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机务北京大兴C检线正式上项
9月6日,南航机务大兴C检生产线能力上项,顺利通过东北管理局的项目认定与标准审核,如期如愿正式开工。本次完成检修的首架飞机为吉林分公司执管的A320/B-6946飞机C4 检,工期10天。预计到年底,北京大兴机体生产线将计划开展十架次飞机维修保障工作。本次南航沈阳维修基地的援建包括机体维修和附件维修,维修项目多,涉及部门多、投入人员多,是其历次援建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能力提升上手段
9月1—8日,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培训中心开展了六期航空器防碰擦专项培训。培训通过对维修设备使用及防护、发动机试车、飞机牵引准备等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的讲解,进一步规范了维修人员机坪作业程序,有效提升了维修人员作风建设。(周兴晨)
东航获空客A320系列飞机拆解许可证
8月底,东航技术公司安徽分公司获得了A319/A320/A321系列航空器飞机拆解许可证,这标志着东航技术可独立执行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拆解工作。作为国内少数几家拥有飞机拆解资质的维修单位,此次成功取证,是东航技术公司继2020年8月27日取得波音737-700/800系列飞机拆解能力之后,获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东航的综合维修能力再上新台阶。
江西航空获批国产飞机ARJ21飞机定检维修能力
8月31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向江西航空有限公司颁发了新的维修许可证书,新增了ARJ21-700飞机4000FH/4000FC/2Y(不含)以下定检的许可维修项目。江西航空实现了从单纯航线维修能力提升到自主开展定检维修能力这一质的飞越。
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自主修理的首批波音737-800型飞机钢刹车完工
8月30日,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大修部综合修理车间自主修理的首批波音737-800型飞机钢刹车顺利完工并放行出厂。飞机钢刹车修理的维修能力可为公司进一步创造产值,节省机轮刹车维修成本。(张铎瀚)
Ameco持续创新研发 打造“健康客舱”理念
8月19日,Ameco成功在一架空客A321飞机上加装了自主设计研发的“免接触式垃圾桶盖”产品。作为“盥洗室系列产品”的首发部件,該产品以“健康客舱”理念为研发指导,由Ameco飞机客舱产品事业部独立研发并制造完成。随着“健康客舱”系列产品的推广,Ameco将陆续推进感应式马桶、感应式盥洗室门、紫外线消毒灯等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打造全程“零接触”的盥洗室产品为旅客提供品质、安全、健康的乘机服务。
东航技术圆满完成首次发动机在翼打磨修理
8月5日,东航技术圆满完成了首次发动机在翼打磨修理,这标志着东航技术的发动机深度维修能力取得重大突破。长期以来,由于该项高精度工作对孔探人员的技能和经验有着极高的要求,东航都是通过外委发动机厂家完成相关修理工作。据统计,2020年东航技术仅某一型号发动机在翼打磨8次,造成飞机非计划停场24天。因此,此次借助孔探打磨工具对发动机损伤叶片进行在翼修理,为东航机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C919首架量产机即将开始总装
9月10日,国产C919飞机生产许可审定委员会(PCB)中间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副局长、PCB主任吕新明主持,来自民航局适航审定司、东北局审定处、西南局审定处、西北局审定处及上海审定中心的PCB委员或委员代表,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魏应彪、质量经理、生产经理、工程经理和适航经理等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是在C919飞机批生产首架机即将进入总装阶段的背景下召开的,标志着自2019年C919飞机批生产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是C919飞机项目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首架C919飞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机身结构的总装,未来最终会涂上东航涂装。
ARJ21飞机航线运营超10万飞行小时
据工信部网站,截至2021年8月30日,ARJ21飞机机队的航线飞行时间累积超过10万小时。这是ARJ21飞机投入商业运营后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验证。目前,该型机已向8家用户交付56架飞机,开辟航线217条,安全载客超320万人次。
空客A320系列交付量突破10000架大关
据空客月度交付数据分析,截至2021年8月底,空客已交付8095架A320ceo系列和1909架A320neo系列,这表明A320全系的交付量达到10004架,正式突破10000架大关。此时,距首架A320的交付已有33年:在1988年3月,首架A320交付给法国航空公司。截至目前,A320系列已获得15690架总订单,其中包括4770架A320ceo和3847架A320neo。
国内首款复材螺旋桨成功取证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配备的JL-4A/1型螺旋桨,于2021年9月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国内首款获得型号批准的复合材料螺旋桨。JL-4A/1型螺旋桨的成功取证,实现了复合材料螺旋桨研制和审定零的突破,是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又一重大进步,为国内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原创力量。
湖南省与航空工业集团签署通航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7日,湖南省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署通航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湖南省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在通航产业体系建设、通航制造、通航科技创新、通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航业务运营、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通航产业宣传推广、通航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建立合作协调机制。
靖边通用机场(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正式投用
9月8日,国内第一个面向全行业的专业无人机系统试验测试公共服务平台——靖边通用机场(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获颁机场使用许可证,正式投用。该中心由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研究所(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无人机试验测试基地,有效填补了我国无人机产业链在试验测试环节的空白,并将为成为面向全国、全行业的国家级无人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公共服务平台。该机场中心占地面积5063亩,试验空域5000平方千米,跑道2400米×45米,建设有无人机科研试验、无人机定型鉴定、无人机适航认证、无人机操作维护人才培养、无人机竞技展示、无人机会议会展、无人机科普教育、无人机应急维修和救援、无人机物流集散、通航产业拓展、无人机试验测试标准研究和无人机试验测试技术研究等十二大功能平台。
GE 航空的可持续技术赢得 FAA CLEEN计划资助
据asianaviation网站9月13日报道,美国GE公司宣布赢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持续降低能源、排放和噪声 (CLEEN,Continuous Lower Energy, Emissions and Noise) 计划资助,将在五年内投资近 5500 万美元,加快开放式风扇发动机架构、电气化、降噪技术等技术的研究。GE航空和法国赛峰集团于 2021 年6 月启动了CFM RISE(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创新)技术开发计划,目标是与当今最高效的航空发动机相比,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降低 20% 以上,这些技术可能会在30 年代中期投入使用。
波音与AEI合资成立风投公司
8月5日,波音和AEI(AeroEquity Industrial Partners)公司联合宣布,波音分拆其下属的风险投资公司HorizonX,同时,与AEI公司合资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并命名为AEI HorizonX。波音战略与企业发展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迈克·艾伦(Marc Allen)表示两家公司一起推出这种具有变革性和同类首创的业务创新,将扩大HorizonX公司的视野并将加速兑现波音对早期技术创新的承诺。此外,波音还表示与AEI和未来合作伙伴的合作扩大了波音的投资者基础,使HorizonX公司能够快速进行投资,并使波音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外部创新。
深圳机场率先试行“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
近日,深圳机场“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开始试运行,成为首家实现该安检模式的国内机场。从深圳机场出发的旅客,可自主进行全流程自助、无接触式安全检查,最快两分钟即可通过安检,享有更高效、便捷、人性的乘机安检体验。据悉,目前“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在深圳机场国内安检区1号安检通道试运行,旅客安检流程与传统安检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了毫米波人体检查设备、手提行李CT安检设备等科技设备,在增强安全裕度的同时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手工人身检查,减少手提行李开箱检查比例,可实现旅客检查过程与安检人员零接触。
国航新疆分公司挂牌成立
9月10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立当晚,国航CA1478航班作为新疆分公司首航航班飞往北京,国航新疆分公司正式开展航线运营。首批将投入3架波音737-800飞机在乌鲁木齐运营,主要执飞北京、成都航线。目前,国航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通航疆内11个机场,“十三五”期间,国航每天围绕新疆民航市场运营的飞机从24 架增加到36 架,增幅达到50%。累计投入航班超过8万班,运输旅客约1300 万人次。
顺丰郑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在郑州机场正式启用
9月9日,顺丰郑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正式在郑州机场启用,该项目启用后,郑州将逐步成为顺丰区域性航空枢纽。截至目前,顺丰投入运行的自有全货机数量已达66架,是目前国内运营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货运航空公司。在郑州机场有5条全货机航线在运行,2020年顺丰在郑州机场的货物吞吐量超6.5万吨,占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10%。
苏南瑞丽航空揭牌
9月8日,苏南瑞丽航空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待完成相关更名核准手续后,“苏南瑞丽”将成为江苏首家本土航空公司的响亮名号。无锡是江苏省首个拥有本土航空公司的城市。这一次“落户”是无锡乃至江苏民航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随着瑞丽航空落地无锡,无锡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也将补上一块关键的短板。据了解,瑞丽航空当前运营着21架飞机,开设84条国内航线,航线网络覆盖46个通航城市。未来5年苏南瑞丽航空公司计划发展到45架机队规模。
合肥机场引进“烛光”智能机器人助力智慧化疫情防控
近日,一种新型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烛光”通用型智能消毒机器人在合肥新桥机场正式投用,主要在机场航站楼公共区域进行全天候的喷雾消杀。他们可利用超声波干雾技术消毒模块,将过氧化氢溶液雾化成干雾,弥散在空间中,达到环境中的空器消毒效果。同时,该两台消毒机器人还可通过远程智能化操作,实现人机分离,进行自主导航、自主移动、自主工作,有效提高消毒效率,节省消毒时间与人力成本。
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获立项批复 总投资约239亿元
9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关于太原武宿國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标志着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获得立项批复。根据批复,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总投资约239亿元,项目计划建设工期4年。飞行区、航站区土建工程按照满足203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飞机起降28.4万架次的需求设计,货运及其他可分期实施的项目及设施设备按照满足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飞机起降22.6万架次的需求分期配置。本期工程将新建一座4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一条长3600米、宽45米的第二跑道、127个机位的机坪、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13万平方米的停车楼以及货运、航食、机务维修、辅助生产用房等,建设供电、给排水、供热制冷等公用配套设施,配套建设空管、供油工程。
大兴机场新增山东航空、昆明航空入场运营
9月6日,大兴机场迎山东航空、昆明航空入场运营,这标志着大兴机场航司“朋友圈”扩大至33家,旅客从大兴机场抵离有了更多选择。据了解,山东航空此次新开北京大兴飞青岛航线,每天2班往返;昆明航空此次新增北京大兴飞昆明航线,每日1班往返。此外,大兴机场还将于9月下旬迎春秋航空、西部航空入场运营,加密大兴机场航线网络,进一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