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也没想过会嫁给他”
1978年,27岁的由昆从武汉军区被选派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进修实习已近一年。这一年,积劳成疾的陈景润被送进了这所医院的高干病房。听说这位大数学家住进了医院,由昆和几位同伴一起去“看稀奇”。“第一印象,这个人很随和,蛮客气,也没有什么架子。”
由昆每天都要到高干病房查一次房,与陈景润因此有了接触。她爱学习,每天查完房,都会到病人晾衣服的阳台上,听一会儿广播学英语。一次,陈景润问她:“我们能一起学外语吗?”她愉快地答应了。事实上,陈景润从学生时代开始,为了能直接阅读国外论文,不仅擅长英语、俄语,还自学了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
虽然由昆也觉得陈景润人很好,非常有才华,但是,“做梦也没有想过要嫁给他,我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师长”。然而,有一天,陈景润忽然自言自语地说:“我们要是能在一起就好了。”
“你开什么国际玩笑?”由昆脱口而出。陈景润则又赶紧说道:“是的,是的,您那么年轻漂亮,我年纪大,身体又不好……”
由昆吓坏了,收起书就跑了。
几天后,由昆来到陈景润的病房查房。陈景润小声地对她说道:“对不起,由医生,是我不好,乱说话。”又过了一段时间,陈景润还是忍不住再次旧事重提。由昆则明确地告诉他“不可能”:“第一,女孩子做的事,比如做饭、打毛衣之类,我全不会。第二,我的脾气也不太好。”陈景润却说:“不会做饭,我们可以吃食堂。你穿军装,就把你穿剩下的给我穿也没关系。我会让着你,肯定不会跟你吵架。”最后,陈景润还使出了一个“撒手锏”:“你不同意,我就一辈子不结婚。”那天回去以后,由昆失眠了。
由昆给家里很认真地写了一封信,父亲也回了一封长达十几页的信。最终,她决定接受陈景润的爱。
数学家的幸福婚姻生活
两年后,陈景润和由昆结为伉俪。婚后三年,由昆才从武汉军区调到北京。
生活中,由昆和陈景润能在一起的时间其实不多。陈景润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他的“办公室”,即家中的书房里,研究生也是来家里上课。由昆则要到医院上班,还时常值夜班。但让由昆感到暖心的是,上班前,陈景润一定会和她道别;下班回家,他听到脚步声,也一定会从书房出来,拍着手欢喜地说,“由回来了!由回来了!”“由”是陈景润对妻子的爱称。
陈景润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平均每天只睡四小时。但是,他每天都会挤出一些时间陪儿子玩。尽管在孩子出生前,他曾和由昆讨论过,“如果是儿子,最好学数学;如果是女儿,最好学医学。”但是,真有了儿子,他的态度就变成顺其自然,绝不勉强。
让由昆备感温暖的还有陈景润温和的性格,“哪怕只是给他倒一杯茶,他也一定会说声‘谢谢由。他从未跟我红过脸,更从不打骂孩子”。
那时,每天晚饭后,陈景润都要看会儿新闻。这时,由昆如果在家,就会给他按摩一会儿,儿子给他捶腿,然后,由昆再给他讲一些外面的见闻,儿子跑前跑后,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位历经坎坷的数学家,终于在他的晚年,享受到了寻常人家幸福的天伦之乐。
“要照顾他一辈子”
1984年,陈景润在过马路时,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重伤。不久,又诱发了帕金森综合征。此后的12年里,他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在那段漫长的岁月里,由昆要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先生和年幼的儿子,可谓相当不易。事实证明,陈景润娶了一位好妻子。
12年里,由昆没有请过一天事假,每天值完夜班,她都来不及休息,回到家,拿起保姆煲好的汤,又要往医院赶。“倒三趟车,还要走很远的路,我总是带两个网兜,一个装汤煲,一个装水果,水果都在路口买的。就跟农村人进城似的,也顾不上好看不好看了。”一次,她看到西瓜很好,就买了两个小的、一个大的。先生住六楼的病房里,她爬上去时,全身都被汗水浸湿了,陈景润看了,心疼得不得了,由昆的眼泪也出来了。“真的很难,但是我愿意!”由昆说,“嫁给他时,我就已經做好了准备,肯定是要照顾他一辈子。”
1996年3月19日,在连续两个月不能工作后,陈景润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他是睁着眼睛离开的。”由昆说,“我先生这辈子,很遗憾,还差两个月不到63岁,就离开了。但是,他也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相信,他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的。我也是。”(摘自《启迪与智慧》 李舒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