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背景下图书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

2021-10-19 13:24赵宏颖
河北画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图书时代

赵宏颖

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著名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在其著作《时间与河流》的扉页中写道“一位伟大的编辑,一位果敢而诚实的人……这本书的每一部分都应归功于这位无私无畏而又矢志不渝的朋友……。”[1]他口中的这位朋友就是麦克斯·珀金斯,美国出版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麦克斯·珀金斯致力于寻找时代新声、培养和挖掘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作者,以激发作者创作出优秀作品的能力而闻名,掀起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一场革命,并渐渐改变了编辑这一职业的作用。当一名作者如此信任并给予编辑高度赞扬的时候,我们可以肯定他们一起塑造的编辑和作者的角色是成功的,而角色如此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编辑和作者之间的高效沟通。

编辑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图书质量和出版结果。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如何充分理解和认识有效沟通,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书编辑应具备与作者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哪些,以及在融媒体背景下图书编辑要实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有哪些策略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一、图书编辑应具备与作者有效沟通的基础

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始于两个陌生人的接触,在对待作品的态度和内容的取舍上难免有分歧,但编辑与作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致力于推出优秀的、脍炙人口的、经典的图书作品。因此作为编辑一方,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以引导和鼓励作者上,如给迷茫的作者恰如其分的建议,给灰心的作者真诚热烈的鼓励,给疏忽懈怠的作者恰到好处的刺激等等,这些都助力着一部部好作品的问世。这一切都离不开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而真诚、敏锐、果敢、无私等意志品质正是编辑所要具备的有效沟通的基础。

(一)真诚地与作者交流

编辑和作者之间靠作品这根的纽带联系,编辑和作者二者共同推动作品的出版以及知识的传播。在两者这种高度适配、紧密协作的关系中,如果彼此缺乏信任,那么显然是无法合作的。因此彼此之间的真诚是编辑和作者角色确认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编辑以其真心实意,坦诚相待赢得作者从心底的感动,从而收获作者的信任。

(二)对出版专业信息的敏锐洞察力

编辑出版的过程,伴随着培养、发现人才的过程。编辑一方面要为社会奉献优秀的图书,一方面通过编辑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优势,在策划、组稿等与作者互动的过程中,对作者进行有效地引导,在催生、孕育精神产品的同时,促进了作者的自我突破和跨越,激励、促进、催生了作者人才的崛起[2]。这就要求编辑本身必须具备敏锐这个特质,不只是对市场敏锐,对优秀先进文化的敏锐,更应具备对挖掘优秀人才、优秀作品的敏锐性。

(三)面对分歧时的果断敢言

在编辑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作者自己满意的作品不被编辑看好,而一些作者并不看好的作品,编辑却认为它具备独特的价值。这就是作者与编辑的价值判断错位。价值判断错位不单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传播心理学的问题。不但作者与编辑之间存在价值判断的错位,甚至编辑与编辑对同一个作品有时也存在价值判断错位[3]。当处于矛盾和异议的情境之中,面对极具权威的业内同仁,前景未知的销售市场,编辑自身的判断力、自信心以及勇敢面对争议的品质将对助力作品成功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

唐代诗人秦韬玉的《贫女》一诗写道,“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裳”。在出版编辑界,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常被戏谑为“(编辑)为他人作嫁衣”[4]。麦克斯·珀金斯在为新编辑授课时也曾说过“你们必须记住的第一件事,是编辑并不给一本书增添东西。他最多时作者的仆人。不要觉得自己很重要,因为编辑充其量只是在释放能量。他什么也没有创造”。可见,优秀的编辑通常都把都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编辑致力于让作者的作品更出色,但作品蜚声国际的成就是作者的。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无法在出版过程中与作者保持良性的互动,也更无法催生出伟大的作品。

二、融媒体时代编辑与作者有效沟通的建议

时代的变迁,使出版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我国正式进入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融媒体理念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力求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5]。木心的诗里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那么身处快节奏、讲效率的融媒体时代,编辑从业者该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做好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呢?

(一)增强编辑职业素养,提升编辑能力

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编辑工作的核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编辑要与作者有效沟通,编辑能力和素养都是绕不开的话题。编辑要掌握所从事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现代编辑专业知识, 并通过学习和积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了解和把握相关专业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随时掌握市场动态,深入了解读者喜好并收集信息反馈给作者。 与时俱进, 是编辑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只有对作者研究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 才能在科学性、逻辑性及内容表达等方面与作者进行深入讨论,才能辨别稿件在内容价值和市场认知度上的优劣与真伪,才能对稿件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编辑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思维的开放性和多维性,才能包容和接纳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作者,认真、善意地对待每一篇稿件,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6]

(二)编辑应以作者为核心,以作品为导向

新的时代,编辑与作者应该是诤友,情感密切,良性互动,无论身份地位的悬殊,精神上、人格上平等、独立;是同道,思想契合,秉持着共同目标,努力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精品;是伙伴,利益相关,维护双方权益以实现双赢,编辑所需要的不只是作者今天能为自己带来优秀作品他们更需要作者在可预期的未来一起做好“把关人”在传承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组成联盟,成为长期的战略伙伴[7]。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历经时代变迁,世纪迁移,编辑与作者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并未褪色。在融媒体的背景下,编辑不再是作者对外发布作品和思想的唯一通道,全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每一个人都拥有了成为自媒体的权利。具备一套自己思想哲学和优秀文字表达能力的作者,更可以直接成为面对读者的一面窗口。因此融媒体背景下,编辑的主动权被削弱了,但编辑的职业能力却没有,使编辑的职业能力在融媒体时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有效途径,是编辑要以作者为核心,关注作者的所思所想,和文字背后的含义。了解作者、理解作者,将其想表达的内容以本真的形式完整准确地向读者输出。

(三)利用先进的现代通讯方式与作者保持紧密地联系

作者与编辑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推动编辑出版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出版编辑工作主体的编辑, 理应成为作者的“知心人”,与作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互动,畅通的沟通和交流。融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微信、微博、钉钉等app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成为编辑与作者之间沟通的便利工具。但停留在手机上的沟通是远远不够的,编辑要积极创造与作者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会面中相互了解、探讨问题、增进感情。

具体来说,编辑应悉心了解作者的想法,努力创造条件为作者做好编辑出版的全流程服务,积极赢得作者信任;一视同仁真诚对待每一位作者,不给作者贴标签,打破刻板印象,以编辑职业情怀维系作者;坚持可持续发展,与作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使作者资源常用常新。[8]

三、结语

编辑和作者的交往沟通永无止境,每一位作者与每一位编辑的每一次沟通都是不同的,作者之间、作品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编辑要掌握一套应对的策略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掌握与作者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使下一次的沟通更有成效,这种能力和技巧编辑需要日积月累的摸索学习。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个世界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对出版业和编辑工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编辑工作者在应对融媒体带来的冲击,提升图书编辑应具备与作者有效沟通基础的同时,通过提升编辑能力、以作品为导向、保持与作者的密切联系保持与作者的有效沟通,做好编辑出版工作,为新时代的出版工作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图书时代
图书推荐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