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住宅小区尺度的城市基层医疗点可达性分析

2021-10-20 04:21:04连志远
北京测绘 2021年8期
关键词:三环主城区住宅小区

连志远

(江西理工大学 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99)

0 引言

为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卫生服务职责,科学合理地分析城市基层医疗点的服务覆盖程度,可以更好地推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疫和医疗救治能力。结合武汉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居住模式,以住宅小区尺度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及可达性,对城市以住宅小区为居住单元的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空间可达性指基于通行的现状,不同空间区域的通达程度[1]。Hansen在1959年首次提出了可达性是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2]。可达性程度通常利用不同等级道路网络的时间/距离值量化。可达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为满足人民需求的基础服务可达性以及空间要素之间的联系,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比如研究商业中心[3]、学校教育[4]、图书馆[5]、公园绿地[6]等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基层医疗服务的供需空间分布特点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人民关注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达性关系着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调整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更好地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已有学者主要从城市范围的市区、社区、街道以及乡镇、建制村尺度[7]进行分析,本文结合武汉市主城区实际居住空间,以城市住宅小区为对象从主城区三个环区尺度对比分析基层医疗点可达性。可达性计算模型主要有供需比模型、缓冲区模型、栅格成本距离法[8]、核密度模型[9]、网络分析模型、引力模型及其改进形式[10]、2SFCA(两步移动搜索法)等。本文在借鉴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武汉市主城区三个环区住宅小区网络大数据、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改进了调研数据量不足、片面的弊端,在方法上采用了拟合距离衰减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模型,相比较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更客观、精准了基层医疗可达性,为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的全面性和公益性提供合理建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收集了由安居客、高德地图等互联网站数据,进行空间矢量化处理后得到的武汉市主城区一、二、三环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住宅小区大数据。住宅小区数据包含住户数属性,用于计算可达性指数计算。路网数据来源于OpenStreetMap开源平台,包含道路长度属性,依据城市道路规范赋予车行速度。基础数据包括城市街道数据和环区面数据主要来自地图网站,综合各种地理要素构建了可达性分析的地理数据库。

1.2 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两步移动搜索法是空间可达性度量合理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基于机会累积思想,分别对阈值范围内的供给点和需求点的两次移动搜索,计算相应的供需比来表达可达性程度[11]。不足之处是对阈值范围内的值无差别地对待,然而现实中医疗点存在随着距离的增加,人们就医的意愿可能会下降的情况。因此,本文在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基础上,加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在对武汉市主城区的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点进行分析中实现了对就医距离的考虑。

首先将医疗点设为供给点,住宅小区为需求点。通过以供给点为中心,对阈值范围内的需求点赋予高斯方程计算出来的权重值,距离越远,权重越低,对赋予权重的需求点加权求和就得到了住宅小区的住户数服务数量。每个医疗点的服务能力与小区住户数服务数量的比值,即为供需比Rj,如式(1)所示:

(1)

式中,Sj为医疗点的服务能力;Dk为阈值范围内的住宅小区的住户数量;dkj为医疗点和住宅小区之间的车行时间;d0为医疗点和住宅小区之间的车行时间阈值;G(dkj,d0)为k点随距离衰减的权重值,此处为距离阈值范围内的高斯衰减函数如式(2)所示:

(2)

其次以住宅小区i为中心,对相同阈值d0范围内医疗点的供需比利用高斯方程赋予权重,计算阈值范围内医疗点供需比Rj的加权求和值,即为每个住宅小区的医疗点可达性Ai。如式(3),dkj为住宅小区到医疗点的出行时间成本;G(dkj,d0)为j点随距离衰减的权重值;Rj为住宅小区i服务范围内医疗点的供需比。Ai值反映了住宅小区的可达性程度

Ai=∑j∈{dkj≤d0}G(dkj,d0)Rj

(3)

2 基层医疗点可达性结果与分析

2.1 基层医疗点服务区分析

本文以住户数作为住宅小区的服务数量指标,利用车行时间成本量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可达性程度。城市道路等级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并按照城市道路规范设置了不同等级道路的平均车行速度,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道路等级及车行速度设置 单位:km/h

在主城区一环区、二环区、三环区分别进行服务区分析。利用GIS网络分析工具,建立O-D成本矩阵,一环区125个住宅小区到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车行时间成本是17 min。通过设置8和34 min的时间阈值,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达性的敏感度。如图1所示,即一环区不同时间阈值下的住宅小区覆盖范围。利用相同的方法,得到二环区14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7、14、28 min时间阈值的服务范围对476个住宅小区的服务能力(图2)。三环区3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942个住宅小区在7.5、15、30 min时间阈值的服务范围(图3)。通过对比三个环区基本上在一环区17 min、二环区14 min、三环区15 min能够覆盖到大部分的住宅小区,但是只有在两倍的时间阈值的服务范围才能基本上实现全覆盖。显然,当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点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满足更便捷、更全面的空间分布格局。三个环区的住宅小区平均17、14、15 min到达最近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环区相对时间更长。

图1 一环区服务区

图2 二环区服务区

图3 三环区服务区

2.2 基层医疗点可达性分析

住宅小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达性的计算过程中,时间阈值采用了整个环区就医最短路径的平均值,得到了一环区17 min、二环区14 min、三环区的15 min的车行时间阈值,相对较合理,也能反映可达性指数在环区的整体情况。首先基于主城区一环区路网数据,结合网络分析功能,以17 min的距离阈值计算医疗点的服务住户数量,并对住户数赋予高斯距离衰减权重,统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内的住户数量,利用公式(1)计算每个基层医疗点的供需比。以住宅小区为中心点,对相同时间距离阈值内的基层医疗服务点的供需比赋予距离衰减权重,统计得到17 min阈值下的可达性。依据地理空间定律,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表达出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一环区可达性指数在[0.0,55]中分布在10个分段区间里,利用相同的原理与方法,得到14 min的二环区和三环区15 min的基层医疗点可达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如图5~6所示。

图4 一环区可达性

图5 二环区可达性

图6 三环区可达性

一环区在武昌区积玉桥街道、中华路街以及江岸区的球场街区域可达性指数最高,在武昌区的水果湖街道、江岸区的永清街、四唯街区域较低。二环区的高可达性指数分布较分散,但是较低的可达性指数范围较集中,分布在二环区西北东南区域。三环区可达性指数形成南北差异,北部区域成面状低可达性,南部区域成面状较高可达性,反映了空间差异情况。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服务能力,可以考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位的地区适当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基层医疗点的覆盖范围。

3 结束语

本文是在结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主城区以及各城市的人居现状,以住宅小区为服务对象,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服务能力的覆盖范围以及可达性指数,从主城区的一、二、三环区尺度进行对比分析。

(1)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角度分析了一、二、三环区,平均车行时间17、14、15 min到达最近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环区时间相对较长,反映了一环区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应该适当调整。服务区在20 min车行时间内可以实现大部分住宅小区住户的就医需要,但是要实现全覆盖还应该继续改善。

(2)从基层医疗点可达性的角度,主城区北部区域可达性较低,南部区域可达性较高。在推动基层医疗全覆盖的工作中,可以考虑在覆盖不到的地方增加基层医疗服务站。

本文从基层医疗服务点出发分析了服务区在不同环区的差异,从住宅小区就医可达性的角度分析了可达性的空间差异。在就医可达性的研究中,着重考虑了基层就医服务,学者可以尝试进一步的探析,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全覆盖。

猜你喜欢
三环主城区住宅小区
三环填数
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
银三环(千里达)
中国自行车(2022年6期)2022-10-29 01:59:10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三环陶瓷小镇
趣填三环
读写算(上)(2016年4期)2016-12-01 03:19:52
西安主城区砂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