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
今年玉米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是整体依然属于高位。从2020年四季度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全面开始两端发力,补供给、减需求,投放储备玉米、增加进口、严格限制玉米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等“组合拳”,对玉米全面施压。整个8月份玉米都处于弱势整理态势,走势偏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新季玉米逐步上市
新作方面,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看,目前秋粮种植面积已落稳落实,总体稳中有增,尤其是玉米面积增加,在田作物目前长势总体正常,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粮食增产趋势明显。目前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除河南部分重灾区长势较差外,其他地区秋粮作物长势较好,特别是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已进入灌浆乳熟至蜡熟期,长势好于常年,增产趋势明显。新季玉米将逐步上市,而东北产区陈玉米存粮较多,对当前陈玉米价格形成压制。
(二)小麦替代持续
由于玉米价格持续高位,叠加生猪养殖利润回撤,小麦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小麦价格成为玉米价格的锚,限制着玉米价格上涨,小麦价格和玉米价格紧密关联。
(三)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出炉
农业农村部在重庆举行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发布会,会上公布了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整体30%的饲料用玉米替代是有可行性的。随着饲料中玉米配比的下降,有效减少了玉米的饲用需求,限制玉米价格上涨。
(四)生猪存栏恢复良好,养殖利润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随着生猪存栏的有效恢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统计的猪肉平均零售价格从8月2日的17.34元/500克降至8月31日的16.67元/500克。而从今年以来每月首个工作日的猪肉平均零售价格来看,猪肉价格从1月4日的29.36元/500克降至8月2日的17.34元/500克。
虽然生猪存栏恢复良好,但是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目前养殖企业纷纷亏损,养猪不赚钱,从各个方面减少投入,其中饲料中玉米的运用减少,纷纷采用陈稻谷、小麦及进口玉米和替代品等,抑制玉米消费。
(五)美国玉米价格回落
美国全国农业统计局(NASS)宣布将在9月修正美国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而往年通常要到10月份才这么做。目前还不清楚今年提前修正播种面积的原因。欧布莱恩资深分析师里奇·菲尔茨认为美国农业部可能会将玉米播种面积调高80万到120万英亩,高粱播种面积可能调高100万英亩。芝加哥期货国际的特瑞·瑞利认为玉米播种面积可能提高50万到100万英亩。叠加美国季节性收割压力临近,且对飓风导致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出口停滞的担忧挥之不去,CBOT玉米期货承压收低。
独立分析机构IHS Markit Agribusiness将2021年美国玉米平均单产预估下修至每英亩175.4蒲式耳,但将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从149.11亿蒲式耳上修至150.91亿蒲式耳。USDA月度供需报告将更新美国2021/22年玉米产量预估,交易商等待从中寻找指引。
从供应面来讲,目前全国范围内新季玉米长势较好,且春玉米逐渐上市,加上进口玉米集中到港,中储粮进口玉米拍卖也持续发放,同时小麦及稻谷定向拍卖向市场投放低价谷物,另外,有消息称国内某大型粮企要求三方资金的贸易商9月30日前必须出库,不能出库的全部砍仓,风险不能后移,导致当前东北粮源走货明显增加,市场供应相对宽松;需求方面,生猪等养殖方面以及深加工方面受成本利润的影响,比较注重成本端的控制,多数养殖户倾向于用进口玉米以及其他低价谷物替代玉米的使用,替代品持续挤占玉米的市场份额,因此饲料养殖对玉米需求拉动相对有限;而深加工当前处于较低开机率及偏高成品库存压力下,短期补库力度有限。
总的来讲,短期玉米逻辑从现实转向预期,多空双方在新作问题上分歧较大,在当前基本面偏弱背景下,连盘玉米01合约偏弱震荡运行。随着后续新季玉米大量上市,预计贸易商与农户将进行一段时间的心态博弈,直到各地深加工企业启动收购,将决定新季玉米的后续走势动向。
8月市场购销平稳运行,8月下半旬步入清淡。本月由于国家临储的拍卖以及中储粮各分公司的销售,目前稻谷供应充足,各地稻价稳中有降。本月各地订单增加,加工厂开机率得到了一定的维持,多数企业希望依靠9月份的订单提振市场。目前来看,目前整体上涨动力不足,9月份市场预计有所提振,预计价格将平稳运行。
本月大米市场处于消费淡季,米企目前消耗量大,供应充足,去库存成为各个米企的首要目标。部分大型米企通过降价来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为9月份的市场销售打开通道,但这也对小型米企产生了不利影响。预计粳米价格在9月份可能有所下降。
1.市场供需状态良好
8月以来,受到政策性稻谷拍卖及储备轮换以及早稻的上市,市场供给充足;受疫情的影响,下游企业以及居民备货量上增,大米市场有望回暖。
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2021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7101万亩,同比减少24.9万亩,下降0.4%,主要是广东、湖南有所减少。但播种以来,主产区大部时段气象条件较好,阶段性阴雨寡照和洪涝灾害发生偏轻,总体有利于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同比增72.3万吨,增长2.7%。
2.我国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
据海关统计我国上半年大米进口情况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大米30万吨,环比减9.1%,同比增16.8%;出口大米26万吨,环比增13.0%,同比减1.5%。1-6月累计,进口大米255.40万吨,同比增1.1倍;进口额11.96亿美元,同比增74.9%;出口大米131.72万吨,同比减3.2%;出口额5.09亿美元,同比减3.4%。进口大米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占进口总量的23.1%)、越南(占21.8%)、缅甸(占20.8%)、印度(占18.2%)、泰国(占7.5%)。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韩国(占出口总量的10.5%)、塞拉利昂(占9.5%)、巴布亚新几内亚占7.0%)、埃及(占6.8%)、土耳其(占6.5%)。
大豆现货方面,随着国储的不断收购,及终端需求的消耗,使得黑龙江产区大豆余粮基本见底,同时8月份受疫情影响,各省内国产及进口豆流通受限,加上各大院校如期开学,且节前备货需求增加等因素均提振大豆现货价格。另外8月底海关暂停3家加工企业和仓库的进口资质,同时对进口贸易豆流向问题进行彻查,使得近期进口贸易豆流通受限,也侧面提振国产大豆价格。整体来看,8月份大豆现货市场表现可观,预计在新粮上市之前,大豆现货价格将维持坚挺态势。
期货市场来看,8月份豆一期价呈现“过山车”行情。虽然大豆现货市场维持坚挺,但是期货价格却出现大幅波动,多次出现大涨大跌的行情。这主要是一方面国储虽然在不断收购,但是市场传言国储停收和拍卖的消息也未曾间断过,因此,国储拍卖和停收的消息始终影响市场情绪,促使期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另一方面,从技术上来看,豆一2111合约价格底部在5600元/吨附近获得支撑,而上方压力在6000元/吨附近。短期来看,预计豆一主力2111仍将在此区间波动的概率较大。
1.省储总共拍卖4次
7月20日发布公告宣布27日拍卖8.844万吨的2018年大豆。该消息公布前后市场恐慌情绪加剧,期货价格出现大幅回落,最低触及5602元/吨。7月27日省储第一次拍卖最高溢价160元/吨,成交率达到66.8%。7月30日将第一次拍卖剩余的2.93万吨大豆继续投放市场,此次拍卖均为底价成交,成交率73.2%。8月3日剩余的7000吨大豆底价也全部成交。省储拍卖之前令市场恐慌情绪增加,使得消息公布后期价出现回落,不过在省储拍卖之际,由于溢价和成交率良好,对大豆市场起到阶段性的提振作用。
2.进口豆第一拍全部成交
2021年8月24日,中储粮拍卖的2019年29.4万吨的进口大豆全部成交,底价4350/4380/4500元/吨,成交均价4444元/吨。对比来看,去年进口豆共计成交135万吨,年成交率86%,成交均价3286元/吨。虽然进口大豆拍卖等对国产大豆价格影响不大,但是今年首批的进口大豆拍卖底价高于去年均价将近1000元/吨,且最高溢价100元/吨,侧面提振国产大豆价格。
3.国储拍卖靴子落地
9月2日晚,市场传言已久的国储拍卖终于兑现,从公告来看,本次拍卖的时间是9月7日上午10点,拍卖的大豆主要是18年和19年的,数量77092吨,标的分布在北安、嫩江、穆棱、哈尔滨、海伦、敦化、莫旗、大杨树、阿荣旗、尼尔基、成都。
本次拍卖对于市场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目前大豆余粮已经见底,这时国储拍卖对于市场是补给的作用,虽然有人会认为拍卖是利空打压,但是,实际未必如此。从去年的拍卖看,去年的拍卖开始于6月12日,从拍卖的价格看,越往后期拍,价格越高,拍卖反而是利多的提振。今年的市场环境和去年一样,都是在市场余粮售罄的阶段开始拍卖,对于市场的压力会大大减轻。另外,市场传言国储此次拍卖底价为5700元/吨左右,该价格与当前现货市场的价格一致,对市场而言也有提振作用,需重点关注拍卖的成交情况。
另外据悉,国储2018年和2019年的粮大概有40万吨,由于2018年遭遇早霜,大豆品质相对较差,因此中储粮可能会将2018年的粮全部拍卖出去,预计后期拍卖或将持续。
4.8月进入大豆生长关键阶段
8月份,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降雨量偏少,如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等地出现干旱现象,虽然8月份迎来了有利降雨,对大豆鼓粒有利。不过据宝清地区知情人士反馈,低洼地块的大豆往年一公顷能收购5000-6000斤,今年差不多只能达到3000-4000斤,因为前期干旱大豆结荚少。山地一公顷大豆能达到3000多斤,但是由于干旱部分地区的大豆已经旱死,剩下的就参差不齐,个别能到千八百斤,也有2000多斤的。西部地区降雨良好,个别地区降雨偏多,低洼地块出现洪涝现象,不过据目前反馈来看,西部地区大豆涨势和单产可能好于去年。9月底大豆逐渐进入收购期,重点关注9月份的天气变化情况,秋收时节的雨水情况。
5.现货价格普涨
本月国产大豆价格整体普涨。截止9月3日当周,黑龙江产区大豆毛粮价格较上月平均每斤上涨了5分钱左右,筛粮2.82-2.88元/斤,平均每斤上涨2-3分钱;吉林地区余粮逐渐见底,现已经停报;内蒙古毛粮价格2.75元/斤,较上月上涨了0.02元/斤。
自5月11日国储入市收购至今,已经持续将近4个月之久,因此,随着国储的不断收购,及终端需求的消耗,使得黑龙江产区大豆余粮基本见底,同时8月份受疫情影响,各省内国产及进口豆流通受限,加上各大院校如期开学,且节前备货需求增加等因素均提振大豆现货价格,另外8月底海关暂停3家加工企业和仓库的进口资质,同时对进口贸易豆流向问题进行彻查,使得近期进口贸易豆流通受限,也侧面提振国产大豆价格。整体来看,8月份大豆现货市场表现可观,预计在新粮上市之前,大豆现货价格将维持坚挺态势。
美豆价格在8月份区间波动,美豆价格总体在外部市场的变化,美豆主产区天气以及美豆出口势头强劲之间博弈。预计美国农业部9月份供需报告有可能下调美豆单产,美豆期末库存或进一步趋紧。同时,9月份进入美豆收获期,应重点关注美豆主产区天气与美豆的优良率情况。整体上来看,在目前美豆出口强势,库存偏紧的形式下,预计美豆维持震荡偏强的格局。
1.美豆8月走势回顾
美豆价格进入2021年8月份以来,美豆价格总体呈现区间震荡走势,上方压力位置1400美分,下方支撑位置1300美分。美豆主产区天气以及优良率变化是影响美豆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美豆多空因素影响因素交织,价格区间波动。
1.美国新季大豆产量远高USDA预期
美国农场期货杂志旗下的职业农场主公司(Pro Farmer)经过上周对美国中西部7个玉米大豆主产州进行的为期四天的年度实地考察后,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远高于美国农业部(USDA)的最新预期,因为东部种植带产量提高,有助于弥补西部地区干旱的影响。ProFarmer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为44.36亿蒲式耳,平均单产为51.2蒲式耳/英亩,分别高于美国农业部8月预测的43.39亿蒲式耳和50蒲式耳/英亩。
2.美豆优良率下降
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称,截至2021年8月22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6%,市场预估均值为56%,之前一周为57%,去年同期为69%;美国大豆开花率为97%,之前一周为94%,上年同期为99%,五年均值为97%;美国大豆结荚率为88%,之前一周为81%,去年同期91%,五年均值87%;美国大豆落叶率为3%,去年同期为4%,五年均值为3%。
3.美国播种期天气
8月美豆主产区降水中西部增多,打破了之前炒作天气干旱的格局,在连续的降水下,降水不均、部分地区的干旱得到解决。从未来一个月美国大豆主产区天气预报来看,温度与九月相比下降很多,降水较为一般,预期美豆优良率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4.巴西8月大豆出口量环比上升
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称,8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可能达到578.5万吨,低于一周前预期的598.6万吨,但是仍然高于去年8月份的出口量557.4万吨。ANEC在8月初预计2021/22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将提高到9430万吨,高于当前年度的出口预估值8650万吨。
5.中国7月份大豆进口量下降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867万吨,环比减少19.1%,同比亦减少14.1%。
6.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增长
自8月5日以来,美国农业部已经15次报告单日大豆出口销售,累计销售350万吨,其中销往中国约190万吨,销往未知目的地约145万吨,还对墨西哥销售近15万吨,基本全部在2021/22年度交货。
1.美国农业部9月份单产有上调可能
Pro Farmer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达到44.36亿蒲,平均单产为51.2蒲/英亩,也要高于美国农业部8月份预测的43.39亿蒲和50蒲/英亩。这份报告在市场上引起热议,美国农业部很有可能在9月10日的报告中对产量进行调整。
2.美豆天气的不确定性
目前美豆降水虽然有所好转,但是9月份的IKA飓风会对美湾产生较大影响,有可能导致美豆出口受阻,从而导致美豆盘面价格持续下跌。
美豆价格在8月份区间波动,美豆价格总体在外部市场的变化,美豆主产区天气以及美豆出口势头强劲之间博弈。预计美国农业部9月份供需报告有可能下调美豆单产,美豆期末库存或进一步趋紧。同时,9月份进入美豆收获期,应重点关注美豆主产区天气与美豆的优良率情况。整体上来看,在目前美豆出口强势,库存偏紧的形式下,预计美豆维持震荡偏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