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戏曲教育与传播方式思考

2021-10-19 13:24孙良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剧目戏曲传统

孙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

在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这一重大判定不仅为当代艺术作品设立旗帜,也让我们反思以往的创作实践,为未来文艺事业发展制定新的规划。戏曲教育和传播是落实艺术传承工作的根本,是建立良好戏曲生态的关键环节。戏曲教育面向着本专业学生,他们代表着戏曲艺术的未来;戏曲传播涵盖社会各界群体,他们决定着戏曲艺术的市场基础。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历史方位的调整,这两项工作均需要做出相应变化。戏曲研究者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原则,与艺术家们共同思考戏曲的发展和未来。

一、新时代戏曲教育的主要方案

(一)夯实传统戏基础

建国以来,新编剧目创作的热潮从未停止。由于我国经济繁荣发展,世界艺术纷至沓来,促成了各艺术门类相互吸收、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随着新创作的涌现,也逐渐暴露一个问题,即是许多戏曲演员在排演新戏时,无法合理运用程式技巧刻画人物,反映出传统戏基础不够扎实。

目前,有一些刚刚从戏校毕业进入剧团的青年演员,会两至三出拿手的传统戏,就满足于现状。而面对新编戏创排,他们则避而不及,不愿意做超出自己表演范围的尝试。这类演员属于高呼恪守传统,却又技艺不精的“保守派”;还有一类演员,热衷于排演新戏,但不在技艺上做深究。当导演提出加入传统技艺要求时,却不知从何入手。这类演员就是具有创新意识,但无传统根基的“激进派”。在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上,戏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我们既不赞同恪守成规、全无创新观念的“保守派”,也不支持以创新名义解构戏曲艺术的“激进派”。而是秉持前辈艺术家和学者对传统技艺的态度,认为戏曲艺术创新首先在于继承,学戏只有“学死”才能“演活”。

同样,由于每个人的自身先天条件的不同,很少有人真的把戏学“死”了,反而更多的是演员一板一眼、亦步亦趋地学,但最终却呈现着个人气质。正所谓“盖自凤凰鸟兽,以至巴渝夷鬼,无不能舞能歌,以灵机自相转活,何况吾人。”(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人所具有的灵性和对艺术的体悟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唯有对于传统艺术保有敬畏之心,尽可能地传承其本来面貌,才能在如今的各种社会现象、艺术思潮的裹挟下,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

(二)树立审慎通达的创新意识

审慎通达的创新意识以开阔的艺术视野为前提。“审慎”是严谨周密地分析外来艺术形式是否与戏曲传统程式相适应;“通达”是强调戏曲从业者以通达包容的姿态,学习西方戏剧或本国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博采众长。因此,对于一些标榜“舞台剧”的戏剧样式,戏曲从业者应做出判别,厘清体裁。在新时代的创新之路上,艺术创作更容易通过作品的思辨性、人物情节的戏剧性和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刻性方面,感染新时代观众。

为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能力,在附中的教学实践中,应更多融入对艺术创作的解读。例如,在传统折子戏的学习中,向学生讲述全部剧情的来龙去脉,以帮助了解人物的心理线索;在教授新的程式技巧时,讲述它与生活原型的关系;在戏曲唱腔教学中,分析人物与唱腔设计的联系,类比不同的板式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总结规律的能力;开设戏曲锣鼓、曲牌、音韵相关课程,了解戏曲音乐的艺术特性等。这些工作是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有助于达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培养艺术家的理性自觉

所谓“理性自觉”,即要将一种信念转化为常态,成为自发式的遵守。对于表演艺术家们,就要时刻铭记传承艺术的使命,同时积极探索新的表演形式。

任何艺术创作均需要解决在有限空间中表现无限生活的矛盾。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既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条件。戏曲程式就是戏曲的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组合、创造变化成无穷尽的艺术样式,表现大千世界。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戏曲程式的探索应紧跟时代步伐,力求更好地反映现代生活。由于在艺术创作中,编、导、演三者的关系并不存在绝对的“中心论”,而是因某个人的艺术修为更高,能力更强,艺术思维更多元而定。因此,演员的职责就不能仅仅在于依照导演的指示去表演,而应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专业优长,丰富剧本文字之外的广阔天地。戏曲表演艺术家创作基本方法来源于生活,主要有: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注意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思考生活原型与戏曲程式的联系;多看相关的戏曲视频资料和其他舞台剧演出,广泛吸收艺术营养,丰富生活阅历;积极参与排演新戏,勇于提出个人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等。这种状态是艺术家的理性自觉,应成为演员习惯性地思维定势,日常的必修课。

二、新时代戏曲传播的基本对策

(一)注重传统剧目的复排

戏曲传统剧目是新时代戏曲艺术发展最丰厚的宝藏,其中蕴含着无数前辈们的智慧和民族艺术的精髓。但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逝世,带走了大批珍贵的传统技艺,使得传统剧目数量骤减,产生舞台上戏码重复,观众兴趣度不高,演出收益不好等一系列问题。许多戏曲从业者面对这样的态势,迫切地想通过创排新戏的手段吸引观众群体,但对于传统剧目的“抢险”的工作,却迟迟没有开展。这是戏曲从业者的观念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戏曲剧目的精粹,或是在面对那些进入“博物馆”的史料视频等内容时,缺乏钻研的学术态度。

基于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宏观把握,江苏省昆剧院的柯军老师曾运用“两个极点”的概念表述戏曲艺术的传承工作。他提出:“昆曲其实有两个主体:一个考古队,一个探险队。考古队保护遗产要做到不折不扣,探险队发展创新要毫无畏惧,他们各自背着行囊向相反的两极进发,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昆曲发展的弹性空间。”[1]秉持这样的理念,江苏省昆剧院积极实践,在五年规划中,挖掘了200多出传统剧目。同时排演了新戏《红楼梦》《桃花扇》《梁祝》等,让这些符合昆曲规律的文本和唱腔,经过不断打磨,吸纳为新的经典,进入昆曲的大仓库。江苏省昆剧院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复排出二百多出传统剧目,也是由于院团管理层对演员限定指标,要求演出剧目数量。并提供大量机会让演员向老一辈艺术家学戏,这必然获得剧团年轻一代的追捧。青年人出去学习传统,学了本领再去创新;或出去做创新,汲取能量再回来搞传统。这种观念就使江苏昆剧院成为了昆曲“最传统”和“最先锋”的大本营。这种对于传统剧目的态度,值得全国范围推广。

对于复排传统剧目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大批的戏曲演员和教师,也需要戏曲理论研究人员,从影像资料、文献史籍等入手,挖掘整理传统资料,剔除其中不适应现代人思想观念的成分,同时注意分析表演上是否有光彩之处,技艺绝活等能否用到现代的剧目创作中。只有深入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才能最大化的了解戏曲艺术的博大,并从中汲取充足养分,培育新时代的戏曲作品。由此可以看出,有许多方式可以推动恢复传统剧目的进程。

(二)关注“名角”效应

戏曲固有“名角”传统,其受民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如今当红影星,“角”的名字更是整个剧团的金字招牌。但这样的传统在建国之后逐渐被“推举新人”的呼声所取代,人们更愿意给予青年人更多机会,壮大戏曲的继承队伍,却相对忽视了“角”背后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其实,在现今许多的地方团体中,名角不仅意味着其在艺术上具有极高造诣,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同时还是剧团的核心人物,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领导能力。人们往往因喜欢某个演员,而关注一个剧种。这对于一些地方剧种的传承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例如,被台湾誉为“梨园皇后”的曾静萍老师,其细腻迷人、入木三分的表演,骀荡春风、挥之不去,让众多观看完演出的人,皆发出与梨园戏相见恨晚的感叹。在曾静萍老师的带领下,梨园戏剧团多次受邀前往日本、印尼、新加坡、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形成戏曲界的“梨园热”。这种蔚然成风也就是名角效应。又如,在2017年开展的“唱响新时代——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中,由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老师的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承办,将九个河南稀有剧种(如”太康道清”、“四平调”、“宛梆”等)带到北京,在梅兰芳大剧院掀起一波“河南戏”热潮,受到观众们的一致好评。这些案例都可以表明,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张扬名角的个人魅力。“名角效应”如同“明星效应”,它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也就具有舆论宣传作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将宣传的力度更多放在演员身上,尽可能地发挥演员的个人优势,并通过一些轻松快捷的方式,如拍摄排练花絮、制造周品产品、做宣传片剪辑、录制短视频采访、开设讲座等等,将戏曲如电影、戏剧一样进行推广宣传,吸引青年的观众群体,走入大众生活。

(三)打造品牌概念

品牌在如今市场经济中,一直扮演着灵魂角色。如果说明星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淡化,那品牌的魅力却会愈久弥新。它涵盖着企业的精神文明,是人们对于它内在价值的认可。那对于新时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品牌”的树立就更为关键。“戏曲”这个名词,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的瑰宝,但一些青年人提到“戏曲”,就觉得阳春白雪,或是刻板老套。这与我们一直用“国粹京剧”这一大的艺术范畴进行宣传有关。若是以主题系列演出、经典人物番外等,打造新颖、鲜活、灵动的戏剧活动品牌,或许会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如江苏省昆剧院推出的“春风上巳天”系列演出活动,旨在邀约青年学子于春风四月,效仿古人雅趣,听一场昆曲。这种品牌概念就具有文化内涵,既新颖又典雅。每年两场的演出如约而至,观众们也对此津津乐道。

“名角”效应和品牌概念两者可以相互交织,演员精湛的技艺加上精心策划的活动,也就是戏曲表演艺术与媒介宣传的融合。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必然也会产生出新时代的火花。

三、结语

戏曲艺术在今天仍是小众文化,它无法追赶时代日新月异的步伐,也无法像信息化电子技术那样除旧布新,但它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脉,有着无法割舍的民族基因。它的魅力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人熟知,但在这段的时光里,就需要戏曲人不懈的努力,传承和传播戏曲文化,让更多的人走近戏曲,为它驻足。

“一旦你选择了昆曲或者被昆曲选择,都将揉碎自我,成全昆曲。”[2]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在于每一个戏曲人,是沉重且甜蜜的负担,是责无旁贷、心无旁骛地将戏曲事业引向光明。再充实丰富的理论文章也无法替代舞台实践,它需要继承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从戏曲教育入手,将目光聚焦到每个新时代的戏曲接班人,坚持恪守传统,稳扎稳打,延续戏曲艺术源远流长的文化内蕴;同时,积极发挥名家优长,充分运用多元媒介平台,展现戏曲艺术和戏曲人的时代风采。我们是在继承与创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戏曲事业的发展,迎来民族艺术的振兴。

猜你喜欢
剧目戏曲传统
舞台剧目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