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可可
摘要:在中职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专业中,Python语言是基础性的教学课程之一,要切实提升其教学实效性,还需对科学有效的授课方法予以深入探索。本文以中职Python语言教学方法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Python课程教学的实际实施情况,从直观性、适应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等方面分析其涉及到的基本教学原则,提出整合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结构等高效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职;Python语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6-019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编程类的教育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得以逐步推广,Python语言也以鲜明的应用优势得到重点关注。面向对象是Python语言的主要特征,其不仅属于一种解释型语言,也是一种动态类型语言,对于新手入门编程学习具有较大帮助。对于中职Python语言教学而言,应切实意识到改进并革新授课方法的必要性,以获得更好的教学实效。
1 中职Python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
1.1 直观性原则
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对编程语言学习的普遍印象是抽象化的逻辑思维,以及枯燥的编程代码,单调性的教学方法阻碍着学生的进步步伐,难以充分带动其对编程语言的学习兴趣。要借助于直观化与具体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抽象的代码,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将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将适宜的游戏编程软件应用到Python语言教学中,实现游戏教学与实践练习的有机融合,通过边玩游戏边学习的授课模式,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编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合理转化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打造成一个个游戏关卡的模式。通过将相应的指令代码输入到程序中,学生便可以在游戏中过关。在此种特殊的Python语言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逐步升级每一环节的闯关难度,逐步深化扩展其包含的编程知识,借此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学习水平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编程素养。在开展以游戏课程为核心的Python语言教学时,学生可以从零基础起步,初步认识相关的重点抽象概念,如对象、循环以及方法等,为后续课程的深入教学奠定坚实基础[1]。
1.2 适应性原则
在整个Python语言课程的内容体系中,不仅包含Python编程基础,Python函数数据库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类似于其他语言,Python语言涵盖的内容类型较多,如程序结构、语法以及算法等,还涉及到代码重用等。能够高效运用丰富多样的第三方函数库,也是Python语言的显著优势之一。由于不同学习者的基础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对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并取舍一系列的学习内容。通过观察与分析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可以发现,其理论知识基础水平普遍较低,而对Python语言的学习不仅关乎到其升学问题,还会直接影响其日后就业等,由此可见,需格外重视在Python学习方面的方法与技巧,做到量力而行。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不仅需要贴合学生初步接触Python学习的特点,满足其在程序入门方面的学习需求,还应以奠定基础为核心,推动其在后续的实践发展中获得更显著的学习成效。针对初步进入到Python语言学习的学生,应适当增加基础内容的占比量,可以优先选择字符串、程序基本结构以及羽凡规范等,还可以适当渗透列表与基本算法类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应适当降低课程的复杂性与学习难度等[2]。
1.3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一致原则
实践性强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主要特点,在初步接触与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难以实现对所有知识的灵活运用,亦或是在脑海中有序地推演程序的整个执行过程等。在Python语言中,会给学生在理解上增加难度的不仅有抽象的理论概念,还有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等复杂的知识点等。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于游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导入点,引导学生学会画流程图,并将简单的算法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等。除此以外,还可以引入生活实例,对简单化的程序结构予以描述,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达到深度融合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效果,借此稳步推进Python教学的高效发展[3]。
1.4 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
统一并融合理论与实际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站在课程教学的角度上来看,即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反之,还可以利用实际案例对理论性内容加以验证。这样学生便能够学会站在融合理论与实际的角度上,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促进自身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4]。Python与其他编程语言课程教学一样,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不能以照本宣科的方法对所有基础性的知识进行简单介绍,而是应对实验验证方法予以科学运用,与学生一同对理论知识是否正确进行验证。借助于生活化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渗透到Python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大有助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编程水平。
1.5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原则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建构主义的提出为学科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其强调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当其处于一定的学习情境中时,在他人的帮助下,对相关的学习资料予以充分利用,然后借助于意义构建的渠道,获得知识与经验的。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来说,学习的主体一直都是学生,教师教了多少知识并不是决定教学实效的关键,而学生实际掌握了多少才是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授课方法,划分组别,设立组长,然后将指定的学习任务布置给每一个学习小组,最后,再由每个组将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统一汇报。对于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师可以参照具体的教学进度与任务需求等,适当布置一些研究性的实践课题,引导学生自行查閱学习资料,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此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出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