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 曲晓晶
推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为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组织教师听相关讲座,认真学习和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观察、分析和推进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专业能力,由此,教师树立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并将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与学习之中。用教育的眼光来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才能充分理解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和行为,进而引发幼儿持续探究和深度学习。
结合幼儿园现实情况,教师通过研究与实践将户外活动场地按照游戏功能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户外自主游戏。
攀爬运动区:活动区内有三角攀爬架、攀爬墙、攀爬廊架等供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生活体验区:在活动区内投放废旧锅碗瓢盆、吊床、凉亭等生活用品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艺术涂鸦区:活动区内有大面积的涂鸦墙、黑板、瓷砖、木头、石片作为幼儿的“画布”,同时提供丙烯颜料、粉笔、水粉颜料等供幼儿自由选择。
沙水区:为了满足孩子们玩沙的需求,幼儿园开辟了三个沙池,并提供干净的海沙、多个水龙头、丰富的玩沙工具供幼儿自主游戏。
泥水区:在大片空地上创设泥水区,并提供铲子、小铁锹、水鞋、小水桶等方便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交通游戏区:按照实际道路规定,在地面绘制了斑马线、双黄线、单黄线等交通标线,购置了红绿灯,设置真实的道路场景;同时购置定做了大量的幼儿用车供幼儿游戏和学习。
自然游戏区:幼儿园后院有大片的树林、草地、菜园、战壕、土坡,以及水泥管、爬架等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建构区:提供大量的低结构材料,如木板、木块、木箱、竹梯、木梯等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精神状态轻松、各项能力较强的幼儿更易于自选角色、自主交往,同时还能克服各种困难、大胆提出建议,这些都为他们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有一部分孩子不敢大胆选择游戏,不能主动与他人交往,缺乏自己的认识和主见,不会或不愿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会直接影响幼儿性格的形成和各项能力的发展。
教师们通过讨论确定了“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这一研究方向——户外混龄游戏是一种不分班级、不分年龄、打破常规的游戏方式,在与同伴相互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的过程中,幼儿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游戏理念的改变不仅仅是老师的改变,孩子的学习理念也要改。教师:从我想让孩子怎么玩转变成怎么让孩子自主玩;孩子:从老师想让我怎么玩变成我自己想怎么玩。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对孩子说“自主”,他们很难理解其内在含义,于是教师用一个孩子们都能理解的词来替代“自主”两个字,这个词就是“随便”。我们第一天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时是这么对孩子们说的——“从今天开始,幼儿园的活动区域随便玩,所有的玩具材料随便拿,合作的小伙伴随便选,但随便玩不是‘胡乱’玩,是要自己进行规划的。”老师的话刚一落音,孩子们都表示不相信,纷纷问:“这是真的吗?”“不会吧?玩具随便玩?”听到老师肯定的答案后,孩子们一哄而散,飞奔向自己喜欢的区域去了……户外自主混龄游戏就这么“随便”地开始了。
在每天下午一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时间里,全园的孩子不分班级、不分年龄,在完全自主、遵从自己意愿的状态下自由选择区域、自主确定游戏主题、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游戏。
在班级内请孩子们自己做规划,说一说今天自主游戏时想要玩的区域、想要合作的伙伴、想要玩的游戏内容;回忆以往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解决;教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总结,鼓励和引导幼儿和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合作游戏。我们从倾听孩子的想法入手,在游戏前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倾听孩子们对材料、玩法和使用规则的表述,倾听他们对游戏主题的确定以及游戏规则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讨论”就成了一块“垫脚石”,成为了幼儿自主游戏的一个重要铺垫。
首先,我们合理规划各个游戏区域,再在每个区域固定一位老师对本区域幼儿进行观察与指导。自主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先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内排查安全隐患,排查处理完成后游戏才能开始。教师负责的活动区域两周轮换一次,三个年级组长在活动区内轮流巡视,教师每天都会将区域内观察发现的问题做口头汇报、及时梳理,并通过每周一的教研活动进行研讨分析。
游戏结束,提示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就要收纳整理玩具。我们鼓励幼儿按照材料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将用过的玩具放回原位,收纳整理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们不强制孩子整理收回所有的游戏材料,因为他们今天的游戏愿望或目标可能还没有实现——有持续性游戏的欲望和要求,而且游戏材料所在的位置对后续活动没有影响的时候,我们允许孩子可以先不收纳整理,等明天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还会来这个区域继续进行今天没有完成的游戏——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孩子游戏的支持也包括对孩子持续游戏意愿和持续游戏时间上的支持。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的活动过程——跟谁一起玩的?怎么玩的?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没有?并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则对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总结。最后,孩子们用画笔将今天的游戏过程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过程中及时梳理经验、取长补短,为下一次的游戏做好铺垫。在讨论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适时制定、改变游戏规则和游戏情节,进而让游戏变得更加自由、自主,孩子们的经验和能力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显著提高。
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的充分支持,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进而才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并结合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给予孩子在游戏材料、活动空间、活动时间等方面的支持与引导。耐心观察幼儿的一切行为,正确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所反映的经验与水平;抓住教育契机给予及时、适宜的回应与支持,推动幼儿深入学习与探索;通过游戏分享、游戏故事等形式帮助幼儿回顾、梳理已有经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与探索的欲望。
我们制定了游戏活动观察记录表,教师在幼儿游戏时随时带着思考去观察孩子的行为,仔细倾听孩子们的对话,并用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及时发现游戏材料不足、教师指导不足、孩子生活经验不足等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知识和经验。总之,教师要对幼儿的游戏活动不断进行教研与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从而打造一支多层次、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通过自主游戏支持儿童成长与发展的专业能力。
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升——孩子们学会了计划、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记录,同时他们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进而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依靠自身的生命力来获得成长与发展。教师和幼儿真切感受到了从“游戏”到“自主游戏”的回归带来的无限快乐,我们期待继续以“自主游戏”为火种燃亮儿童的游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