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留下来许多不同艺术风格的“牛”的形象。如莫高窟360窟中唐的“白牛”,莫高窟249窟西魏“受惊的野牛”形象洒脱、矫健、动感十足,莫高窟第61窟“黄道十二宫”,绘在炽盛光佛东侧金牛宫中的金牛缓缓踱步;莫高窟148窟盛唐“报恩经变·恶友品”本生的故事中,一群牛围护着被抢走摩尼宝珠并被刺瞎双眼卧地的善友太子,牛王用舌尖舔舐善友太子的眼睛并将刺舔出。榆林16窟五代“狮子搏斗”舍利弗幻化成一头雄狮,欲降服由劳度叉幻化而来的壮牛。当然敦煌壁画中“牛”更多呈现在寄托民众美好向往的“牛耕图”中。
“牛耕图”的大量出现植根于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丰厚沃土,牛与中华先民历代社会生活、信仰崇拜密切相关。它是物质创造和艺术活动的客观记述,也是游牧与农耕文化交融的见证。“牛耕”作为农业种植活动的第一步工具的进步不断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壁画中呈现着曹魏时期的“二牛抬杠”逐渐演变到西晋的“一牛一犁”形式,也负载着农耕文化的题材源远流长。
与敦煌石窟处于同一文化圈的河西走廊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墓中也遗存有诸多的“牛耕”图像。壁画中“牛耕”图像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早期“牛的形象”艺术风格质朴简洁,线条张弛有度并且富有节奏感,注重整体的绘画气氛烘托,用赭红线勾出轮廓后在轮廓线内平涂,但有意露出一些底色。随着西域风格与中原文化进一步融合,艺术表达方式趋向夸张,从整体动势入手,几笔线条十分逼真勾勒出牛的结构、比例、神态和表情,从前后躯体动势的形状进行流畅感的熟练表现。凹凸晕染法是中期色彩運用的一个重要手法。
(摘自《美术报》)