家档案馆。社会主义国家中,1918年6月列宁签署《关于改革与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档案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理论基础。而美日国家,1933年美国才开始动工兴建国家档案馆,日本则在1971年建立国立公文书馆。
通过对档案馆历史的研究,能明确档案馆特殊的定位和核心价值,确定案馆的文化性、科学性、社会性、服务性、政治性、行政性、独立性、特殊性、知识性、教育性、学术型和研究性。档案馆建筑主要的职能为:维护历史面貌、服务社会实践、收藏文化财富、积累传播知识。
核心价值。柳州市城市档案中心不仅有档案馆建筑通用的价值特性,也有自己特殊的功能需求。柳州市城市档案中心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市档案馆和四个专业馆:市城市规划档案馆、市国土资源档案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市房产档案馆。经综合分析,近期采用“1+4” 模式稳定运营,远期全馆整合,可持续发展。因此空间布局上,将市档案局与四个专业馆以“1+4”的格局排布,保证市档案馆与专业馆的相对独立性。市档案馆与四个专业馆共用查阅大厅、陈列展览厅及其他公共空间,资源共享,集中服务。因此本案核心价值为:记录城市行政事务和社会记忆,协同市民服务中心面对公众开放。
呼应城市。主面朝东,尊重龙湖主轴,面宽与市民服务中心对齐,建筑主要界面朝东,开放共享相互协同;湖景公园,呼应景观斜轴,高低错落的形态关系和而不同,龙湖周边推陈出新;有分有合,将四专业馆业务技术和库房合为一栋塔楼,地上分离地下连通;高藏低阅,高区库房按照调阅频次不同设置不同的档案架模式,低区分设小车调档系统共同对接公共大厅服务窗口。
管库分离。通过对档案馆发展历程、现代档案馆的案例分析和各档案馆使用现状的了解,结合对周边公共建功能的整体考量,将相近的部分有效整合。整个建筑偏东北的1/4功能对外,剩下3/4对内,实现管库分离。库区部分分市档案馆和四馆联合两个塔楼,高区馆藏。办公部分各居于两塔楼一侧,与联合办公整体联系,实现规整灵活。
档案馆流程工艺设计是设计中必须研究和重点设计的组成部分。工艺要点主要有:入库消毒、加工整理、上架储存、公共调阅、内部调档等。
1.入库消毒的工艺
(1)进档区的卸货平台位于架空区域,操作不受风雨影响。
(2)室内设临时库房对接卸货平台,临时库房宜采用积层架,提高机械化装卸效率。
(3)附近设置小车间,停放专用叉车和托盘,档案小车也集中停放。
(4)消毒室位于临时库房和货运电梯之间,消毒室临外墙,吊顶内设井道将消毒后的微毒气体(环氧乙烷、硫酰氟等)从高区排出。
(5)设置适量临时库房,便于业务周转和暂存。
2.加工整理工艺
随着档案存储形式的日新月异,原有的缩微工艺无论是制作还是阅览的需求逐渐降低,而数字化存储和非线性编辑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修复装裱工艺在诸多保存不善的历史档案入库时作用显著,档案馆设计需力求面向未来,适应档案馆工艺的发展。
3.上架储存工艺
(1)依据档案存储方式和调阅频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档案架模式是档案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2)除了公共查阅大厅设置一些开架档案架外,库房全部按照智能密集架的方式实施,这样能提高档案储存效率,也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手持PDA快速查询到档案所在库架。
(3)库房采用双环式设计,外环临外墙的设置普通库房,对于温湿度区间控制要求高的特藏库房设置于内核。
(4)空调设备、细水雾和气体灭火间,云存储中心UPS室等技术用房按标准间隔配备。
(5)设置过渡室,保证档案进出时温湿度的缓释变化。
4.公共调阅工艺
不同于传统档案馆面积偏小的公共调阅部分,本项目设计本着集中开发的原则,将五馆的公共大厅整合为一个,并将其与各展厅、多功能厅等公共空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满足新时期档案中心“五位一体"的职能目标,适应各类公共活动的开展。
5.内部调档工艺
(1)采用小车调档系统,节约工作人员步行动线,自动化的操作有效提高借阅效率。
(2)远期预留机械臂系统改造条件,适应全自动化、库房无人化的发展趋势。
(3)在内部调档通道与库房联结处,预留风淋房除尘间,保障库房区域的洁净度。
本文通过对城市档案馆历史发展的研究,分析和梳理当代档案馆设计的核心要点以及工艺要点,呼应城市设计、策划核心价值、落实工艺要点,望为该类型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