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瑛 李合华
【摘要】脑卒中又称为中风,其发病机制是脑血管意外后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致死率较高,且患病后康复时间较长,这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而该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因此脑卒中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本文将针对该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并作此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综述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此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该病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病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虽然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该病的致死率逐年降低,但其的致残率仍可高达70%。因此可见,该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仍然很高,这将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打击。该病进入稳定期后,残疾程度高的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睡眠障碍、便秘、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近年来在心理领域的研究中发现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因此对于该病而言,我们医务工作者不仅需要关注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方案,更需要关注其稳定期的康复治疗及预防宣传。本文将从脑卒中的概念、危险因素、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进行相关阐述。
1. 脑卒中概念及诊断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意外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引起脑细胞死亡的一种疾病,其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其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天寒冷季节多发。缺血性脑卒中又可分为:可逆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性缺血脑卒中、完全性卒中。而出血性脑卒中又可分为:脑实质出血、自发性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于脑卒中而言,恶心、呕吐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此症状易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混淆,故而我们临床多采用“FAST”判断法进行临床判断。FAST判断法为:1.F为Face即脸部特征的改变,该症状是由于中枢神经控制脸部肌肉功能减退致患者口角歪斜;2.A为Arm即肢体症状的改变,该症状是由于中枢神经控制肢体功能减退致患者四肢感觉异常及肌力减退;3.S为Speech即语言能力,该症状是由于中枢神经中控制语言功能的区域受损致言语功能减退甚至丧失;T为Time即时间,患者需要记住发病时间,并及时送往医院。脑为中枢神经所在,故中枢神经受损时则会引起机体相应器官的功能减退。脑卒中的检查可通过CT、核磁完成,其中CT对脑出血的敏感性较高,而核磁对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高。
2.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多重多样,其中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颈动脉斑块、高脂血症、吸烟、喝酒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也会增加,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陈建峰的年龄与性别的脑卒中的相关研究中提到,在51-69岁的年龄中男性发生脑卒中的比例更大,而在70-79岁后男女比例则相近。高血压是脑卒中最相关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越高,腦卒中的发病风险就越高,两者呈对数线性关系。心脏是人体血液供应的基础,心脏疾病中某些类型如心房颤动、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因其异常血流容易凝结成血栓,血栓不稳定容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血流进入脑血管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同时也可导致其他机体组织出现缺血性病变。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年龄更低,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均有增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颈动脉斑块也是一个可以影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当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大于1cm时,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将会增高。高脂血症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在相关研究中曾提出当极低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时,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将会增加,但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而言,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饮酒与吸烟均与脑卒中相关,其中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倍,而长期酗酒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则为普通人的4倍,患者戒烟与戒酒后,脑卒中的危险系数会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缓慢的降低。
3. 脑卒中的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因病情种类不同而采取的治疗方案也就不同。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以考虑血管的再通及预防出血为主,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考虑避免再次出血及脑疝的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治疗为: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降脂,稳定斑块,保护神经等治疗。其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采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近年来临床上也出现了替罗非班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但这些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仍需要我们持续观察;在进展性脑卒中的抗凝治疗方面,抗凝药物一般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其是现阶段发现较为安全的常用治疗。降脂治疗通常采用他汀类药物,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斑块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10]。缺血性脑卒中的特殊治疗:溶栓治疗及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常采用静脉溶栓,药物选择链激酶、rt-PA、阿替普酶等,我国通常使用的溶栓药物是链激酶、rt-PA,溶栓时间窗一般为3.0-4.5小时,在2021年的《欧洲卒中组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南》中曾强烈推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于症状发作时间< 4.5 h 。当时间窗延长至9.0h,静脉溶栓使用阿替普酶可改善部分患者的脑部情况,使患者受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的治疗方法是新近的技术,国家积极号召各大卒中介入中心的建立,介入治疗越来越受人关注,其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方面有较好的前景。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以抗水肿,抗出血治疗为主。在脑出血的早期,止血治疗使用F VIIa可明显减少血肿的扩散,使用维生素K且在出血2h内将 INR 降至 1. 4 以下也可以减少血中的扩散。对于脑出血后颅内高压的处理,可以考虑使用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手术治疗也是脑出血的治疗方案之一,手术宜在早期进行,在12小时内进行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对于脑室出血,一项研究提出与脑室外引流术相比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更有效[12]。
4. 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除了急性期的治疗,还需要尽早的康复治疗,以确保患者的恢复。患者肢体肌力减退时,后期的肌力锻炼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卧床的病人会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便秘、腹痛等症状,腹部的按摩可以促进胃蠕动、降低肠梗阻的发生。除了生理上的需要关注外,患者心理方面的改变也需要注意,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的比例明显升高,故而我们也需要给予心理及精神方面的治疗。
5.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识别脑卒中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积极主动的控制各种致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其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戒烟、控制血脂、降糖、治疗房颤、治疗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均衡饮食、戒酒、锻炼等措施。二级预防是针对已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而言,这些人需要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时候,除了继续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以外,还需要根据脑卒中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干预,同时给于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以及干预TIA发作,以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
6.总结与展望
脑卒中的并发症较重且对社会经济负担较大,虽然科技发展,患者致死率已经下降,但其的致残率仍较高。不过随着脑神经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脑芯片等研究的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脑卒中引发的致残可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杨香.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55.
石玉新.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6):181-182.
Flint AC,Duckwiler GR,Budzik RF,et al.Mechanical Thrombectomy of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Occlusion:Pooled Results of the MERCI and Multi MERC IPart I Trials[J].Stroke,2007,38(4).
彭斌, 刘鸣, 崔丽英. 与时俱进的新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657.
梁美光, 吴松鹰. 脑卒中新危险因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008(008):980-983.
赵克洪, 沈江明. 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规律[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13):30-31.
李讷, 郑龙. 卒中后进展的临床诊治综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 019(052):37,39.
杨昌明, 刘训灿, 王守春. 机械取栓治疗进展性卒中并痉挛状态1例报告[J]. 中风与神经疾病, 2018, 035(001):61-62.
MA H,CAMPBELL B C V,PARSONS M W,et al.Thrombolysis guided by perfusion imaging up to 9 hours after onset of stroke[J].N Engl J Med,2019,380(19):1795-1803.DOI:10.1056/nejmoa1813046.
Steiner T,Diringer MN,Schneider D,et al. Dynamics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risk factors,clinical impact,and effect of hemostatic therapy with 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VII[J]. Neurosurgery,2006 59(47):767-774.
唐永峰. 腦出血研究进展[J]. 医药前沿, 2013, 000(013):2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