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禾子
作为国内优秀的前期创意团队,天何言工作室参与了多部影视作品的创作。(从左到右:李林朋、金啸镝、原辰)
“红皮肤,有折叠的隐藏翅膀以便于飞行,精瘦的肢体、突出的骨头,怪异虚弱的骨架,喉部用来储存礼物。潮湿、剥落、哭泣感的,从烟囱爬下来被烧伤了一辈子。”
这是动画短片《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中,导演对科幻恐怖故事《整个房间》中“圣诞怪物”的文字描述。将这些文字转化成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可怕生物便是天何言工作室的概念设计师们的“杰作”。包括这一季口碑最好的《溺死的巨人》,那个荒诞又真实的英国海边小镇,还有逐渐腐烂消失的巨人,也出自于他们之手。来自天何言工作室的三位设计师金啸镝、李林朋、原辰,都参与了《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的概念设计,“其实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第三季我们参与很多,但还不能透露。”
金啸镝,天何言工作室的艺术指导,央美学雕塑出身,代过课,做过游戏设计,在知道有概念设计这样的工作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在这个领域里做了快十年,是其他设计师口中“用一支笔就能把什么都画出来,不需要学其他技能也没问题”的绝对能力者,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李林朋,从小受到弗兰克弗雷泽塔奇幻画的影响,一直对能够激发想象力的生物充满兴趣,并喜欢用画画的方式描绘。大学学的是毫不沾边的软件工程和英语,毕业后还有过更不沾边的开网店卖花的经历,但好在去上了概念艺术的培训班,学了两期之后,被金啸镝叫去一起做项目,便成了工作室的一员。
1.天何言工作室的三位设计师:原辰、金啸镝、李林朋
2.大沼垃圾场中的拾荒者,手中的鱼枪可用来防身和猎取大沼中珍稀的食铁鱼。
3.飞升的埃及文明在某个星球建造的新神庙。
4.为避免个人情绪对判决的干扰,人们编译制造出完全公正、铁面无情的机械法官。
5.挪走搁浅巨人尸块的起重机。
6.常年进出于烟囱、身体被大面积烫伤的有翼圣诞老人。
7.鱿面蜘蛛斯库拉,其冷冻能力可以减缓南极冰盖的融化。8.玛士撒拉,最古老长生的怪兽,背部的甲壳有促进生命生长的能力,除此之外毫无存在感,爱好休眠。
原辰,工作室的新人,從小喜欢看《星球大战》又爱乱画,所以尽管本科专业是数学,研究生又在剑桥读了金融,却一直把学概念设计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学期间报名了一些网课,上YouTube看了些视频教程,逐渐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赋”所在,去年毕业回国后便加入了工作室。
雕塑男、花店男、金融男,三位背景性格各不相同的男士,共同走上了怪奇、大胆、超现实的创作道路。他们既是科幻视觉的创作者,更从科幻作品中收获积累了无数灵感。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从现象级的《爱,死亡和机器人》开始说起,渐渐脱离地心引力,畅想更无边界的太空漫游……
能否先具体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概念设计”?
原辰:概念设计是一部作品的前期工作,是将剧本中的角色、场景用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要去理解故事的世界观,画很多张图,这部分工作完成并通过之后,再由后期去建模、做特效,才能变成最终看到的完整的影像故事。所以我们前期要和导演沟通,用画概念图的方式实现导演心中的想法。
以《爱,死亡和机器人》里《整个房间》这个故事为例,在收到导演的文字描述后,你们是怎么进行构思和创作的?
金啸镝:导演想呈现的是反讽传统的圣诞家庭故事,所以我们的设计都是基于一个诡异的、病态的气质。类似于《怪奇物语》中的怪物,需要在一个看似儿童片的基调里尽可能地不和谐,并且可以走进孩子们的噩梦。看了文字之后,怪物给我的印象是瘦骨嶙峋的幽灵,所以做草图的时候脑海里始终往这个气质上去靠:对方还提到它爬出烟囱之后会飞走,所以在设计肢体时,会考虑它隐藏的翅膀是怎么在四足行走的状态下折叠的;做设计的时候我们还考虑了它吐出礼物的一瞬间,软软的喉部结构被礼物撑开的那种不适感。大概的创作过程就是这样。
你们在知道要参与《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个项目的时候,心情如何?
金啸镝:特别激动吧,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一定得做好,往“死”里做。因为这是一个可以有所发挥的作品,故事里很多设定是我们比较喜欢的,更有想去做的冲动。
跟國外团队的沟通如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李林朋:相对比较顺利,美国的概念设计行业诞生比国内早几十年,制作部门以及导演和概念设计师的沟通经验自然是更多。他们在更成熟的工业体系下有更多的制作和反馈经验,需求都很明确,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他们的文化背景和观影习惯下已经有很多奇幻和科幻电影的成功案例,所以当我们要设计一个全新的电影,有很多成功先例可以去参考借鉴或者做出区别,怎么说都是站在以往的脉络上做延展。而国内的新类型还是刚起步,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跟本土的美学内容结合得很好的成功模式,所以有时候做国外的设计,风格可能反而更容易探索。
金啸镝:特殊地方就是加班多了。
第二季的反响相较第一季来说,很多人觉得没有达到预期,你们自己怎么看?
原辰:画面当然还是很好的,因为是我们做的(笑)。但画面真的是其次,剧本才是第一位的。第一季有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欢,比如《齐马蓝的作品》(Zima Blue)。
李林朋:我也是喜欢《齐马蓝的作品》,还有《证人》(The Witness)。
第一季的故事更多样化。像《祝有好的收获》就是改编自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的作品,是中国的故事,既很蒸汽朋克,又很东方。
李林朋:我个人对科幻和东方古典两方面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志怪故事,它最动人的地方是花红有情人无情的那种感觉,那种与人间的纠葛。如果我们去做类似《祝有好的收获》那种东方古典的故事的话,肯定会更加本土一些,比如像《聊斋》《拍案惊奇》,还有冯梦龙的那些作品,它们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但非常值得去做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给不同的作品设计各种不同的角色和场景,会遇到没有灵感的情况吗?
金啸镝:干这行越久,越发现灵感就是一挺扯的东西,脑子突然蹦出来的想法其实都源自你之前看到过的,都是积累,积累得多就能更形象地牵引出记忆中的某个东西,就有灵感:积累为零,那就没有灵感。
那在你们的记忆里,最早对自己产生启蒙的作品有哪些?
原辰:《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上映的时候我差不多七岁,我爸那时候特别兴奋,专门买了一套碟片回来,跟我说我也可以看。后来放暑假,我就在家用DVD看,完全被里面的世界观吸引了,前六部每一部都反复至少看了二十遍以上,台词都记得,也开始去研究更多的背景故事和星战的漫画、小说。这种生活里看不到的、创造性的东西,我一直都很喜欢。
金啸镝: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2001太空漫游》,整个影片的气质和味道是我喜欢的那种深邃感。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看,那时候稀里糊涂的,上了大一又看了一遍,就觉得真的厉害,开始找各种资料,想画出来,但是架上绘画又实现不了,直到后来用电脑,就更喜欢科幻这方面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偏理性色彩的作品。另一方面,我从小喜欢做模型,又喜欢《异形》,这也让我往现在工作的方向渐渐靠拢。
李林朋:他们把我喜欢的都说完了。我接触到科幻还有一个途径,就是看动画漫画作品,从最早的《铁臂阿童木》《机器猫》,到《大都会》《阿基拉》,这些日本的科幻作品开始对我形成一个巨大的吸引力。但让我真正深入接触科幻领域的其实是文学作品,我从初中开始看雨果奖、星云奖的一些获奖作品,看的第一部至今都记得,是罗伯特索耶的《金羊毛》,第二部是《沙丘》,后面越看越多,完全就是通过纯粹的想象、通过文字去跟作者找到共鸣。
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你们可以去到太空,给自己设计一个居住或者生存空间,你们希望是什么样的?
李林朋:我想把自己包在植物里面。我特别喜欢植物,希望有的扁平一些,有的可以支棱一些,比如一片很大的蕨叶:床我也希望弄成那种天然编织物的材料,因为我很喜欢在自然环境里生存。还有一个空间,不是我想出来的,但很想去参观,就是硬科幻小说家弗诺文奇的《银河界区三部曲》里一个很厉害的生物学家的房子,都是玻璃穹顶,里面是他自己做的微缩景观,有山有河流,还有改造过的生物.比如一只很小的蚂蚱,但它长了一双人手,还有一对蝴蝶翅膀,我很想去看看。
金啸镝:我理想中的空间,四周什么都没有,所有的东西都是隐藏的,会从一些机关中出来,充满机械感的那种,然后外部的造型是一个蛋的造型,椭圆的。
原辰:对我来说,和我一起居住的人要更重要,因为生活在太空里是很孤独的一件事情。陪伴是最重要的,环境倒是次要。如果说环境的话,我希望是一个能够模拟地球居住环境的空间,因为我觉得远离了自己的家乡之后,其实最想念的反而是你原来触手可及的东西:如果真的去到太空的话,我最想要的一定是现在地球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