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前外侧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

2021-10-20 00:58廖万华
医疗装备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三角肌肩峰肱骨

廖万华

石城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江西石城 34270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会在较大程度上阻碍患者的正常活动,因此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进行治疗[1-2]。目前,临床多使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该病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MIPO 常用的入路方式有经肩峰前外侧入路和经胸三角肌入路,不同入路方式的疗效亦不同。本研究探讨肩峰前外侧MIPO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4±4.9)岁;平地摔伤18例,车祸伤7例,运动伤5例。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9±5.1)岁;平地摔伤17例,车祸伤6例,运动伤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标准;获得家属的完全同意。排除标准:无法配合完成治疗;其他部位骨折。

1.2 方法

对照组经胸三角肌入路实施MIPO 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并协助其保持仰卧位,从喙突向肱骨的三角肌粗隆做一切口,于骨折近端发现头静脉后将其向外牵拉,充分暴露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于联合腱外侧切开锁胸筋膜,对近端的喙肩韧带进行良好的保留;于胸大肌止点上缘向远端做一长约1~2 cm 的切口,以充分暴露肱骨近端骨折部位,清除血凝块,于胸大肌深方寻找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牵引肩关节使其保持外展位,以完全暴露三角肌下间隙,穿过大、小结节腱性部分进行缝线,并留作牵引;对肱骨头与肱骨干进行复位,并复位大、小结节骨折块,使用克氏针对其进行临时固定,将锁定钢板置于骨折近端外侧,确保钢板近端距离大结节最高点约8~10 mm,偏结节间沟后方约4 mm,之后使用克氏针对钢板进行临时固定,先使用l 枚3.5 mm 皮质骨螺钉将接骨板固定在肱骨干,之后拧紧加压,经导向筒在钢板近端钻孔,向肱骨头内将5~6枚锁定螺钉拧入,在远端将2~3枚锁定螺钉拧入。

试验组经肩峰前外侧入路实施MIPO 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并协助其保持仰卧位,同时将患肩垫高,术前标记腋神经走行与肩峰位置,从肩峰前缘向肱骨外上做一长约5~7 cm 的纵切口,依次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沿三角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切开深度直至肱骨近端骨质,注意尽量避免对骨膜进行过多剥离,以保护骨折块上的正常组织,使肱骨近端后倾角与颈干角得以恢复;于直视下复位骨折部位,以结节间沟为复位的解剖标志,先复位固定粉碎性近端骨块,之后使用2.0 mm 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部位,注意预留钢板植入的位置,在C 型臂X 线机的辅助下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待复位满意后选择适宜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将钢板远端倒数第二孔作为中心做一长约3 cm 的纵切口,以充分暴露肱骨干;在三角肌下骨膜外建立隧道,使两个切口在横行的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组织下贯通,将钢板插入骨折近端位置,确保钢板远端处于肱骨干外侧正中部位后,先使用1枚普通螺钉固定钢板,使其帖服于肱骨干,然后在骨折近端使用4~6枚锁定螺钉固定钢板,远端使用3~4枚锁定螺钉固定钢板,并使用可吸收缝线将锁定螺钉固定在钢板缝合孔上,固定完成后协助患者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并观察有无阻挡刮擦感,若有,则调整位置,最后使用C 型臂X 线机观察骨折复位固定效果,若复位固定良好,则进行彻底止血,并逐层缝合切口。

两组均于术后接受抗生素治疗、早期被动活动及为期1年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1)肩关节功能:依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总分100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不良事件:统计两组神经损伤、肱骨头坏死、螺钉松动等发生情况。(3)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切口长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肩关节功能

试验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

2.2 不良事件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切口长度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比较(±s)

表 3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比较(±s)

手术切口长度(cm)对照组 30 114.82±3.49 89.56±2.47 21.58±4.82 7.58±2.49试验组 30 94.56±2.36 74.58±1.26 15.18±3.65 4.52±1.47 t 26.339 29.590 5.798 5.796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骨折愈合时间(周)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手术是治疗该疾病患者的主要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肩关节功能恢复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师多使用内固定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此种手术方式具有骨折复位精准、内固定牢固等优点,同时在术后协助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能够有效恢复肩关节功能,提升康复效果[3-4]。但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可知,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将会产生不同的术后效果[5]。在常规治疗中,医师多选择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虽然此种方式对于移位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良好效果,但手术过程中无法获得大面积的手术区域,而且还会影响肱骨头的正常血运[6]。

经肩峰前外侧入路方式无需做较大的切口,且无需剥离较多的软组织,因而能够加强对患者的保护[7];同时,该种方式还可使医师在直视的情况下使钢板到达理想位置,因而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肩峰前外侧MI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良好,可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创伤较小,不良事件较少。经肩峰前外侧入路方式从无血管的三角肌前中肌纤维间钝性分离进入,能够有效加强对肱骨头正常血运的保护,促进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提升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降低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此外,该种方式无需将三角肌纤维切断,且无需将与骨块相连的软组织进行广泛暴露,能够降低对肩关节外展、前屈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8]。但临床操作人员依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从而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的术后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肩峰前外侧MIPO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良好,可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创伤较小,不良事件较少。

猜你喜欢
三角肌肩峰肱骨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
关节镜下喙肩韧带松解在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中的作用
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不同位置皮下给予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